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共同体视角论文范文资料 与共同体视角下两岸青年的经验融合探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共同体视角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18

《共同体视角下两岸青年的经验融合探析》:该文是关于共同体视角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共同体视角下,两岸青年的“经验融合”是增进两岸青年交流的新路径.两岸青年共同的生活、学习、创业经验融合,有利于两岸青年突破政治束缚、提升交流质量.搭建两岸青年交流平台,树立两岸青年交流榜样,推动两岸青年互换生活体验,完善对台政策配套举措是加强两岸青年“经验融合”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经验融合”;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青年;“体验式交流”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6)05-0062-05

台湾社会的两岸化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两岸的融合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1],引发了对两岸民众融合路径的新思考.“两岸命运共同体”是两岸同胞交流融合的路径趋向,两岸青年是“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参与者与建设者.现阶段,激发台湾青年融入两岸和平发展进程,增进两岸青年交流互动仍是重要课题.

一、“两岸命运共同体”与两岸青年“经验融合”

2015年5月,提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主张.2016年3月,指出,将持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同年,“携手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面向台湾青少年的体验式交流”,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等提供更加丰富的机遇、更加优质的平台.“开展面向台湾青少年的体验式交流”贯彻了“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是对台政策的具体工作部署.两岸同属于中华文化,两岸青年都是炎黄子孙,台湾与大陆奉行相似的文化价值观,这种态度和观念上的共同性,被当代共同体主义称为“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善观念”[2].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显现、维系和生长离不开两岸民众的交往、沟通.建构两岸公共生活的努力会使两岸民众有更多真诚的沟通与意义的分享,有助于两岸民众形成沟通、理解与共识的相处之道,提高“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亲和力、凝聚力[3].

共同体概念在古希腊时已出现,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甘苦与共的共同体”,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城邦就是政治共同体的理念.从字面上理解,共同体指的是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一群人或国家,在具体层面包括共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利益,在抽象层面包括共同的历史和经验.共同体理论主要来源于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的阐述.滕尼斯认为共同体作为社会相对的一种生活,特指那种凭传统的自然感情而紧密联系的交往有机体,只有共同体才是真正的和持久的共同生活[4].共同体的内涵经历了由自然形成的原始共同体到现代意义的当代共同体的发展演变历程[5].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联系交往的纽带已不受血缘和地域的局限,新兴共同体概念不断涌现.大陆以“两岸命运共同体”推动的两岸一家亲理念,正是共同体理论在两岸交流与融合上的延续.在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形塑两岸青年的共同体意识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体验式交流”的提出是对两岸青年交流交往深层次模式的探讨.“两岸一家亲,未来在青年”,两岸青年交流融合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搭起了一座希望之桥.两岸青年的“经验融合”意在通过深入了解彼此的社会、文化、生活,增进相互认知,融洽彼此感情,使彼此在共同的目标、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上形成共同体意识.两岸青年“经验融合”是以两岸青年相似的成长经验为基础,以一定方式和规范结合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旨在使两岸青年在彼此的共同价值认同和生活方式上产生共鸣,并在共同利益、需求驱动下产生强烈的共同体感.

二、两岸青年“经验融合”的表现形态

(一)两岸青年共同的生活经验交集

新媒体是两岸青年生活经验的融合工具.两岸青年是在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对新媒体交往方式具有天然的亲近感.随着交流交往的不断深入,新媒体愈发成为两岸青年交流的工具.两岸青年以相互交集式的对话方式,摆脱了传统敏感政治话题下的敌意性冲突与对抗,增加了交流交往中“有话可以说”“有话愿意谈”的信任.网络技术使两岸青年的交流跨越了时空阻隔,越来越多的两岸青年利用新媒体进行个体间交流.

两岸青年的共同婚恋经验是融合的“试金石”.两岸青年间的共同婚恋经验既是推动两岸融合的实际见证,也能放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效应.从身边恋情感染周边的青年群体,能使更多台湾青年愿意真正投入两岸和平发展的事业.两岸青年通过婚恋形式真正融入对方生活,可以让两岸青年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彼此.两岸青年婚恋群体越大,两岸关系发展就越牢固,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就越易得到更多台湾青年的认可甚至追求.

我国地理风情是两岸青年共同生活经验的向往.在两岸青年交流交往中,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切入口,以我国地理风情为载体,能够进一步化解两岸青年最初的不了解甚至是敌意.两岸美丽的风光与各自不同的社会发展情况都浓缩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台湾青年到大陆感受祖国大陆的人文风光和发展情况,有助其更深入地了解大陆.

(二)两岸青年共同的学习经验交集

中华文化是两岸青年学习经验交流的纽带.尽管两岸青年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但中华文化贯穿两岸青年学习的各阶段,有助于拉近两岸青年学习交流的距离.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道德、人本主义以及两岸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文化特征,是两岸青年交流共同学习经验的纽带.

教育交流合作搭建了两岸青年的沟通舞台.教育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学生互动是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学生在教育文化、娱乐体育、经济发展等方面拥有较多共同话题[6].教育文化是两岸青年讨论最多的、容易引起双方共同兴趣的话题.教育文化的交流合作能让两岸青年师生交换研究心得,相互砥砺,建立相同的知识系统和话语系统,真正形成共同的认知体系.

共同体视角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共同体视角下两岸青年的经验融合探析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共同体视角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共同体视角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