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篝火论文范文资料 与篝火狂欢夏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篝火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1-30

《篝火狂欢夏日》:本论文可用于篝火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篝火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鄂伦春民族博物馆

鄂伦春自治旗博物馆始建于1991年,是呼伦贝尔市第一座博物馆.进入博物馆,主要以桦树皮、兽皮制品为主的器皿和衣物等鄂伦春民族特色便扑面而来.2014年,经过重新装修布展的鄂伦春民族博物馆正式开馆以后,免费对外开放,新馆还开辟了“泛北极圈”展览专区,站在鄂伦春的角度,放眼北纬66度以北的广袤地区,引发人们对鄂伦春原住居民文化的无限遐想,在国内博物馆也尚无前例.

2014年新落成的博物馆,新馆为《鄂伦春族游猎文化陈列厅》,内设《序厅》、《狩猎文化展》、《风光》、《兽皮文化陈列展》、《视觉与造型艺术展》、《萨满文化陈列展》、《桦皮文化陈列展》、《泛北极文化陈列展》八个展厅.除了展示鄂伦春民族的传统熟皮技艺、桦皮技艺,还将了解到鄂伦春族人的原始生活状态、鄂伦春人的长相特征等,对于展厅内陈列了大量鄂伦春民族珍贵历史文物,还原了多个实物立体场景,多角度、全方位展现鄂伦春民族的风俗传统、发展历程及文明成果.

鄂伦春是狩猎民族,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的特点.他们的传统住所“仙人柱”,用木杆和桦树皮或兽皮搭盖而成的简易房屋.这样的住所容易拆盖,很适合游猎生活.由于经常迁徙,“仙人柱”内的摆设也非常简单,除了睡铺以外,都是必要的生活和生产用品.这些鄂伦春族人生活场景的展示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和学者打开了一道通往鄂伦春民族的大门.

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

距阿里河镇10公里的嘎仙沟林场内,有作为呼伦贝尔市十大公益项目之一的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文化园占地面积15819公顷.进入文化园,园内四面环山,依山傍水,行走在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中间,如此清澈的蓝天,再配上周围的白桦林等绿色植物,仿佛置身于向往已久的世外桃源.一条长长的石头栈道两边全是雄壮的小狮子,仿佛在守望着他们的家园.文化园2002年被评为国家A景区.200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十大历史名胜风景区”.

嘎仙洞坐落在高达百余米的悬崖峭壁之中,开车的话行驶在距离嘎仙洞不远的地方,放眼望去山的脚下有通往上山的路,顺着小路的方向径直走过去,小心翼翼地迈上一个又一个的台阶,拐过几个弯,便来到洞口处.洞口距离地面有25米,洞口很大,略显三角形.洞口朝南偏西,背山面水,洞高近20米,可同时容纳数千人,是一个地质年代由海水冲刷而成的天然洞穴.

洞内幽暗深邃,石壁平整.离洞口很近的西侧石壁上,有考古工作者在洞内发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公元443年(太平真君四年)派遣中书侍郎李敞祭祖时所刻的祝文.据相关资料记载,中外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嘎仙洞石刻祝文的历史价值和政治作用绝不亚于秦兵马俑.

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森林中奔驰着各种动物,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世世代代在这里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没想到,这里出现了一个身躯庞大的吃人恶魔,它住在一个山洞里,窥探着人们的行动,只要发现有猎人进入森林,便将其残害,鄂伦春人受害者不计其数.勇敢的鄂伦春人多次与恶魔搏斗,但由于恶魔妖术厉害而失败了,但鄂伦春人始终不渝的斗争精神感动了嘎仙,嘎仙与恶魔比试,结果恶魔输了.人们怕恶魔再次返回森林,于是在洞口塑了一尊手持弓箭的嘎仙石像.果然,恶魔几次过海眺望,看见嘎仙的雄姿就不敢回来了.从此,鄂伦春人像从前那样自由地在大兴安岭打猎和生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嘎仙,取名为嘎仙洞.

