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实证分析论文范文资料 与银行业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证分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实证分析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2-21

《银行业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证分析》:关于免费实证分析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实证分析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本文从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及金融机构的具体实践等三个方面,论证了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对提升整体风险管理水平、促进投资回报具有正面作用.通过构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评估体系,对 析了国内外银行业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水平的差异,发现国内银行业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国有银行整体表现要优于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要改善国内银行业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应当从增强意识层面认知和培养内在管理能力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环境和社会风险;赤道原则 ;银行业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6)10-0003-09

一、回归银行的本质

经济学家彼德·伯恩斯坦认为,“管理风险的能力,以及进一步承担风险以做长远选择的偏好,是驱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系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金融机构的本质就是经营风险,银行亦不能例外.正如德意志银行前董事会主席布鲁尔(Breuer)所说,“现代银行的职能正在从资金融通功能向风险 功能扩充,经营风险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经营风险是银行的本质;经营风险的能力始终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尽管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由于国内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和银行业发展历程较短,国内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技术仍然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银行业.从风险评级工具来看,我国银行业还介于从纯粹的人为经验判断到模板化评级的过渡阶段;从风险计量模型技术的应用来看,经典风险计量模型所需要的持续的、可量化的基础数据严重匮乏,从而使得模型技术无法发挥有效作用;从信用衍生产品风险转移技术的应用来看,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未成熟,无法通过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组合进行风险转移和分散.因此,对于我国银行业而言,由于风险管理量化技术应用的条件和环境均不成熟,导致信贷风险管理距离标准化、数量化、系统化仍然有较大差距.

无法准确计量风险,金融产品的风险定价也就无从谈起,形成了我国当前金融体系风险定价混乱的局面.加之,整个金融体系仍然是银行信贷业务为主导,风险不断累积在银行体系内,形成了银行不得不和企业共担风险的局面.基于国内实际情况和环境,标准化的、成熟的风险管理方法难以应用,特别是,单纯依赖财务数据的风险识别、评估等管理方法面临较大挑战.

比较而言,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数据规模和质量以及整体社会信用情况普遍优于我国,但在其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对环境和社会信息定性分析的应用范围仍然很广、重视程度仍然很高,这非常值得国内银行业深入思考和学习.如图1所示,一般而言,在欧美银行的风险管理中,对于大型企业,财务信息定量分析占比80%,环境和社会信息的定性分析占比20%;对于中型企业,定量和定性分析比重为70%和30%;对于小型企业,二者比重为40%和60%,甚至有时候为20%和80%.

鉴于此,笔者提出,应当在信贷风险经营管理过程中,增加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定性分析,作为财务信息定量分析的补充手段,从而改善当前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过度依赖企业财务报表、信息不对称严重、难以客观评估企业风险的状况.

二、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一)相关理论演变

研究领域最早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纳入投资过程对投资收益产生何种影响进行论证.最初阶段,学者们只是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马柯维茨经典的投资组合理论,认为纳入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投资决策过程,限制了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和分散化等原则,从而难以达到收益最大化目标.鲁德(Andrew Rudd,1981)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将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投资决策过程,会阻碍投资组合的多样化,从而降低投资组合的收益率.这一研究结果在学界和业界均引起较大争议,至此该问题成为投资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后众多学者从投资组合理论出发对上述观点进行论证,并逐渐发现上述结论的不稳定性,基本从理论上推翻了这一结论.赫普纳(Hoepner,2010)通过将传统的投资组合理论公式进行变形,直接从理论公式层面证实上述结论的不稳定性.

根据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以标准差衡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各目标资产的权重和各自标准差乘积总和;第二部分,目标资产之间的关系及其标准差乘积总和.纳入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考量,限制了目标资产的可选范围,目标资产组合的数量减少,会增加第一部分的数值;然而,由于资产数量的减少,会降低r值,同时附加了环境和风险管理选择的目标资产,自身拥有较低的标准差,因此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考量能够减小第二部分的数值.因此,第一部分提高并不能完全决定整体投资组合的标准差的变化方向,也就无法确定纳入环境和社会风险一定会降低投资组合收益.

20世纪90年代到2007年期间,众多实证研究成果证实了这一理论判断.多数研究对欧美国家纳入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基金公司和传统基金公司进行对 析,研究角度包括前者的潜在成本并无显著高于后者;前者的投资收益率并没有显著低于后者等.具有较大影响的是,2005年贝罗(Bello,2005)对美国纳入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基金进行了7年的跟踪,并得到结论“这些基金在投资组合的分散化程度上和传统基金并无显著差别”.施勒德(Schr?der,2007)证实了纳入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基金和传统基金具有相当的夏普比率.

根据有效市场理论,众多学者进一步认为纳入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投资决策过程比传统投资行为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信息,这些信息的价值应当在价格(投资回报)中予以体现,即纳入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投资决策模式能够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随后,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根据弗里曼(Freeman,1984)在其专著《企业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学者们进一步建立了纳入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对财务绩效产生正面作用的理论根基.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关注和管理,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平衡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有助于企业生存发展,其价值反映在企业的系统风险下降和投资人超额投资回报两方面.

实证分析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银行业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证分析为关于实证分析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规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