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文化交流论文范文资料 与唐宋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中汉籍回归现象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化交流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3-05

《唐宋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中汉籍回归现象》:这篇文化交流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唐代国力强盛,是书籍编撰事业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和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及东北南亚等邦国形成了以中国书籍为主要传播内容的汉文化交流圈,大量的汉文典籍流传至朝鲜半岛、日本以及越南等许多国家.到了宋代,中国散失海外的书籍以及日本人和朝鲜人创作的汉文典籍又源源不断地回归中国,出现了汉典籍逆向输入的文化现象,直接弥补了中国古代典籍的缺失,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唐宋时期;日本;朝鲜;汉籍交流

1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汉籍东传概况

唐时期国力强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和周边的邻国形成了以中国书籍为主要传播内容的汉文化交流圈,“凡四蕃之国,经朝贡以后,自相诛绝及有罪见灭者,盖三百余国.今所在者有七十余蕃等”[1]日本和朝鲜是同唐交往较密切的国家,以直接的汉籍交流为手段大力吸收唐文化.从630年到894年,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每次人数从两百到六百不等.据日本学者统计,至唐代为止,日本有中国典籍1 800余部,18 000余卷,而且隋唐时之经史子集各部均有,大致已摄取隋唐时代宫廷藏书之一半.[2]高丽官方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中国的书籍,不断向北宋请求赠书:“初,成均提举司遣博士柳衍、学谕俞迪于江南购书籍,未达而船败,衍等赤身登岸.判典校寺事洪沦以太子府参军在南京,遗衍宝钞一百五十锭,使购得经籍一万八百卷而还.”[3]越南获取中国书籍的途径基本上和朝鲜一样,一是来华的使者购书,“诗书所以淑人心,药石所以寿人命.本国自古以来,每资中国书籍、药材,以明道理,以跻寿域.今乞循旧习,以带来土产香味等物,易其所无,回国资用”[4],另外是宋代统治者赏赐越南书籍.唐宋时期外传的汉文典籍从内容上看大致有佛教经典、儒家经典及其他诸子类书和医药典籍等四十余种.

2回归中国的汉文书籍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中汉籍并不是单向流布的,尤其是到了宋代,出现了汉籍逆向输入中国的特殊文化现象.汉籍的东传及回归,促进了输出国文化的发展,弥补了中国古代典籍的缺失,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日本和朝鲜两国回流中国汉籍的情况.

2.1 两国使者向中国献书

唐大历七年(772年),日僧诫明等人把圣德太子编纂的《法华经义疏》四卷和《胜鬘经义疏》一卷带回中国.之后还有《三藏赞颂》、《本国大德论》、《屈十大德疏》等由遣唐使向后携入中国.804年日本使者最澄入唐时,把《法华经》、《无量义经》、《普贤观经》以及《屈十大德疏》十卷、《本国大德诤论》等佛教经书带入中国.838年日本使者圆载把圣德太子的《三经义疏》(即《法华经义疏》、《维摩经义疏》、《胜鬘经义疏》)中的《法华经义疏》携入中国.唐代回归中国的书籍主要是佛教经书,所带来的影响远不及宋代.983年,乘中国商船来华的日僧向宋太宗献中国佚书.“雍熙元年(984年),日本国僧裔然和其徒五六人浮海而至,献铜器十余事,并本国《职员令》、《王年代记》各一卷.”[5]

宋代日本官方虽然停止了向中国派出使节,但两国的民间文化交流还在继续,僧侣间来往仍然频繁.987年,日僧源信送给正准备回国的中国僧人齐隐,托其将庆滋保胤的《十六相赞》、《日本往生传》、慈惠大师的《观音赞》、源为宪的《法华经赋》和他自己的《往生要集》带回中国.源信在宋代的中国汉籍回归中是位较重要的人物.992 年,他又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因明论疏四相违略注释》三卷两份托宋商送入长安慈恩寺.1072年,成寻和他的七个弟子入华,并携《法花论记》、《金刚顶经疏》、《善财知识抄》、《官符》和《日本诸儒参源信僧都房作诗》等进入中国.

高丽*了中国损毁和遗失的书籍,到了宋代,书籍的回流尤为明显,“高丽献书多异本,馆阁所无”.高丽还向宋赠送中国失传的汉籍珍本《黄帝针经》,弥补了汉文化的缺失:“此书久经兵火,亡失几尽,偶存于东夷.今此来献,篇帙具存,不可不宣布海内,使学者诵习.”[6]由于高丽官方和民间*汉文书籍的风气很盛,因此,有些在我国早已散佚的书籍,却在高丽被保存下来.高丽僧统义天编刻的《续藏经》、金富轼所撰《三国史记》等书籍也先后传入中国.