从山洞中出来后,下山不远处可以在嘎仙河边小憩,这条流域长25公里,平均水深0.4米的小河,两岸生长着繁茂的兴安柳和甜杨,河水清澈透明,缓缓流动,为景区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园内生长着各种食用菌和中草药材,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风景独特,颇具有民族特色.

布苏里北疆军事文化旅游景区

鄂伦春布苏里旅游区因地处布苏里而做到名,“布苏里”鄂伦春语意为“茂密的森林”.这里原为中国北疆最大的军事基地,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群山密林之中,上千名年轻的官兵历时30余年,构筑了当时中国面积最大、位置最北、气候最冷、动物最丰富、白桦林最多的美誉.

旅游区内景观独特,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植被以白桦林、落叶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水草茂盛,各类飞禽走兽常出没其中.当你徒步走在景区里面,可以享受悠然畅快的放松.在安静的湖边,静静地荡着秋千,完全地放松,所有的烦恼将抛到九霄云外.

除了自然景色外,这里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供游人参观、游览的元帅楼、北国第一哨、窑洞指挥所、陈列馆、地下油料库等,其中元帅楼是当年叶剑英元帅视察基地时下榻过的地方,北国第一哨是当时级别最高的营级哨所,由林彪亲自题词.

地下油料库是中国最大地下油料库,也是世人罕见的巨型地下油库,里面的温度也是冬暖夏凉,越往深处走越明显地感觉到温度的差异.如果你是夏季来到这里,准备一件超厚的大衣才能进入.历史厚重的军事文化、鄂伦春族神秘浓郁的民俗文化,“看美丽蓝天、吸新鲜空气、听鸟语虫鸣、吃纯生态风味”的超值体验,让布苏里旅游区成为集红色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健康养生、求新猎奇、科考科普等产品为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

鄂伦春族篝火节

古代鄂伦春人游猎于大兴安岭密林深处,他们非常敬仰和信奉火和火神,与火成为朋友.新中国成立后的鄂伦春族人,自强不息,但是与火的感情并没有减弱.

1991年,鄂伦春自治旗委、旗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确定每年6月8日为“鄂伦春族篝火节”,并在同年举行了第一届“鄂伦春族篝火节”.后来考虑到6月8日是在防火戒严期内,野外用火极不安全,经旗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从1996年第六届“鄂伦春族篝火节”开始由6月8日改在以后每年的6月18日过篝火节,并且通过旗人大批准将“鄂伦春族篝火节”纳入到《鄂伦春自治旗条例》第八章附则第五十七条.

每年的“篝火节”就成为鄂伦春族唯一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大家身穿色彩绚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一起举行鄂伦春民俗、文艺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晚上篝火燃起来时大家尽情唱歌跳舞,彻夜狂欢,直到天亮观看日出.

2015年6月18日晚上八点,第二十五届鄂伦春族篝火节文艺晚会在库图尔其广场举行.伴随着响亮的鹿哨声,“穆昆达”在彪悍的猎手拥簇下走上祭坛,手持桦树碗,以柳嵩枝洒酒祭祀天、地,颂唱祭文.神态庄严的萨满缓步走上点将台,祈求火神的降临等一系列的祭祀仪式拉开了篝火晚会的序幕.

歌舞《腾飞吧,鄂伦春》、《鄂伦春呦 祝福你》等展现的是新时期鄂伦春民族的生活画卷和喜悦心情.《高高的兴安岭》、《美丽的乌娜吉》等节目,带着我们走进了鄂伦春原生态的狩猎文明.勇敢智慧、能歌善舞的鄂伦春族人用自己的方式庆祝佳节.文艺晚会结束后,随着篝火点燃,各族人民围着篝火欢快地跳起舞来,引做到大家也纷纷加入进去,大家手拉着手,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篝火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篝火狂欢夏日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篝火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篝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