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漂泊者论文范文资料 与由漂泊者出发,想象一个世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漂泊者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1-18

《由漂泊者出发,想象一个世界》:此文是一篇漂泊者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如果有一首歌,能让我感到既悲哀,又温暖,那么就是李叔同的《送别》.“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歌词里的辗转飘零和曲子的哀而不伤,形成一种感觉,好像在天涯海角,心里却又有某种慰藉;似乎孤苦伶仃,却又与世界相通.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感觉,我愿意说是“漂泊感”.《送别》写于二十世纪初,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了.

有一次和几个朋友聊天,大家都提起了“漂”的感觉.这让我想到,用同一个词,“漂泊感”形容出来的,是不是同样的感觉?而这样的感觉,如果不是孤立的,那么应该被放在怎样的状况里来理解?我们这代人,生在改革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经济建设的世界.在快速的变化中,有多少东西是需要送别的?从《送别》中听出的“漂泊感”,恐怕不能离开我在这个时代的经验而独立存在.迷惘、希望、路在脚下、路在何方?个人的不安在国家崛起的背景下被凸现出来.“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还是二十世纪的感觉吗?当我感到改革在强力地塑造着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无数人,和我自身的时候,我意识到我从中产生的“漂泊感”,不是一种孤立的、个人的感受,而是一种普遍的时代感受.

漂泊者:改革生产出的青年主体

把“漂泊感”放在改革的脉络里,至少有五个面向.

第一,改革开放催生了国内大面积的流动人口.1980年代后,户籍制度松动,中国人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国内流动.从1970年代末恢复高等教育开始,出现了异地求学的学生群体;1980年代的文化热催生了到处流动的诗人、北漂、艺术家群体;1990年代*“南巡讲话”后,出现了大量的持续至今的打工人口等等.在这大面积的人口流动中,出现了丰富的“漂泊”经验.他们在异乡是什么感受?他们有什么理想?他们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他们能不能回家?

第二,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催生出了对故乡的陌生感.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被快速地推进,房地产强势崛起.在一、二线城市,城市的变化非常大,过一两年就是一副新样子,而这对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精神状态是有很大影响的.到处都在修路,到处都在变.在这样快速的变化中,对故乡的归宿感、依恋感也在快速地丧失.

第三,改革开放意味着集体主义理想的失落和个人主义理想的建立.“*”结束,中国社会进入了一种理想的失落和混乱.在青年中间,理想五花八门,甚至是空有一股理想的热血,没有理想的内容.我把这样的一个理想形态,看作是个人主义式的理想.一个巨大的共同体破碎后,理想变成了个人式的、漂浮的尘埃.

第四,现代性体验中产生的“漂泊感”.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到交通工具的普及和网络对人的影响.飞机、地铁、汽车、摩托,在这些交通工具中,人的身体是被机械带着移动的,人可以很快地在城市里面移动,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而在网络上,面对各种信息的流动,与他人用各种工具互动,人的精神和阅读纸质书是两种状态.在网络上,人的注意力是分散的、流动的、跳跃的,而不是凝聚的、集中的.这样一种被现代的工业和科技带动起来的体验之中,也存在着一种常态化的,以致难以被意识到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漂泊感”.

第五,全球化下跨国和跨区域的人口流动.全球化的动力,是一个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时也带来了更广泛的交流,甚至形成了跨国的合作、家庭、认同等等.在这其中,如何理解和自己处于不同状况的人?如何面对不同的历史叙述?如何超越民族国家的限制?在什么意义和基础上能发展一种跨国的认同?这些都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青年的问题.

通过“漂泊”这个视角,这五个面向被集中了起来.这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青年面临的新的问题和状况.这是我们的父辈在他们的青年时代不曾经历的.我所谓的“漂泊者”,是被这五个面向所辐射,形成于改革开放这个脉络里的青年主体.

