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亲情论文范文资料 与亲情料理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亲情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1-31

《亲情料理》:此文是一篇亲情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黄珂,山东人,70后,南宁绿城玫瑰作家群成员,现任南宁市图书馆读者活动部副主任及南宁市图书馆团支部书记.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刊登在《红豆》《专家论坛》《金色年华》《中国文化报》《新乡日报》《当代生活报》《南宁日报》《南宁晚报》《人民保健报》《小博士报》《南宁广播电视报》等.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里,我的姥姥和妈妈就喜欢烫发.之所以称之为“烫发”,就是用烧红了的火钳过水降温,然后夹住一撮撮头发从发沿儿烫出一层层“大波浪”,正是现在所谓的“电头发”.当然,那时那景那阵势很壮观——妈妈操持火钳麻利干练,趁热将火钳在发间快速翻卷,坐在板凳上的姥姥则安静地头顶“冒烟儿”,耐心等待美发效果.妈妈的技艺还是不错的,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曾见过同院的大人们如法炮制,常常是将头发弄到糊焦掉灰了的,所以,这门火钳烫发的民间技艺也不是谁都可以效仿的.兴许是受这两位爱美的母女俩影响较深,看着她们互相烫发的时候其乐融融,母女情深,我也从小学着帮她们修剪头发.因为姥姥和妈妈都是短发,所以打理起来挺顺手的,从那时起,我乐于为家人理发这一“癖好”也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为人之母后,我首先以儿子为“服务对象”,儿子的胎发便是我和先生共同剪下*的.十几年来,我坚持给儿子的小头发作造型——由着脑门的发钻留一小撮毛儿,写意中透着可爱,这个发型一直保持到他小学毕业.如今儿子已经是个身高一米七的初中生了,值得欣慰的是他还愿意妈妈为自己理发.我想,这不仅是我的手艺越来越娴熟的缘故,更是那份亲情使然!儿子从小理发都乖巧守规矩,基本和顽皮“绝缘”,看着他的头发从细细软软的小头毛长成和他舅舅一样的自来鬈,感受着孩子的成长,无不心生疼爱和希冀.

我家先生非常注重发型,他以前在发廊理发的时候,总会时不常地向理发师提不少“建议”——这边打薄一些、那儿再短一点等没有任何一次是任由理发师全程摆布的.总之,先生这么在乎头发的行为按照我父亲的定义就是很“护头”!借着练了不少手的理由,我向先生“哀求”了无数次要亲手为他理发,但无论如何都屡试屡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我本命年那年的3月6日,先生答应了我的“奢求”——我手持剪刀既小心又兴奋地在先生尊贵的脑袋上舞来舞去, 1个小时10分钟之后得到先生一句话:“再去买把专业的剪刀和电推子吧!”现在,先生从我第一次为他理发的无比警觉已经变成了完全放松得不必盯着镜子看了.后来,我的婆婆以及先生的小姨、外甥都主动找我理发.当我理完发用海绵老练地为他们刷去脖子里的碎头发茬时,赢得的不仅仅是家人的肯定,更多的是家人之间的亲情传递.

无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街头那推、刮、剪、洗且可修眉、掏耳的简陋中不乏精湛的民间“剃头”摊,还是现在高档得令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都望而却步的时尚发廊,我们都不难发现,时代的变迁尽在毫发之间.在快节奏的商业化时代里,我们何不偶尔放下,忙里偷闲为家人做些什么——周末为双亲烹饪一桌营养诱人的美味佳肴,抑或为伏案良久的爱人揉肩捏背,再或为孩子的衣裤被褥缝缝补补等有滋有味的生活情趣不是用金钱来换取的,而在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小举动中,家人们收获的是更多温存甜蜜的幸福啊!

从没想过去计算这些年为家人理了多少次头发,因为在这发剪的“咔咔”声和蚕食桑叶般的“哧哧”声中,那一次次亲情料“理”细密而清晰.理发,和衣食住行一样看似稀松平常却至关重要,要不怎会有腊月理发那“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习俗呢?

亲情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亲情料理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亲情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亲情的句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