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吴晗论文范文资料 与从创造到普与:吴晗先生的学术贡献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吴晗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15

《从创造到普与:吴晗先生的学术贡献》:本论文为您写吴晗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提要:在新史学思想主导下,吴晗致力于一种社会的、民众的新明史研究,重新选择传统政治史的问题和研究路径,开创了以明史为中心、元明清一线贯通的研究模式.吴晗最具创造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明代政治、军事、社会史方面.他不仅在这些方面开拓出对于明史研究的展开有着重要意义的新课题,而且对这些新课题进行了具有深度的研究,得到了后来学者的广泛认同.20世纪50年代,吴晗由学者变为社会教育家,全身心投入到历史普及,形成了一套关于历史通俗化和历史普及的理论和方法,成为普及历史知识的积极倡导者,为史学和社会结合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关键词:吴晗学术贡献明史研究历史知识普及

吴晗先生(1909年-1969年)以明史研究的卓越成就而享誉学林.由学术而政治,最后蒙受奇冤,其间的是非荣辱,任凭世人评说.今年值先生百年冥诞,作为吴晗后学,我们对先生最好的纪念也许就是:揭示先生治史之进路,阐发先生学术之创造,表彰先生普及史学之贡献.倘若此文有助于人们对先生多一些了解与敬意,我们将感到无比的欣慰.

1931年秋,吴晗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插班二年级.此时的清华历史系主任蒋廷黼正在进行历史课程改革,改变以往“史家以治某书为始,也以治某书为终,结果我们有某书的注疏考证,而没有一个时代或一个方面的历史”的现象,决心起用能讲一时代或一方面历史的年轻教师,取代那些只能讲授传统学问的教师.由于胡适对吴晗的器重,同时也因为吴晗有《胡应麟年谱》这样的学术表现,蒋廷黼有意吴晗将来留校,从事明史教学.蒋廷黼这一安排深得胡适赞许,在写给吴晗的信中,胡适说:“蒋先生期望你治明史,这是一个最好的劝告.”力劝吴晗放弃先前的汉代研究,改治明史,因为明代的材料多,容易整理,对于初学者而言,“只要脚踏实地,但肯勤劳,自然有功.凡立一说,进一解,皆容易证实,最可以训练方法.”.吴晗欣然接受蒋、胡两先生的建议和安排,随即投身于明史学习.

胡适并不精于明史,但在无人可以为师的情况下,他以通家之才,不仅给吴晗指明将来的学术方向,还给出一个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治明史的方法,使吴晗受益菲浅.胡适说:

应先细细点读《明史》,同时先读《明史纪事本末》一遍或两遍.《实录》可在读《明史》后用来对勘.此是初步工作.于史传中之重要人的姓名、字、号、籍贯、谥法,随笔记出,列一表备查,将来读文集、杂记等书便不感觉困难.读文集中之碑传,亦须用此法.已读得一代全史之后,可以试作“专题研究”之小论文(M0nographs);题目越小越好,要在

“小题大做”,可以得训练.千万不可作大题目.札记最有用.逐条必须注明卷册页数,引用时可以复检.许多好“专题研究”皆是札记的结果.

针对吴晗初治明史,胡适向他传授的都是切实可行、易窥门径的经验之谈.概括而论,就是以《明史》为根本,了解一代史实之全貌;以《明史纪事本末》为补充,把握重要史事之前后发展;以《明实录》为参照,理解史实的繁简、差异;渐次扩大史料的范围,以至于文集、杂记等等.前后次序分明,而中心在《明史》.欲通一代之史,必先读一代全史,这是一个打基础、立根本的过程,治史必须先因而后创,没有对旧史的充分了解,就不可能创立新说.因而,胡适要求吴晗在读完一代全史之后,可以作一些小而专的研究,训练自己处理史料的方法.

