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民族国家论文范文资料 与封而不闭的民族国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民族国家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19

《封而不闭的民族国家》:本文关于民族国家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摘 要】民族国家并不是密不透风的城池,而是一个封而不闭的有限有序开放的社会;民族国家也不是孑孓独立的社会,而是彼此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连通社会.民族国家的领土虽然是圈定的不可移动的,但民族国家的社会及其文化是流动的.当下世界所划分的地方、国家、地区和全球,其实都是以民族国家作为参照核心而相对区分的.民族国家建构最初从区隔领土的实践出发,最后却深陷跨国社会连接的网络,使得国与国之间不是越来越封闭隔离,而是越来越连接紧密.全球化使得这种连接彰显着世界原本就是一个连续社会的本质,民族国家眼下的彼此分割只是为未来连续世界的整体性连接铺平道路而已.

【关键词】民族国家;跨国民族;研究范式

【作 者】周建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导.昆明,650031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8)02-0059-007

在当下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人们依据各自研究视野的不同,将世界表述为四个层级,即地方、国家、地区和全球,而四个层级的核心是民族国家,人们正是以民族国家的存在作为参照坐标,从而划分出其他的层级.毫无疑问,人们既然能够划分出这四个层级,说明各层级之间是可以相互区隔的,是有明显的差异性的;同时,我们也毫不怀疑,各层级之间又是彼此联系的,是无法绝对分割的.现实的问题是,当下的人类社会似乎过于强调了区隔,特别是强调了民族国家的彼此区隔,而忽视了彼此联系的绝对性,从而导致了一些认识上的模糊甚至是错误.本文将主要以民族国家的视角,从“跨国民族”研究领域切入,展开对民族国家间跨国社会广泛联系事实的论述,进而提出“跨国民族”研究两大范式以就教于学界.

一、地方、国家、地区和全球

“‘世界主义社会’显然需要在各种层面上——地方、国家、地区和全球——的治理进行激烈的竞争.” [1 ]116这里的“地方、国家、地区和全球”四种表述概念,表面上看是一个简单的带有地域性大小的物理空间的划分,但仔细分析却又不完全是以地域大小来衡量的.这种划分,排除全球意识,从地方、国家和地区看显然带有区隔分类的核心意涵,而这种分类绝不是仅仅停留在物理空间的大小之上,而是帶有明显的社会分界和政治分层的意识.

笔者并未考证“地方”“国家”和“地区”这些用词出现的先后之分,但从区分的意义看,显然“国家”才是产生彼此区隔的坐标起点.即“国家”的出现,对应比较出了“地方”和“地区”,而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概念,那是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之后人类具有全球视野时才出现的,这至少是在公元1500年之后了.[2 ]104

这里所说的“地方”,一般指属于一个国家内部的历史或现实中特定的行政区划或者自然、经济、文化区域.

“国家”,如果从整个人类发展史看,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形形色色的各类国家,但从我们现实的四个分层看,毫无疑问这里的国家是指现实的所谓“民族国家”,即以民族的名义建构的“具有建立共同生活所必需的共同经验的最广大的组织” [3 ]302.从绝对的物理空间角度看,一个“国家”的地域范围并不一定比另一个国家的“地方”大,但一定比“地方”的行政层级高.因此,从地域大小看,“国家”和“地方”“地区”并不完全具有可比性.

“地区”之所以比“国家”的层级高,主要是指“国家”之间的联合,或者几个“国家”之间形成的政治、地理、经济或文化区域.例如,“东南亚”“欧盟”都是我们所说的“地区”.虽然像中国这样的地域大国,从土地面积看,一个国家可能比几个国家联合起来的地域还要广大,但从现实的世界性国家体系架构看,这里的“地区”却是数个“国家”的联合,他们在联合国和一般国际舞台上的政治话语权上显然大过了单一“国家”,所以“地区”在表述层次上超越了“国家”层级.

“全球”自然是指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这里它只代表一种人类生存空间的全覆盖,以及对人类社会的整体关怀,更多的是一种抽象的意义,并不是要特别强调它实际代表的物理空间的大小.

以上四个层级的划分的确有物理空间范围大小的考虑,但更主要的是在民族国家体系架构下相互的区别,以及政治话语权大小的考虑.“地方”“国家”“地区”和“全球”原本就是一种相对的划分体系,从社会治理层面看,“地方”“国家”“地区”都具有相对区隔和“封闭”的特征,其中“国家”是最重要的核心,是我们生活的“小同社会”,而“全球”是人类追求的“大同社会”.

二、封而不闭的民族国家

(一)从“封”到“闭”的国家治理追求

古代历史上,所谓“封”就是“画地为牢”.奴隶主、封建帝王通过“分封”将土地或封号分给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人或集团.这种分封显然主要是以土地分界的.尽管“在数千年前,人们都居于国家结构之外,生活在松散的帝国统治,或者各自为营的统治权力之下” [4 ]162.但纵观中外历史,人类建立过的各种各样的国家社会,无论哪种,都在追求彼此形成土地的界线进而形成社会的界限.他们认为,通过“封”可以形成“闭”,而这种“闭”有利于独占利益和有效管理.这显然是一种社会治理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这种以“封闭”促进治理的手段,到了威斯特伐利亚时代,被国际社会制度化了,并且逐步向“封闭”的顶峰迈进,即使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甚至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国家的“封闭”特征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构之前,人类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联系,除了彼此零星的互通有无自发流动外,真正大规模的接触往往是以战争、商贸、移民等形式实现的.当时跨越古代国家边界的行为都还相对自由,强者可以自由横行,完全处于一种国际无政府状态;弱者也可以“离开国家,逃向蛮夷” [5 ]145,而国家却往往鞭长莫及.但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之后,特别是“一族一国”思想造就民族国家形成后,国与国之间通过划分国界,制定出了严格的领土和社会界限,确保将彼此分割开来.边界“将领土、人民及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区隔开来” [6 ]. “有证据表明,作为标准和完全排他的政体,民族国家对于无国家的人群是充满敌意的.”[5 ]145因此,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构,使得边界成为了一道阻碍人口随意跨越的巨大屏障.

民族国家论文参考资料:

国家论文网

民族论文发表

民族文学杂志

国家人文地理杂志

国家一级刊物

关于国家安全的论文

结论:封而不闭的民族国家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民族国家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民族国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