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陶岔论文范文资料 与淅川陶岔生态保护战略抉择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陶岔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20

《淅川陶岔生态保护战略抉择》:关于免费陶岔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陶岔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蓝天白云、空气清新,一条人工“天河”由丹江呈“S”形蜿蜒到河南省淅川县陶岔村,2014年,在原址下游80米处,竖立起一座更为现代感的水利枢纽,它横跨两岸,高176.6米,十分宏伟.

这就是世界最大自流引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陶岔,被水利专家誉为“天下第一渠首”.

它的任务就是充当服务京津冀等20多个大中城市人民生产、生活的“水龙头”.

如何保证一江清水顺利北送至目的地?通过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来保护丹江水质成为淅川库区人民共识.

要生存也要保护水质

据2000年全国第三次遥感调查资料,淅川县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444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51%.水土流失区年平均土壤流失量达600万吨,严重的水土流失,降低了土壤肥力,淤积毁坏河道、闸口等水利设施,同时大量化肥、农药残留物等流入库区,影响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制约了淅川经济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

淅川县马登镇负责人介绍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区和淹没区,为兴建丹江口水库,农民耕地被淹了,农民生产生活就会出现困难,淅川县形成了土地承载压力大,坡耕地开垦多,到山上放牛放羊又会加剧水土流失,破坏生态,水土流失严重,水质终究做到不到保护.”

最为重要的是水土流失威胁了群众生存和生态安全,大面积水土流失,依靠群众自己治理不现实,把群众迁到更适合生态的地方生存,既保护了生态,又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成为淅川县战略性双赢选择.

最新统计显示,2009—2011年,淅川用了2年多时间,从库区搬迁16.5万移民,其中有14.6万人迁至河南6个地市,24个县市,1.9万人安排在本县其他乡镇.在时间短、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淅川县把搬迁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举全县之力,有10位干部累倒在工作一线,实现移民“不伤、不亡、不漏一个人”的工作目标.移民生产生活环境做到到改善,做到到李克强总理的赞许.

损失150亿元 获得三大效益

长期以来,淅川县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承载的生态压力非常大.2003年,全县有350家污染企业,这些污水最终要排入丹江,对丹江水源的承载能力是个重大考验.

关停并转这些企业,淅川县宁可财政严重损失,也要让生态环境重新获得新生.

2003年,这350家企业关停并转后,累计损失150亿元,淅川县最大的造纸企业太龙纸业年产值1亿元,利润1000万元,2007年也关掉了.

无商不活,生态治理,还做到企业参与.淅川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空出来”的生态环境中,在丹治二期工程建设中,草王沟流域因其紧挨县城引来恒基公司投资1000万元发展休闲观光产业.典型引导、示范带动,在社会上形成了踊跃投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的浓厚氛围.

而生态环境中经济作物也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近两年来,淅川县先后建成24处茶产业基地、3处金银花基地、2处玫瑰和芦荟基地、1处软籽石榴及竹产业基地.还兴修水利浇水灌溉设施,在渠首干渠两侧实施绿化.

统计显示,这几年淅川加大造林绿化的力度,先后完成造林面积53万亩.连续7年居河南省各县造林面积的第1位.

而在多种生态治理措施兼而有之的小流域治理中,淅川对全县56个小流域治理面积达970平方公里,每年减少泥土流失210万吨.

淅川县水利局负责人说:“我县小流域的治理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做到到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水利部等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07年荣获‘全国农建百强县’称号.”

观念完美转变 人与自然和谐

2007年,淅川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生态优先、水质至上”的新理念,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以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以生态高效产业为引领,扎实开展水土保持流域治理,强力推进库周生态建设.

近些年来,淅川县水利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折腾”的思想.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中,好像不用水泥砂浆、钢筋,不用浆砌石、块石就不叫工程.

淅川县水利部门进行反思,认为一些措施虽起到一定作用,但与周边环境严重不协调,破坏了自然的美感.

为此,他们进行了改正,在清洁流域中,要注重将生态的治理措施、生物的治理措施或者工程与生物相结合的措施体现在治理中,不但防治水土流失,也与自然完全融合.

水质好坏决定工程成败.淅川县水利部门确定了后移时期水土保持工作总思路:淅川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水土保持最终目的是保护源头水质.该县及时调整水土保持工作思路,逐步树立以涵养水源、减少污染、改善生态、保护水质为主的理念.

既注重总结又注重实施.淅川县坚持发挥小流域系统治理的作用,及时总结近年来小流域治理的经验和教训,注重从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经济、近生态及仿生态、建立垃圾管理网络方面加强小流域治理,取做到了明显成效.

离渠首比较近的小草峪小流域,2012年投入资金480余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流域内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总面积的70%,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31%提高到58%.据测算,流域内致富产业进入盛果期后,直接经济效益将达到1800万元.可实现生态发展与经济效益、群众致富与水质保护协调发展.

笔者走进该流域,感觉满目苍翠、空气清新,近距离看到了烟波浩渺、碧水蓝天的丹江口水库.

一江清水向北送,不是梦想而是现实!

陶岔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淅川陶岔生态保护战略抉择为关于陶岔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陶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