吴晗听从胡适的教诲,随后买来了一部《明史》,逐日点读.准备读完《明史》之后,“再照(胡)先生指示的逐步做去”.一段时间之后,吴晗从《明史》中读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最叫人疑心的一个是胡惟庸事件等这事叙述得非常可疑,关系非常重大,中日诸记载又均有矛盾.”.吴晗以胡惟庸事件为中心,排比不同史料,考证事件之真相,最后成《胡惟庸党案考》一文.吴晗自己对这篇文章始终看重,认为是他明史研究三部曲的第一部.三部曲的第二部是关于建州史研究,这也是由读《明史》而发现的问题,“因为清修《明史》,把它自己祖先这三百年间的历史都隐没了,篡改了,歪曲了,为的是好证明清朝的祖先从来都没有臣属于明朝,没有受过明朝的封号,进一步强调建州地区从来不属于明朝的版图等等政治企图.”.吴晗因此决心重写建州史,以补历史的空白.

读史之时,抄写札记,这是胡适传授的另一个治学方法.札记,本是清代学者治学的手段,梁启超曾说:“大抵当时好学之士,每人必置一‘札记册子’,每读书有心得则记焉等推原札记之性质,本非著书,不过储著书之资料.”.实际研究中,学者通常是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再以此问题为中心罗列同类或相关的材料,比较、研究而立一说,最后证实,一篇论文就完成了.札记实是一种困知勉行的功夫,高明者喜用,初学者更应时时抄札,惟如此学问才能日积月累,不断进步.胡适得清代学术之遗风,自然十分熟悉札记的功用,故谆谆告诫吴晗“札记最有用”,要他读史之时,须作札记,分为若干专题,亦即读史的过程中,要对史料作专史或专题式的分类和整理,以备将来作研究之用.这种专题研究,胡适极其重视,认为它是史学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吴晗一遵师法,做了几千张卡片,准备了札记簿.一边点读《明史》,一边按类填写卡片,复杂问题就写到札记簿上.从此,笔记本和卡片箱是吴晗治学的两大宝物.李埏先生曾是吴晗任教云南大学时的学生,据他回忆,吴晗在云南大学时,曾举“靖难之役”为例,向他传授札记之法,让他见识储满札记的卡片箱.由明史、明实录、李朝实录到野史小说,吴晗在离开清华大学前积累了几万张摘抄资料的卡片和大量的札记.最著名的要数抄录《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连续四、五年时间,先后抄了80本(后由中华书局出版,共有12册).这些材料既为吴晗自己重写建州史准备了条件,也为后来其他学者研究东北历史、中朝关系史提供了参考.

札记是吴晗研究论文写作的基础.吴晗曾说,他写作时一般先根据札记而作资料长编,由长编而成论文,由论文而成专书.《记明实录》是吴晗1940年写的一篇长文,20世纪90年代之前,这篇文章是关于《明实录》整体研究“最深入最权威的著作”,而此文就是根据“数十百条”札记而成.吴晗关于明初历史的论文写作无不依靠札记而成,最后在论文的基础上融合贯通,写成《朱元璋传》.吴晗一生学术成就得益于札记,故“多读多抄”就成为他的一贯主张,指导学生,教育大众,随处点化,入手处都离不开“札记法”.

胡适在传授治学之道时,还特别要求吴晗:“治明史不是要你做一部新明史,只是要你训练自己作一个能整理明代史料的学者.”时过境迁之后,这句话易生误解.近年来,有些学者在回顾吴晗学术的时候,就对胡适的治学方法提出批评,以为他要吴晗只搞考据.胡适所谓的整理史料,其实就是运用包括考证、比较等科学方法研究传统学术,搞考据只是手段,考据之中自有“义理”.否则,上文“立说”之言则不可解释.胡适之所以要求吴晗“不要做一部新明史”,是因为胡适不赞成将学术与任何“主义”联系起来,主张治史学以实事求是为重要,防止初涉史坛的吴晗走上凌虚蹈空的一途,

吴晗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从创造到普与:吴晗先生的学术贡献为大学硕士与本科吴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吴晗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