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何道生论文范文资料 与何道生『阅泉』考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何道生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13

《何道生『阅泉』考》:本论文可用于何道生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何道生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山东泰安岱庙配天门西侧有一通碑,上有何道生的题记:“嘉庆五年,青龙在涒叹,升枋建卯之月,日次壬辰,巡眎济宁漕务.山东道监察御史、灵石何道生以阅泉至泰安,恭谒岱庙.同来者靖江郑锡琪.”

“青龙在涒叹”用于纪年,为十二地支“申”的别称,嘉庆五年为庚申年.“眎”通“视”.此二处知晓后,这篇题记的意思就很明晰了.

先认识一下题记的主人公何道生.何道生字立之,号兰士、菊人,山西灵石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生,嘉庆十一年(1806年)卒.乾隆五十一年举人,翌年成进士,先后任工部主事、甘肃宁夏府知府等职.著有《双藤书屋诗集》.嘉庆四年十二月,何道生被任命为山东道监察御史.

新官上任

何道生初任监察御史的整个过程在台北故宫“清代宫中档及军机处文件折件资料库”中的嘉庆五年正月初七日《恭报接印到任日期事折》中有记载:

巡视东漕御史臣何道生等奉命巡东漕,于上年十二月二十日跪聆圣训后,即于二十六日自京起身,本年正月初二日抵山东德州境等初四日行抵茌平县境,适遇前任巡漕给事中,现任永定河道臣王念孙北来,将钦差关防一颗,移交到臣等今于初七日到济宁任事等嘉庆五年正月初七日.

何道生获任巡漕御史,驻扎济宁,巡察山东台庄至北直交界的漕运.他于嘉庆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离京,转年正月初四日,与前任王念孙交接于山东茌平,正月初七日抵达济宁.在向皇帝上报的奏折中,前面先谈各省漕船情况,后面又着重汇报了河道工程,“俟各工通行报竣,臣会同护河督臣全保,亲诣验收后,再行据实具奏”.作为巡漕御史,何道生协助河道总督*河道事务,也是其分内之事.

“泉”、汶水与运河

再说开篇的那则题记.因隶书“宗”“泉”二字字体相近,且该“泉”字书写不太规范,加之泰山又称岱宗的缘故,几乎所有关于这则题刻的著录均将“阅泉”释读为“阅宗”.照这种理解,“阅宗”应为奉祀岱宗之意,但查“阅”字并无奉祀或朝拜之意,故“阅宗”没有意义,如此释读不妥.

若释读为“泉”,“阅泉”为何意?“泉”与漕运、河道这些何道生的职责所在有何关系呢?

说到“泉”,就要从汶河、京杭运河和漕运谈起.

汶河,古称汶水,主流牟汶河发源于山东中部的泰莱山区,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诸水,至泰安大汶口纳柴汶河后称大汶河.《诗经·齐风·载驱》有“汶水汤汤”“汶水滔滔”的诗句.大汶河由东向西而流,是山东省内最大的倒流河.恰恰是因为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这种独特的走向,元代以后,被京杭运河充分利用,作为给运河山东段补水的主要河流,成为京杭运河沿线最重要的水源补给河.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至余杭.河道迂回曲折,而且货物运输需要水陆并用,极不方便.元代定都大都后,为保证京畿地区的物资供应,亟须对隋代大运河全面改造.于是有了会通河的开凿,这条路线将大运河截弯取直,直接穿过山东进入华北以至大都,使运河航程缩短近一千公里.会通河跨越山东西部地区,该河段与运河其他地段相比地势最高,水源不足就成为阻碍该河道畅通的天然瓶颈,因此修筑闸坝引水济运迫在眉睫.

元代城闸建于宁阳县,由城闸分汶水入河,至会源闸(明清称天井闸,位于济宁).另外,兖州有金口堰引泗工程,泗水南流也至会源闸.汶泗汇流后,在会源闸分流南北,入运河济运.但是,会源闸所在的济宁并非运河山东段的最高点,真正的最高点在济宁以北的汶上县南旺,因此选择在会源闸分水的结果是会通河“常患浅涩”,成为运河航运险阻之地,漕船运输效率低下,从会源闸到南旺途中,漕船行驶需要大量纤夫,且管理和维护也相当困难.明永乐九年(1411年),“会通河道四百五十余里,淤塞三分之一”.此时明成祖朱棣正做迁都北京的准备,他认为“漕运之利钝,全局所系也”,决定治理大运河,命工部尚书宋礼疏浚重开会通河.运河河工汶上老人白英根据自己对山东境内大运河地势和水情的了解,向宋礼力陈选择济宁会源闸分水之弊,建议分水位置北移至南旺.宋礼采纳了这一建议,在大汶河下游南岸选取高程高出南旺地段的东平戴村筑坝,使汶水南行,走高趋低,沿新开挖的小汶河,直达南旺,自然分水南北.至此解决了运河济宁以北水源不足的问题.

汶水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夏秋水势浩大,冬春经常断流,同为运河补给水源的泗水也是如此.每当枯水季节,运河水源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汶、泗、沂诸水发源的山地,寒武与奥陶纪石灰岩地层分布极广,为岩溶地貌,这种岩溶地形往往形成地表水渗漏而地下水蓄藏却十分丰富的现象,常在山麓地带流出而成大泉.永乐十七年(1419年),在陈的建议下,浚导泉源实施引泉济运工程,故会通河又有“泉河”之谓.据统计,明初大约有一百多泉,成化年间乔缙为都水分司主事,督理山东泉源,“合六百余泉会于四水(汶、、泗、沂),漕运大济”,这是见于记载的引泉济运的最高数字.明清会通河泉源来自三府十八县,分属汶河派、天井派、泗河派、新河派四派,其中汶河派又称分水派,引新泰、莱芜、泰安、蒙阴等县以西,宁阳以北诸泉水,由汶河注入南旺,然后南北分水.清乾隆帝有《南旺分水龙王庙题诗》:“五汶挟来二百泉,到斯分注藉天然.”關于泰安泉源的重要性,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泰安府志》记载:“山东泉之济运者四百五十有奇,泰安州县七有泉者六,为数二百,几于山东之半矣,当其润泉成流,疏浚有专司,壅塞有重禁,虽一勺之水民无敢汲而用之者,则天庾之有赖于泰安.”对于泰山济运诸泉,清代学者也曾给予高度关注,如魏源《汶源赋》:“汶济厚趋漕,负舟水皆岱.舟行岱未已,始知泉水沛.”

众多泉源及河渠也需要有大量人员进行管理,为此,明朝政府设置了一种专门夫役——泉夫,清代继续沿用了这一制度.文献中有大量关于山东泉夫的资料,“雍正四年丙午秋七月甲辰,山东运道全赖泉源输助,请令州县官、时加疏浚.其额设泉夫,因地酌加增减.有能浚出新泉者,酌给银米,以示奖励”.“乾隆十年乙丑秋七月丙子,查山东有泉十七州县,向设泉夫七百八十四名.春夏秋三季,在本境疏泉栽柳.冬月调赴济宁,协挑运河.”可见朝廷对山东泉夫的重视.

何道生论文参考资料:

生开题报告ppt范文

生论文要求

医学生论文

音乐生论文

生论文盲审

生毕业论文字数

结论:何道生『阅泉』考为关于何道生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何道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