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女性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国女性劳动参和率变化规律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女性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4-04

《中国女性劳动参和率变化规律》:本论文为您写女性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中国女性劳动参和率随着不同的因素变化.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由于女性接受教育年限增长、普遍工资率的增加、观念的变化等的原因,10年间劳动参和率的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时间轴的角度来看,自1990年到2016年,我国全体女性的劳动参和率不断下降趋于稳定.这主要是在我国经济市场化加深的背景下,产业结构的改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以及例如受教育水平增加等女性个人因素造成的.

【关键词】女性 劳动参和率 市场化 受教育程度

一、引言

劳动力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参和率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适龄劳动力资源中参和经济活动的人口的比重,是衡量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人口规模的重要指标.劳动参和率的大小受到很多宏观、微观因素的影响,例如经济体制、经济形式、对外开放程度、社会观念、家庭模式.由于女性劳动力参和率的变化反映了女性社会和家庭地位、社会观念、劳动者歧视程度等的变化,女性的劳动参和率一直都受众多学者的关注.李实在《农村妇女的就业和收入——基于山西若干样本的实证分析》中讨论了由于经济生活中受到不公平对待农村女性的就业、收入的状况;姚先国在《家庭收入和中国城镇已婚劳动参和决策分析》中基于1988年~2002年数据讨论了家庭原因对女性劳动参和率的影响;且近些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多学者开始关注影响女性劳动参和率的宏观原因.比如冯其云、朱彤的《贸易开放和女性劳动参和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本文旨在基于近年数据,从生命周期角度考察不同年龄段女性劳动参和率的特征,以及观察自1990年以来我国全体女性劳动参和率的变化趋势.

二、从生命周期角度看我国女性劳动参和率

当今世界各国家和地区女性的就业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稳一字型”,女性一旦就业便可工作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一般很少出现剧烈的波动.二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阶段性就业,主要有三种模式:两阶段模式,即“倒u型模式”、三阶段模式,即“M型模式”、第三种是最近十年中出现的工作和家庭“并联”的模式.[1]图1统计了我国女性2005年和2015年的劳动参和率数据.

首先,在16~24岁年龄段中,2015年女性的劳动参和率明显低于2005年数据.自1999年的大学生扩招政策以及专科教育发展以来,大学生数量的日趋增多使得这个年龄段的劳动力流向了高校.而经济水平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更多的家庭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更多教育,也推动了这一现象的形成.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倡导、人们思想的转变,“重男轻女”的想法正在逐渐的消失,使得16岁左右的女性拥有和男性一样的教育机会.

其次,25~34岁年龄段的女性,2015年的劳动参和率远高于2005年.值得关注的是该年龄段的劳动参和率从16.5%下降到11.766%,相差4.736%,是整个16~65岁间差距最大的阶段.一般认为,人的中年时期是其工资率的“黄金时期”,是前期人力资本的积累后回报最高的时段,且闲暇的价格会更加昂贵.但女性的劳动参和率相比十年前有所下降.这主要源于这段时期是家庭中子女主要的成长时间段,而女性在家务劳动、家庭产品生产和子女的照料、教育上的付出普遍多于男性,因此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女性选择将原来的工作时间用于家庭.相对于2005年,这源于经济的增长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夫妻双方共同的工资率产生了收入效应,就会出现一方(中国传统社会的观念中多为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而参和家庭生产.最后,女性没有更多的时间工作或者学习,从而没有更多的可能进入劳动力市场或者晋升.[2]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由EPS DATA整理)

最后,60歲以上年龄段的女性的劳动参和率有所提高.从2005年到2015年,经过这十年的经济发展,事实上,实际工资是在增长的.年轻一代的工资率上升会推动社平工资上升,从而增加了60岁以上年龄段人的工资率.因此,闲暇更加昂贵,相比较2005年,2015年的老年女性也更加倾向于参加工作.

总的来说,2005年女性劳动参和率的分布呈现出一种倒“U”型,而2015年女性的劳动参和率分布呈现出一种“M”型.因此,从生命个体的角度来看,受教育年限和受教育水平、价值观念的改变、婚姻生子状况、退休后工作生活状况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三、从时间轴角度分析我国女性劳动参和率

(一)近年来中国女性劳动参和率情况

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女性的劳动参和率(FLFPR)自1990年呈递减趋势.在21世纪初期,递减趋势较为明显,而在2009年之后趋于稳定,FLFPR在63%左右徘徊.

数据来源: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世界范围来看,一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女性劳动参和率呈现出“U”型的走势,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从上图的数据看出,我国女性劳动力参和率在2009年之前出现下滑之后,有稳定并且趋于缓慢回升的态势,完全符合“U”型的经验.自1990年到2009年间,我国女性劳动参和率呈现出迅猛下降的状态,在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下降了2.3%,在世界范围内是较为罕见的.

(二)1990~2009年FLFPR持续下降的分析

首先,经济政策的变动会引起劳动参和率的变动.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采取的“按劳分配”原则强调不参和劳动的人不可以参和分配;以及传统劳动体制“低工资水平尽可能多地解决就业问题”的特点;以及“女性就是半边天”的社会思想[3],使得女性的劳动参和率维持在高水平.

其次,市场化的程度加深使得女性的劳动参和率下降.自1992年 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女性的劳动参和率迅猛下降,完全符合这一规律.主要原因在于地区市场化程度和城镇女性劳动参和率存在负向关系[4].市场化使得雇主有自主选择雇员的权利,也就给就业的性别歧视、性别工资差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女性劳动者在享受了劳动的自主权时,也要承担寻找工作的成本和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然而失业率的升高会降低劳动参和率(蔡昉),这也使得部分女性自主退出劳动力市场.

女性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女性杂志

女性时尚杂志

适合女性看的杂志

女性杂志

女性期刊

结论:中国女性劳动参和率变化规律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女性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女性安全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