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老子论文范文资料 与鹿邑老子架桥传现代思想价值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老子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12

《鹿邑老子架桥传现代思想价值》: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老子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在圣哲老子的故里河南鹿邑,至今流传着老子架桥的传说.①该传说突出了劝恶扬善、以善化恶的主题,反映了鹿邑民间待某些恶人恶行的宽广胸怀和积极态度.该传说对行善得善果、作恶得恶报的观念进行了强调和强化.同时,该传说还包含着民间“君子不和小人斗”的经验和智慧.小故事,大道理,其文化价值、思想性和现实意义都不可小视.

关键词:鹿邑;老子;架桥;思想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039-03

在圣哲老子的故里河南鹿邑,至今流传着老子架桥的传说.该传说讲的是:老子李耳年轻的时候住在家乡曲仁里,村前有条两丈多宽的濑乡沟,他常在沟南沿的大李子树下看书.有一次他看见村里的人要到沟南沿的田里去耕耘非常不方便,就想方设法在濑乡沟上架起了一座木桥.可是桥架好后不久就接二连三地发生架桥的木头三根被偷走两根的事情.李耳的舅舅气得骂了几句,结果靠桥头住的赖皮泡王杠给听见了,反而把李耳和他舅舅给抢白侮辱了一通.有一天狂风怒吼,乌云翻滚,霹雷电闪,暴雨倾盆,放学回家的李耳眼见着前面一个过桥的人掉进河里了,李耳奋不顾身地跳进水里救人.众人七手八脚地把李耳和落水者救了上来,却发现落水者正是王杠的女儿.有个人说王杠的女儿落水活该,李耳却劝他不要这样说,告诫大家要用善搭起恶人向善的桥梁.王杠听了很受感动,向李耳承认了他拆桥的错误,表示要把偷走的木头再架到桥上.②故事情节很简单,但细细品读,却可以发现这个故事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劝恶扬善、以善化恶的主题

鹿邑老子架桥传说所表达的主题就是劝恶扬善,以善化恶,强调要以善化恶,以善心善行“给恶人搭起善的桥梁”[1]39,表现了鹿邑民间对某些恶心、恶行、恶人的宽广胸怀和积极态度.其表现方式有二:一是借助圣哲老子的名义,通过传说人物李耳的话语进行说教.二是通过“三只手”和“无赖泡”王杠被感化的结果加以表现.

(一)行动示范和话语说教

鹿邑老子架桥传说借助圣哲老子的名义,通过传说人物李耳的言行对以善化恶的主题进行了生动的表现.首先,李耳是以实际行动救了王杠的女儿,并不因为她是“赖皮泡”的女儿就幸灾乐祸.而且,当有一个人发现落水者是王杠的女儿时,说了这样一句愤激的话语:“王杠这人坏得很,女儿落水活该.”[1]李耳听到这句话认为这种说法很不妥,于是他“喘一口气说:‘不能这样说.爹恶儿善,坏往好变.作恶事,收恶果;作善事,收善果.他善,咱用善对待他,他恶,咱也用善对待他.要给恶人搭起善的桥梁.他女儿怎能不救?’”[2]这一段话是该故事的点睛之笔,表现了以传说人物李耳为代表的鹿邑民间对待某些恶人、恶行的宽广胸怀和积极态度,亦即要以善化恶,要用善心善行感化某些可以感化的恶人,使他们得到感化从而改变.这是该传说借用历史人物老子的影响,通过李耳这一文学形象直接表达了对以恶报恶、以怨报怨做法的否定.

按说这些做法和话语都是传说虚构的文学形象李耳的言行,当然没有作为证据的资格和说服力.但是,该传说的听众或者读者往往不会去有意识地对历史上实际存在的圣哲老子和该传说中虚构的人物形象李耳加以区分,他们会不自觉地在头脑中将该传说中的李耳这一虚构的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圣哲老子——曾经生于鹿邑、长于鹿邑的家乡人、鹿邑民间的理想人格代表和精神支柱“老君爷”划等号或者合二为一,把该传说中作为文学形象的李耳当成历史人物的老子.该传说正是通过对历史人物老子的姓名的借用,通过对和圣哲老子同名同姓的文学形象李耳的塑造,使该传说中李耳这一文学形象得以借助圣哲老子的名声和名义具有了典范和示范的作用和意义,具有了和圣哲老子同等的说服力、影响力和道德感化力量.实际上不仅鹿邑老子架桥传说,鹿邑老子故事传说大都让虚构的老子文学形象借重圣哲老子的声名影响,以虚拟圣人亲身说法和示范的方式发挥影响力和教化作用.

(二)通过恶人被感化的结果来表现

强调以善化恶的前提是善能化恶,没有了这一前提,强调以善报恶和以善化恶就没有任何意义了.鹿邑老子架桥传说正是通过恶人被感化的结果对以善报恶和以善化恶的主题进行了突出和强化.民间故事传说是要通过生动的故事传递富有教育意义的观念和主题.但该故事所要表达的“以善化恶”,亦即强调用善心善行感化某些可以感化的恶人的理念和主张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可,本身是有争议的.因为事实上的确有很多恶人是没法被感化的.所以,该故事中作为“三只手”和“赖皮泡”的恶人王杠能否被感化就成为这个故事能否成功地让它的听众或者读者理解和接受它要传达的理念和主张的关键.该故事最后安排了王杠被感化的情节,当李耳说完那番“要给恶人搭起善的桥梁”的话之后,“这时王杠也来了,他听到李耳的话,扒开人群走过来,看见自己的女儿和满身泥水的李耳,鼻子一酸,流出了眼泪,‘扑腾’跪在李耳脚下:‘耳弟,我女儿的恩人!过去拆桥是我错了,我要把我偷走的木头再架上.’”[3]虽然王杠被感化得有点过快,虽然说王杠被感化和其说是被李耳那番话所感动,不如说更多的是被他作恶自害的结果所警醒,但这一情节安排无疑向故事的听众或者读者传达了这样的理念:李耳所主张的以善化恶的主张亦即该故事要表达的主题是可以而且应该被接受和信从的,因为恶人是可以被感化的,王杠就是生动的实例.而且该传说前面描写“无赖泡”王杠的言行,使该传说的听众或读者对这一形象和他的言行产生强烈的 认识和 情绪,但在故事的最后,最终连这样的“无赖泡”都被感化了,这一强烈反差使该传说的听众或读者得到这样一个强烈的信号:恶人是可以被感化的,像王杠这样的恶人尚且能够被感化,还有什么样的恶人不能被感化呢?所以我们应该以善心善行对待恶人恶行,应该用善给恶人搭起向善的桥梁.该故事就是这样通过恶人被感化的结果对所要表达的理念和观点进行了突出和强调,同时也是对以恶报恶、以怨报怨的言行的否定.

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传说老子“架桥”就具有了两层含义:一层是李耳架外在的物质的桥,这是供大家过河方便安全的实实在在的桥,这是“桥”的外在显性含义;一层是架起恶人向善的桥,用李耳的话来说就是“他善,咱用善对待他,他恶,咱也要用善对待他”,亦即以善报恶,“给恶人搭起善的桥梁”,这是该传说中“桥”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同第一层含义相比,显然该传说更侧重强调的是第二层含义.

老子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鹿邑老子架桥传现代思想价值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老子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