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南极论文范文资料 与险闯南极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南极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15

《险闯南极》:这是一篇与南极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1989年2月26日,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维斯托登半岛上,一座简朴的科学考察站矗立起来,前方的空地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不远处山巅的大理石碑上“中山站”三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幅激动人心的美丽画面,通过新华社的文字报道,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眼前,这些文字就出于新华社记者张继民之手.作为中国南极科考队的随行记者,张继民不仅通过数十篇报道将考察全程展现,更亲身参和了中山站的建立.日后,张继民陆续深入过北极和雅鲁藏布大峡谷,并享有“世界第一大峡谷发现者”和“中国当代徐霞客”的美誉.如今,已逾天命之年的他始终对南极大陆那块神奇的土地饱含最深沉的情感,尽管已经过去二十多年,在张继民的脑海中,当年远征南极大陆的细节还如同昨天一般清晰.

扬帆:从青岛到“咆哮西风带”

1988年11月20日,满载着116名中国南极考察队队员的“极地”号驶离青岛港,开始了远赴南极大陆的征程.队员中有船员、建筑工人,也有研究大气、测绘、地质和海洋生物的科学工作者,甚至还有一个导演、摄像、美工和演员俱全的微型剧组.当然,这次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必然会被全国人民密切地关注着,虽然当时的传播技术远不如现在发达,但是三家 媒体还是派出了记者随队采访.不过,出于 电视台和 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无法向国内发回视音频材料,向全国人民展示考察队最新情况的任务就落在了新华社记者张继民的身上.

那年张继民41岁,在这个团队里属于壮年层,一向身体很好的他却在这次航行中碰到了巨大的难题——晕船.尽管出发前曾做过一个多月的适应练习,但一上了船才发现,晕船这事儿确实是人的身体特质直接决定的,再多的适应练习也是徒劳,“第一号晕船种子选手”的称号对张继民来说实至名归.“极地”号经过新加坡穿越赤道时,张继民已经晕船晕得昏天黑地,吐成了船上生活唯一的主旋律.和所有晕船的队员一样,他最盼望的就是早点到达澳大利亚的霍巴特,一旦站上结实的陆地,被晕船折磨得不成人形的队员们便能不治而愈.在霍巴特,迎接他们的是先期从南极考察中山站选址归来的考察队队长郭琨.张继民从郭队长拍的照片里切实体会到了“咆哮西风带”的威力,那是他们航行去南极的必经之路,对此他忧心忡忡.果然,几天后张继民就见识了臭名昭著的“咆哮西风带”,更可怕的是,考察船还碰到了气旋的尾巴,二者双重叠加的效果让考察队全队苦不堪言,晕船严重的张继民尤其如此.“大海啊大海,就像后娘一样”成了队员们发自肺腑的呐喊.

为了克服晕船,张继民服用了随队医生所开的未经药理检验的“避晕药”,虽然止晕效果明显,但大脑的反应速度却慢了下来.当船终于驶过“咆哮西风带”进入南极海域时,考察队员们松了一口气,他们这时并不知道,还会有更大的危机在等着他们.

遇险:“邂逅”特大冰崩

考察船离南极越近,浮冰便越来越多,而后庞大的冰山也成了考察船的拦路虎,让考察队征服南极大陆的梦想差点破灭.

现在人们一定对我国唯一的破冰船“雪龙”号的名字十分熟悉,而在当时,拥有破冰船对经济尚不发达的中国来说简直是遥不可及.执行这次航行任务的“极地”号是从芬兰购买的一艘经过改造的二手抗冰船,性能远远比不上破冰船,仅能在结冰量40%~60%、且是“当年冰”(相当脆弱和容易融化的冰)的冰区航行.可是当时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结冰量达到100%,“极地”号面对茫茫冰原一筹莫展,只能见缝插针、左突右进,慢慢接近南极大陆的海岸线.但在驶入冰区的第一天,“极地”号就遭遇重创,被坚冰撞出一个直径30厘米左右的洞,并且不断扩大.虽然船底舱室外层是密封的,船破进水并不影响它的漂浮,但是在冰区航行的艰难还是让进入极圈的队员们没了庆祝的心情.1988年12月22日22时55分,考察船驶过南纬66°33’,也就是南极圈.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南极之后,考察船的前进越发困难,茫茫的冰原成了考察队和南极大陆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在等待近一个月后,天气变暖,冰原逐渐融化,考察船才找到可以继续前进的路线,艰难跋涉终于挺进新月湾,眼看不用多久就可以靠岸登陆,队员们终于畅快起来.张继民的一篇稿件已经通过传真发回北京,很快全国人民就将看到他们胜利的消息.谁知这一切竟然是梦魇的前奏.