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的漂泊感.通过将这种感觉历史化,我期望可以借着“漂泊”的感觉展开一个视野,看到人们在这历史的转折期,体验着一种可以让彼此相通的“漂泊感”,一种“躁动不安、无根、迷惘、寻找理想”的中间状态.坦白说,在改革的脉络里,我认为没有人可以在这种“漂泊感”之外.漂泊感经过改革催生,或多或少地进入了不同主体的内部.可以说,这是一种与改革所画出的疆域同在的感觉,它涉及到改革所抵达的所有范围.有一次我在上海打车,司机是上海本地人,下了高架桥他忽然找不到方向了,我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新修的路太多了,他不熟.他开着车在街上转来转去,我不知怎么形容那一刹那的感觉,快速的城市建设让这个上海司机不认识上海的路了,我也不知要被带到哪里去.那样一种“恍惚、不安”的感觉,我不知怎么处理,只好让它自然地过去.这种体验很快就过去了.即使事后提起,也像是一个笑话那样微不足道.可以想见,那个上海司机,很快就恢复了常态,继续活在一种对上海非常熟悉的感觉里.但是,如果不放过那一刹那的感觉,如果以它为视角,可以看到,在那个置身于现代交通工具、在新修的街道上转来转去的瞬间,在那种“恍惚、不安”之中,司机和我都现出了“漂泊者”的原形.这是被改革所生产出来的.试想,在改革的脉络里,城市里一天会出现多少个这样“恍惚、不安”的瞬间,这些感觉,即使没有被意识到,也存留在了人们的身体里面.这样来看,一个上海、广州、北京,或某二三线城市的市民,没有离开自己的城市,生于斯长于斯,就没有“漂泊感”了吗?有的!当一个北京市民,把自己和外地人严格区分开来的时候,他也许没有意识到的是,他的“漂泊感”在一种现代性体验的层面上或许并不亚于他者.在一些情况下,外地人的漂泊感可以转化成具体的现实问题,比如居住、异地求学、高考、打工二代等等,本地人的漂泊感在这种对比下看不见了,但不等于不存在,也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处理.

这是一些身体经验,而从主体的精神状态来说,漂泊感更是一种普遍状态.在这个时代,有什么是可以相信的呢?有什么是可以被称为信仰和理想的呢?究竟还有没有这些东西?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到外面去,到别处去,他们想体验什么,寻找什么?如果信仰和理想可以被确定为一种精神上的归宿,那么在这个时代,没有精神归宿的人会过什么样的生活?而有精神归宿的人是会停留在某地,还是更加无畏地漂泊?当这些问题被不断打开,可以看到,情况变得比以前更加复杂.也许会有这样一种情况,身体上处于漂泊状态的人,在精神上是有归宿的;而身体上处于稳定状态的人,在精神上反而躁动不安.在这复杂的状况中,有一条线索是可以把握的,就是相较于革命时期的集体主义式的理想和信仰,在改革的脉络里,理想变成了个体的事情.对我们这一代的父辈来说,理想、信仰指的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这样的理想召唤出“社会主义新人”.理想在那个时期不是个体的事情,而是集体的事情,在一个巨大的共同体里面,个体确认了自身的存在感.这是打在我们父辈身上的社会主义烙印.那种烙印之深,不仅停留在思想上,更烙印在语言和气质上.当我试着去理解父辈,我感到的是改革这个转折所产生的巨大的推动力,集体主义式的理想在这个转折点上失落了,随后出现的是个体式的理想在涌动,这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共同体破碎之后,理想炸成了不同的碎片,再没有一个共同体去包揽个体理想和精神上的问题,个体需要自己去建立、寻找理想,与此同时,个体要被迫通过“成功”来证明自己.“漂泊感”从中出现了.理想变成了一种气质、一种精神、一个幽灵,因为它再也没有办法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了,它被各种势力深深地压抑住了.在这样的局面下,我看到很多年轻人说不出话来,或者说,找不到自己的语言,他就只能“隐忍”地,默默地活着.你说什么,他听着.为了生存他得忍受很多事情.但你很难说他的这种“隐忍”里面没有东西.也许在某个点上他里面的东西就显现出来,或者爆发出来.同时,大量的年轻人过上了漂泊的生活.到别处去,到远方去,到发达地区去,这种主体精神状态里难道就只有“赚钱”二字吗?这里面有许多复杂的情绪.理想因为找不到内容,甚至形式来表达,所以化身成了一种无休止的寻找、一种持续的无聊、一种不满、一种恐惧.这就是我所谓的“漂泊”状态.我不是简单地在空间的移动上来理解“漂泊”,我也把它理解成一种年轻人主体的精神状态.那么这当然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是很不一样的.这里面有一些快速流动的东西、正在汇聚的东西、无法命名的东西、鱼龙混杂的东西.

漂泊者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由漂泊者出发,想象一个世界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漂泊者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关于漂泊的唯美句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