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政党制度论文范文资料 与历史和理论:政治学视角下的中国政党制度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政党制度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1-27

《历史和理论:政治学视角下的中国政党制度》: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政党制度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必须从中国特殊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政治中来寻求动力和源头,对它的坚持和完善直接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方向、实践效果以及具体内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具体实践,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之间的关系.中国政党制度发展和完善最终必须回归到对中国特殊属性的分析,党的领导体制改革和完善是中国政党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基本动力,要将中国政党制度完善和发展与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相融合,应当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完善納入中国特色政治体制完善和发展的总体框架下来谋划.

关键词: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内涵;理论依据;发展动力与方向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092(2017)04-0076-006

一、“协商建国”与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逻辑

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领导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合作制度),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领导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领导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是社会主义政治的集中体现.①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中国政治制度中所具有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它是中国现代革命历史发展必然逻辑的产物,从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特殊的革命道路和建国道路.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在《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中论述到:“一切大政方针,都要先经过全国委员会协议,然后建议政府施行.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能把普选由个别地方逐渐推广到全国,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那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才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但是它仍将以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存在,国家大政方针,仍要经过人民政协进行协商.地方委员会的情形也如此.”“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负有伟大的建国责任的.”可见,从一开始,中国政党制度就与中国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组织形式——政治协商会议内在地联系在一起.1948年4月,中国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热烈响应.他们公开表示,愿意在中国的领导下,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可以说,中国政党制度中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同盟、中国建国会、中国促进会、中国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自治同盟正是在新主义革命过程中,与中国一道建立了新中国.因而可以说,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国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尤其是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指导下,领导中国革命的结果.其中,党的群众路线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正是由于中国所开创的群众路线,党的统一战线方略才得以实现,“相比统一战线的方略来说,群众路线更为根本,因为群众路线是中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战线的方略是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在处理党与其它阶级的关系中,党的群众路线同时也成为中国自身建设最具特色的,不同于其它阶级政党的一个鲜明标志,“中国认为群众路线是中国与其它政党的区别所在,进而也是中国领导的人民与其它形态的区别所在.”林尚立、赵宇峰:《中国协商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48页.

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具体来说,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价值追求就是党与人民群众之间要形成一种制度化的关系,而社会主义协商正是群众路线制度化的体现.正是基于以上内在逻辑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必须从中国特殊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政治中来寻求动力和源头,而不是相反,从所谓的现代西方协商的一般规范和现代政党政治的基本原则来寻求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合法性依据.因而协商是中国成长的内生要素,其使命一开始就与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协商理论关注的协商不同,前者是为了使适应并扎根于中国社会而产生的,后者是为了救治现代西方、“使变得更”而产生的.“因此,协商对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发展,更重要的是发展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形态.这就决定了在中国的政治背景下,开发协商资源不是为了形成协商,而是为了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治形态.这种开发不是把协商赋予中国,而是为了使其内在的协商资源支撑起中国的成长,建立协商性的政治,即协商政治.”林尚立:《协商政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研究》,2007年第9期.

上述逻辑决定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制.在中国合作制度中,中国与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领导、派合作,执政、派参政”的基本特征.党派的参政职能具体体现为“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即: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国同各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中国依法执政,各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对于西方政党制度来说,其功能和作用主要在国家与社会之间,运行代议,西方各政党通过竞争性的选举制度,在选举的宪政框架下,根据得票多少,获取执政的合法性来轮流执掌国家政权.对于中国政党制度来说,主要在党的领导与人民之间运行协商,将选举与协商有机地结合起来.人民通过选举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是社会主义的两种重要形式.选举与协商相结合,拓展了社会主义的深度和广度.经过充分的政治协商,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政党制度论文参考资料:

税收法律制度论文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制度设计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结论:历史和理论:政治学视角下的中国政党制度为关于本文可作为政党制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政党制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