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动因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国社区治理特征、动因和绩效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动因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18

《中国社区治理特征、动因和绩效》:这是一篇与动因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践中亦有大量社区治理创新的探索,然而对于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整体性图景,学界探讨的不多.基于对民政部组织评选出的2013至2015年三届共55项“中国社区治理创新成果”的多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社区治理创新呈现“东部强,中西部弱”和城乡社区不平衡的空间分布格局;社区治理创新主体以区县级政府组织为主;党和政府的倡导推动、社区治理问题倒逼驱动以及回应基层群众的需求是催生社区治理创新的主要动因.社区治理创新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社区公众参和创新和社区公共服务创新上,社区治理创新的方式呈现出探索性创新、累积性创新和学习性创新三种形态.这些社区治理创新成果,为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鲜活的样板.但今后仍然应着力提升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社区的治理创新能力,社区治理创新的可持续性也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会治理;治理创新;多案例研究;社区治理创新成果

[中图分类号]D6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487(2017)12-0061-13

2017年6月,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党 、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关于城乡社区治理的纲领性文件.该《意见》强调“城乡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要“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党的十九大再次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要求“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实际上,自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已经就社区治理展开了诸多创新性实践,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社区治理新模式,“政社互动”“三社联动”“社区协商”“网格化治理”等词汇的涌现,进一步丰富了城乡社区的治理样态.在社区治理创新被普遍重视,且实践中出现大量创新成果的背景下,一些研究问题也颇为值得关注.比如,我国社区治理创新有哪些空间分布特点、创新的动力何在?社区治理创新的方式和内容有哪些?社区治理创新取得了哪些成效、能够在哪些方面为当下社区治理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目前,学界对这些问题还尚未展开系统讨论.鉴于此,本文在梳理和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借助对“中国社区治理创新成果”的多案例分析,尝试对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特点、动因和绩效等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

2017年第12期中国社区治理创新的特征、动因和绩效

一、文献回顾和研究设计

(一)文献回顾

学界对我国社区治理创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注,由于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性特点,对社区治理创新的学术研究也表现出强烈的实证化倾向.大量研究围绕具体的社区治理创新实践展开.比如孙秀艳对福州市鼓楼区的“135社区党建”模式的描述[1]、曹海军对“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深入分析[2]、韩雪冬和李浩对“政社合作”模式的系统讨论[3]、芦恒和蔡重阳对“单位人再组织”模式的治理功能的分析[4],等等.除了个案深描性质的研究外,学界有关社区治理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探讨社区治理创新的要素和动力;二是总结社区治理创新的模式和类型.

学界较为关注社区治理创新的影响因素以及社区治理创新的动力问题.燕继荣较早地提出了社区治理创新持续性问题,他认为在社区治理中更多地投资于社会资本是确保社区治理创新可持续的有效路径.[5]许宝君和陈伟东认为社区治理创新理念对社区治理创新实践具有重要影响,并倡导“以居民为中心”的社区治理理念.[6]李勇等人研究发现社区中的社会信任和社会包容对社区治理创新具有显著影响.[7]刘成良认为我国社区治理创新表现为行政动员强而社会动员弱,并进而认为社区治理应当实现行政动员和社会动员的双层动员结构.[8]戴祥玉基于对城市社区治理的案例分析,认为我国社区治理创新以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为主,其优势表现为可以依托政府权威,高效整合城市社区自主治理的创新资源和快速提升城市社区自主治理的创新效率.[9]

对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模式进行提炼归纳,也是学界较为热衷的主题.尹广文比较了北京、上海、沈阳和广州四地的社区治理创新,认为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可行模式应该是多主体参和的协同式治理.[10]葛天任和李强对比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社会自治模式和专家参和模式之间的优点和不足.[11]王升平将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模式概括为基于功能整合的服务改善型、社区治理结构优化型、引导-协作型三种.[12]陈荣卓和李梦兰归纳出我国城市社区协商实践创新的四种类型,即党领群治联动型协商、政社协同共建型协商、政群平等对话型协商、社群精准议事型协商.[13]这些类型学上的探讨,对认识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多样化形态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总体而言,学界已有对社区治理创新的研究,以个案研究或少数案例比较分析居多,且多为基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案例所做的研究,而鲜有基于较大样本案例从宏观上探讨我国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的现状和特点,这限制了我们对于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状况的整体性认知.本文希望能够弥补这一不足,为把握我国社区治理创新发展态势提供一种宏观视角.

(二)分析框架

吴建南等人在分析政府创新时提出了一种要素分析框架,他们认为,“政府创新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就是政府创新的要素分析框架,因此研究政府创新的各个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人们认识和理解政府创新的起点”[14].本文的研究借鉴了该分析框架,主要集中于以下六类社区治理创新要素的分析.

1. 社区治理创新的分布.即社区治理创新的空间分布状况如何,呈现何种规律和特点.

2. 社区治理创新的动因.即社區治理创新何以发生?哪些因素推动了社区治理创新?

动因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中国社区治理特征、动因和绩效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动因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动因体育公司靠谱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