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孙中山论文范文资料 与孙中山创建新型军队的积极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孙中山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05

《孙中山创建新型军队的积极》:该文是关于孙中山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都颇有建树,其建军思想和革命实践,为中国领导的人民军队所继承和发展,对于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仍具有借鉴意义.孙中山的建军思想主要体现在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了以下五种关系.

一、认清军队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明确建军目标

孙中山自从走上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后,虽然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作用,但对于依靠什么性质的武装力量辨别不清,因而屡遭失败,甚至断送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后来,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他逐步领悟到组建革命军队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革命军队建设的正确主张并付诸实践,并取得了以革命武装力量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权的丰功伟绩.这一过程几经曲折,充满艰辛.

1895年起,孙中山从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和政变等事件中认识到,“和平之法,无可复施”,转而将目光投向武装斗争,企图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和军阀反动势力.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章炳麟等革命党人制定了《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确定了中华国民军的性质、宗旨、任务以及军队与国民的关系等,提出了中华国民军的建设方案,表明了通过武装斗争实现其政治纲领的意愿和决心.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缺乏可靠的军事实力是不行的,指出“国事未定,则吾人须有不可侮之实力,质言之,即是武力”,要“以武力取彼(按:指袁世凯)凶残.”1914年9月,孙中山亲拟了《中华革命党革命方略》,对革命军的宣誓词、官制、编制、授勋、制服及军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随后颁布了极为严格的《军律》.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自我检讨,“我们国民党革命了十三年,从未有指挥过自己的军队去打仗,差不多全是利用人家来打仗,一旦利害问题发生了,非但靠不住,而且会造起反来.”基于此认识,孙中山彻底放弃了依靠军阀打军阀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加快创建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

1924年6月,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孙中山阐明了革命军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从辛亥革命以来,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旦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成功.现在得到的结果是仅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等成立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他还指出,要打碎一个旧政权,建设一个新国家,必须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革命军队.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孙中山的建军思想一步步成熟起来.

二、认清军队与政党的关系,建立军队的中枢

屡战屡败的惨痛教训使孙中山认识到不仅要建立自己的军队,还要以革命主义建军,通过一种有效的教育制度保证革命的理想、信念深入人心.孙中山强调,革命党要学会教育军队,使之“完全变为革命党员,一致为三义牺牲等如此,则军队、党员便可成互助之奋斗,而革命之成功指日可期矣”.

为保证国民党对军队的领导权,孙中山效仿苏联红军在军队中建立起革命的政治工作制度.首先是建立党代表,孙中山任命廖仲恺为黄埔军校国民党代表.1924年10月,黄埔军校成立教导第一团,这个团的团营连均设有党代表.之后成立的教导第二团参照一团模式设立党代表.从教导团编制表分析,此时军校各级党代表总数,起码应在二三十人以上.1926年3月,《国民革命军党代表条例》经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标志着党代表组织扩充推行至各军.与苏联的党代表必须由人担任所不同的是,黄埔军校的党代表既可以由国民党人担任,也可以跨党由人担任.党代表的职责是监督学校的各项工作,同时负有一定的行政权限,如学校制定的文件、发布的命令,没有党代表的附署无法生效.党代表制度的建立,从组织形式上确立了革命党对军队的领导地位,保证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力地防止了个人现象的发生,为党直接领导掌控军队提供了组织保证.

其次,在军校设立特别党部,规定凡是加入军校的革命军官兵一律为国民党党员,必须遵守国民党的组织和纪律,无条件地接受党的训练、指示、管辖和制裁.

再次,建立专门的政治机关,在军、师两级设立政治部,负责培植官兵的国民革命意识.选派忠实可靠的人担任政治部主任,开展宣传思想教育,训练基层政治工作人员.周恩来曾担任军校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政治工作制度的成功实践,在国民革命军东征、北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部队是“党军”.

三、认清军队与主义的关系,塑造军队的灵魂

孙中山指出,过去的武装斗争之所以总是失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所依靠的军队不明白到底为谁而革命.实践证明,只有胸怀理想并竭力为三义奋斗、牺牲的革命军,才能以一当十、以一当百,担负起救国救民的光荣职责.为此,他提出要用革命的三义建军,使学生“不仅知道是怎样放法而且知道要向什么人放”.

1905年,孙中山在筹建国民军的规划时就强调,对三义持“矢信矢忠,有始有卒”的坚定信念,并将其视为参加国民革命最起码的条件.他认为,真正的革命军“第一要有胆量”,而“胆量是从革命精神来的”,革命精神又是“明白了革命道理的结果”.何为革命道理?“三义和五权宪法,就是革命的道理.”孙中山还要求革命军人“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启发财的心理.”

据黄埔军校的档案史料(1924-1927)记载,孙中山要求军校考生必须“具有接受本党主义之可能性,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还“用口试去观察对于三义了解之程度和性质”.孙中山曾多次到学员中演讲,反复强调要发扬革命精神,研究革命道理,知晓革命主义,锻造革命军人.

孙中山在创建新式军队的同时,积极采取感化、灌输等方式改造旧式军队,壮大革命力量.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专门通过的《关于感化游民土匪及殊遇革命军人之决议案》,提出了变反动的兵力为革命的兵力的意见办法.成立军事训练委员会,在各军中设立讲武堂,改革创新教育内容.比如,除了“社会主义运动史”“工人运动史”外,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状况、革命形势和任务,增设了“中国国民党史”“中国近代民族革命史”等课程,使现役初级军官坚定革命意志,逐步成为以三义为统领的革命军的重要力量.

孙中山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孙中山创建新型军队的积极为关于孙中山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孙中山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