就在全体考察队员还沉浸在喜悦中时,特大冰崩的灾难已经悄然降临.冰山轰然倒塌,海水剧烈翻腾,数不清的楼房大小的浮冰向考察船猛冲而来,就像一群饿狼围剿受伤的雄狮.考察船寸步难行,僵硬地躺在冰上,等待着命运安排.通过直升机先期上岸的16名考察队员看到这一场景惊呆了,纷纷跑到岸边,甚至跪下为船上的100名队员祈祷.

此时,张继民走同船舱,把日记和胶卷收好,以免船沉大海时这些珍贵的资料丢失.然后他铺好稿纸拿起笔,履行一个新闻记者的责任,尽快把考察队遇到冰崩的消息发回国内,让祖国人民知道考察队面临的是怎样的生死考验.

考察队总指挥陈德鸿和队长郭琨不得不决定让部分队员弃船,攀爬过冰区登上陆岸,另一部分队员继续在船上等待.直到1月21号左右,环绕在“极地”号周围的冰山露出个豁口正好够船只通行,中国南极考察队才上演了惊心动魄的“胜利大逃亡”.

建站:简约而不简单

“极地”号脱险后终于在一处不知名的“港湾”停泊下来,考察队员们将船上的机械和建筑材料通过冰原运到陆地上.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实际上也困难重重,不少万里迢迢运来的物资在运输艇和浮冰的撞击中沉入海底,队员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扼腕叹息.

1989年1月26日,中国南极考察队传来重大喜讯,中山站奠基,其精确地理坐标为南纬69°22’24",东经76°22’40".这里临近南极大陆冰盖,附近又有淡水水源,是理想的考察站建站地.张继民手持铁锹和中山站奠基的石碑合影,将历史的瞬间定格下来.

建站初期,负责施工的队员们搭帐篷住在站址,由于当地的风太大,搭建一个帐篷往往就要耗尽精力和时间,建好的帐篷也常常被肆虐的风吹得东倒西歪.就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中山站的建设开始了.

在考察队的116人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是电视剧《长城向南延伸》剧组.从导演唐毓椿,到演员金乃千、张国立、李国华,再到摄影和美工,全都参和了考察站的建设劳动,而且包揽了不少重活,从而赢得了考察队的信任和支持.张继民和其他考察队员们白天施工,晚上就参和到电视剧的拍摄中来充当群众演员,剧组用摄像机记录下了南极科考队这100多张疲惫却干劲十足的脸.

中山站的站房布局属于中国传统庭院式,房屋设计沿袭各国南极科考站的高脚屋模式,有利于抵御暴风雪.站房是在国内造好的集装箱房,所有的部件都是预制好的,结构样式简约但其中的原理却相当不简单.中山站的建设过程是先挖一排排约80厘米深、1米见方的基坑,然后浇灌钢筋混凝土基础,同时在各个基础上面放置一块方形厚钢板,让它和混凝土凝固在一起.然后将可升降的十字形钢板底座放到基墩的钢板上,再把支柱底座和钢板焊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集装箱房就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拼装在底座上.整个过程说起来也就三言两语,但实际的施工过程实在是困难重重.

南极的风猛烈得惊人,考察队建设中山站只能风停施工,风起收工,施工时间几乎是老天爷说了算.直到2月中旬,中山站的主体建筑基本完工,主楼的建筑面积为412.66平方米,宿舍楼建筑面积324.19平方米,合计共736.85平方米.考察队的设想是当年建站、当年越冬,这就必然要求建成发电楼.这时南极已经快要进入寒季,狂风暴雪相继袭来,考察队长郭琨召集队员开会,要求从2月10日起大干15天建设发电楼,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听起来有些像天方夜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考察队居然真的完成了这一任务,并于2月26日举行落成典礼.

考察队经过精确勘测,在中山站前竖起指向标,上面用红色油漆写着中山站到国内各大城市的距离.根据箭头指向,张继民遥望着祖国的方向,想着远在北京家中的妻儿.此时,他们离返航的日期已经不远了.

1989年4月9日,带着建成中山站的荣光,险闯南极大陆的“极地”号胜利回到祖国怀抱,锚泊在青岛附近海面.

“我比过去活得更加充实,

我留恋那里的探秘生活,

我喜欢极地洁净的冰雪,

我看到了人生的价值,

唯一的遗憾,我难有机会重返南极.”

一位队友的话也说出了张继民的心声,如今,已经64岁的张继民可能没有机会再重返那块银白色的大陆,但他对南极的热爱依然不减.

南极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险闯南极为适合南极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去南极旅游多少钱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