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地方高校论文范文资料 与融媒体时代地方高校新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地方高校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29

《融媒体时代地方高校新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地方高校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传媒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高校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当今媒介融合时代的逐步深入开展并形成很大规模,媒介融合时代对高校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广播电视学专业,应该根据办学定位、目标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使其符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 地方高校 新闻教育

当今,制约广播电视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模糊且趋同,教学理念落后

培养目标是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总体规范.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中广播电视学专业都是在中文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且从目前情况看,它們都隶属于中文系,仅有少数是从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创办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过程中相对缺少办学经验,对新闻传媒业的发展、传媒环境的变化了解较浅,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和特色化的重视不够,并且都是借鉴其他相对成熟的新闻院校的办学经验,模仿其他院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独特性,尤其是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没有完全体现其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内容,人才培养目标雷同且空泛、模糊.

教学理念上,仍有教师认为“完成规定课时数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人才”,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将新闻前沿知识引入课堂教学,教师“满堂灌”的情况较为普遍,忽略了广播电视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缺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地方高校培养的广播电视新闻人才不能适应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新的媒介环境.

因此,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人才培养与媒介环境变化的脱轨现象较为严重,广播电视人才培养与媒介环境变化脱轨使毕业生与新闻业界要求的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媒介融合时代,媒体需要全能型新闻人才,要同时兼顾报纸、电视、网络甚至手机等新媒体,掌握采集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种能力,并能将它们整合,处理融合新闻.

二、师资力量薄弱,媒介背景经历少

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师资大多是名师、名学者,甚至聘请了资深的媒介从业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学生很容易接触到媒介一线的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了解新闻前沿学术动态,名师在名校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固定的搭配模式.而地方高校的新闻教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具有其他专业学科背景.教师缺乏系统的新闻专业的学习经历,新闻理论功底不深、不扎实,新闻教学经验不足;另外一类是接受新闻教育的专业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在授课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教学技巧,不能将新闻知识很好地传递给学生,并且青年教师的授课任务也非常重,时间上不允许到相关媒介单位进行锻炼和学习.与此同时,地方高校很难有机会聘请业界知名人士到校任教,甚至每年邀请他们到校做报告也非常困难.

同时,我国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具有媒体从业经验的教师严重缺乏.各地方高校为了提高学校声誉、增强学校竞争力,都在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吸收引进高学历教师人才本身是一项好的举措,因为高学历人才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能够很好地胜任、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但是,高校忽略了关键性的一点,新闻学科的实践性非常强,仅凭引进高学历的教师这一举措还无法满足新闻学科本身的要求.新闻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有过新闻从业经历,从自身的新闻实践经验出发,展开生动的案例教学,将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课堂授课内容的理解,更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中报道新闻事件的思维方式,避免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做到到大大提升,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以上两点严重制约了新闻教育多背景、多学科师资队伍的构建,使做到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合理的情况迟迟难以改善,从而严重制约了新闻教育,不利于新闻人才的培养.

三、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2012年,《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介绍》规定: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有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播音、主持节目的基本能力;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从以上内容来看,广播电视学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进行广播电视学相关理论课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采、写、编、评、摄、制等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广播电视学教育基本上是靠大学课堂内完成,传媒机构的参与度很低.理论教学与实践往往脱节,大多数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质与量都不高,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例如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在学校已经接受了《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但由于日常教学中实地采访与写作训练不够,专业实习和毕业时,有的学生连一篇通讯稿都不会写.因此,传媒单位在接收了相关新闻院系的毕业生之后,需要对学生进行再次的职业化训练和培养.

广播电视教育出现了知识结构与技能技术失衡问题,即使一些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很明确地提到了培养应用型广播电视新闻人才,但是学生的应用性还是明显不足.从目前情况来看,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在培养学生时注重采编中间环节新闻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广播电视管理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该专业一毕业就能熟练操作并独当一面的学生凤毛麟角.这必然不能满足传媒业本身的要求,更不能适应媒介融合下的新媒介格局.

四、资金投入较少,内外资源匮乏

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都非常快,但是,广播电视新闻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却相对匮乏,二者是不相匹配的.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尤其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技能的培养显做到尤为重要.近年来,许多高校重视理工科实验室的建设,忽略了文科实验室的建设,事实上,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实践技能的培养依赖于校内实验室和校外的媒体实习.

重点新闻院校的广播电视实验设备是非常充足的,并且,随着媒介融合的逐步深入,很多高校都在引进采编一体的新媒介工作平台.而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实验室资金投入和设备明显不足,现有实验设备陈旧且数量匮乏,很多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在进行技能训练的时候,不得不多人一台摄像机、多人一部照相机等,严重制约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在学校不能很好地接受广播电视专业技能的培养.

与此同时,很多地方高校虽然为学生搭建了一定数量的实习基地,但由于实习基地的人数有限,加上学生数量较多,实习基地人员不能对实习学生进行很好的、针对强的指导;其次,考虑到地方媒体资金设备状况,先进设备不放心让学生使用.实习学生在媒体扮演的是旁观者的角色,只能进行观摩式学习,学生在媒体进行的专业实习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为了适应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人才的质量需求,地方高校必须提升教学环境,引进实验设备、搭建实习平台等方面多措并举,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爱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的思考[J].孝感学院学报,2011(03).

[2]孙宜君,刘进.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传播,2010(11).

[3]强月新.模式与理念:实验教学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思路[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2(01).

★课题项目:本文系衡水学院教改课题(课题编号:jg2014001).

(作者简介:许莹莹,女,本科,衡水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学)

地方高校论文参考资料:

高校招生杂志

高校辅导员学刊

高校辅导员杂志

高校辅导员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结论:融媒体时代地方高校新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地方高校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地方高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