唐末五代,中国战乱不断,经济衰退,国力凋敝,造成书籍严重散失和毁坏.而日本经过几百年的吸收移植隋唐代文化,日本文化渐趋成熟,形成了日本新文化,从而为宋代中日两国书籍交流奠定了基础.唐末五代时的战乱使中国的佛学典籍损坏和散失尤为严重.入宋使者为向中国表示敬意和好感,常常以献书为晋见之礼,来补充中国书籍的残缺.宋真宗时,“先儒多疑其书, 唯晋孙昶《集解》 以此注为优, 请和孔注并行, 诏可.今太学所立陆德明《释文》和此相应.五代兵兴,中原久逸其书.咸平中日本僧以此书来献, 议藏秘府.《玉海》卷四一《艺文•咸平三体书孝经》亦曰:《书目》:《孝经》一卷.案:《隋志》郑氏注.邢是《正义》云:世传康成所注,而《郑志》不载,先儒疑之.荀艇《集解》以此注为优,请和《孔传》并行.今陆德明音释用此.五代散亡,咸平中日本僧奝然来献”[7].

2.2 中国和两国互赠书籍

在吸收和学习中国佛学的基础上,日本的佛教的发展和佛学的研究也渐趋成熟,两国的佛学著作交流有所表现.995年,中国僧人源清用他的《法华珠示指》、《十六观经记》、《佛国庄严论》等换取了在日的《仁王殿般若经书》、《小弥勒经书并决疑》、《弥勒成佛经书》、《金光明玄义》 等佚书.新罗对中国书籍有着强烈的渴求,新罗使重金购唐代传奇开创性人物张文成、李白等的大量作品.开元十六年(728年),唐朝政府新编的《贞元集要广利方》赠予新罗,新罗又将五言律诗《太平颂》赠送给唐,表示对唐的敬意:“大唐开洪业,巍巍皇猷昌.止戈戎衣定,修文继百王.统天崇雨施,理物体含章.深仁偕日月,抚运迈陶唐.幡旗既赫赫,钲鼓何锽锽.外夷违命者,翦覆被天殃.淳风凝幽显,遐迩竞呈祥.四时和玉烛,七曜巡万方.维岳降宰辅,维帝任忠良.五三成一德,昭我唐家光.”[8]此诗韵律和谐,对仗工整,气势宏伟,被收入《唐书》.

2.3 宋向两国求书

北宋时期,高丽官府和民间藏书风气非常盛行,高丽保存有中国很多早已散失的书籍.“宣和间,有奉使高丽者,其国异书甚富,自先秦以后,晋、唐、隋、梁之书皆有之,不知几千家,几千集,盖不经兵火.今中秘所藏,未必如此旁搜而博蓄也.”[9]元祐六年(1091)年,宋向高丽要求赠书,要求补足缺卷:“六月丙午,李资义等还自宋,奏云:‘帝闻我国书籍多好本,命馆伴书所求书目录授之,乃曰:虽有卷第不足者,亦须传写附来.’”[10]宋哲宗后开求书目录,具有一百多种:荀夷《周易》十卷、《京房易》十卷、郑康成《周易》九卷、陆绩注《周易》十四卷、虞翻注《周易》九卷、《东观汉记》一百二十七卷、谢承《后汉书》一百三十卷、《韩诗》二十二卷、业遵《毛诗》二十卷、吕悦《字林》七卷、《古玉篇》三十卷、《括地志》《五百卷舆地志》三十卷、《新序》三卷、《说苑》二十卷、刘向《七录》二十卷、刘歆《七略》七卷、王方庆《园亭草木疏》二十七卷、《古今录验方》五十卷、《张仲景方》十五卷、《元白唱和诗》一卷、深师方《黄帝针经》九卷、《九墟经》九卷、《小品方》十二卷、陶隐居《效验方》六卷、《尸子》二十卷、《淮南子》二十一卷、公孙罗《文选》《水经》四十卷、羊祜《老子》二卷、罗什《老子》二卷、钟会《老子》二卷、阮孝绪《七录》、孙盛《晋阳秋》三十三卷、孙盛《魏氏春秋》二十卷、干宝《晋记》二十二卷、《十六国春秋》一百二十卷 等[11]

文化交流论文参考资料:

跨文化交流论文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的论文

企业文化期刊

结论:唐宋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中汉籍回归现象为关于文化交流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文化交流的意义与作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