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审美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西方观众舞蹈审美角度的差异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审美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27

《中西方观众舞蹈审美角度的差异》:关于免费审美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审美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舞蹈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门类其历史感源远流长,当今社会舞蹈已成为人们共通的语言,但对于同一部舞蹈作品,中西方观众在审美角度上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从舞蹈文化背景,舞蹈培养体制,舞蹈舞姿,对舞蹈的重视度四方面来分析中西方观众为何会有审美角度上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观众;舞蹈;审美角度;差异

舞蹈是人类艺术中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在语言形成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用手势动作等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了.舞蹈艺术一直是世界各国共通的语言,即使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人类对于美的感受也是相同的.但在欣赏舞蹈作品时,我们仍发现中西方观众在欣赏同一部作品时审美角度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差异.

1 中西舞蹈文化背景差异导致欣赏角度不同

以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为例,中国古典舞命名是1950年由欧阳予倩先生首次提出的,舞蹈工作者根据壁画,雕塑,绘画,文字等历史材料中寻找出有用的资料,力求重现古代舞蹈的精髓.在古典舞形成初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舞蹈是有时间性的,古代舞蹈虽然已经没有任何视频的记载,但是我们古代的戏剧是一直高度发展并流传的,所以中国古典舞初期是学习戏曲舞蹈的基本功.同时舞蹈家们还融合了国外芭蕾艺术,和民族民间舞艺术,摸索出的一套中国古典舞蹈动作体系.古典舞的开展时间很短距今不过短短几十年,但其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好像已经存在很久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大多数人把中国古典舞和中国古代舞蹈融为一体.中国古代舞蹈确实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周代的礼乐舞蹈,汉代的百戏,再到唐代歌舞升平的泱泱大国.中国古代的舞蹈可以说是非常繁荣的,古典舞虽然开展时间晚但历史时间长.

对于欣赏同一段中国古典舞来说中国观众看古典舞就像看中国历史剧一样,人物一出来我们就有朝代感,有历史感.对于西方观众来说他们不了解这样的历史,古典舞在他们的印象里是古典芭蕾的范式,在他们看来中国古典舞只有技术的罗列,看不懂情感的表达.更甚于连服装上的差异都使外国观众费解,为什么中国的古典舞会穿着繁琐.西方古典舞的审美视角所观视的是舞蹈展示的人的自然肤体的感性之美,他们通过人体肌肉线条的律动发掘人体美和精神美,而服饰相对来说所具备的意义并不大.中国古典舞关注的更大层面是意境之美.它从不在表现人体美和精神美的时候直接使用裸露的肌体,我们总是把人体美和服饰美结合并融为一体.这就是为何西方舞蹈几乎从来不借助任何的舞蹈道具,只是徒手表演即可凭借自身的形体驰骋舞台展示人体的自然之美,而中国无论是古典舞还是汉族民间舞都离不开形形色色的舞蹈道具和服装来拓展舞蹈的意境氛围.

中西方观众欣赏同一段中国古典舞或芭蕾舞时为何会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归根结底是中外舞蹈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中外观众对于同一部作品会有审美差异.

2中西舞蹈培养体制的差异导致演员表现方式不同

在中美舞蹈高等教育领域中有着很大的区别,可以说从入学门槛、培养理念、教学目的等方面研究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的舞蹈教育制度大多数是属于早期教育与专业型教育相结合的制度,我国的教育制度的目标是培养高级舞蹈人才,从招生开始,各培训机构或学校对孩子的身材比例、表演方面、身体素质都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我们选拔出来的孩子们,会通过专业院校的培养最终成为国家高端的舞蹈演员或教师.

西方以美国为例,舞蹈是一种普及教育,美国的舞蹈教育是以主观兴趣为主,客观条件次之.所有孩子从小都会学习舞蹈,在学校舞蹈是必修课,目的是培养,开发为主,至于最后的舞蹈职业化,并没有过多的联系.因此中外的舞蹈演员对于舞蹈的热爱,由于最初选择舞蹈之路的目的就有所不同,一个是为了考学和工作,另一个是为了兴趣,从本质上对舞蹈的感情也会多少有所差别.

在西方经常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在舞蹈房技术非常高超的舞者原来本职工作是一个消防员,因为兴趣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舞蹈.但在中国这样的例子是非常罕见的,技术高超的舞者都出于专业院校和舞团.对于中国舞者来说从小的学舞经历注定了她的一生都要从事舞蹈行业,甚至与自己舞蹈自己也不知道还能从事别的何种职业.

所以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在欣赏西方舞者演绎作品时即使在技术不够完美的时候,我们仍然能看到他们在作品中表达出自己对舞蹈的热爱和热情.中国的舞者在演绎作品时会更加规范和专业,表达的是专业的技术展示和标准的示范性的笑容和表情.

3中西舞蹈舞姿的根本性差异

中国古典舞姿展现了许多中国古代文化,例如一些动作是来源于中国周易学图象中的“太极图”形象,有着含蓄、内收的意义.中国古典舞姿强蹈调内收“静”为主,以“和”为贵,在舞蹈动作中讲究一种和谐之美,“圆” 在中国最贴切体现是指天道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它一直代表着圆满的符号象征.中国古典舞中圆的运用是肢体律动不断展现,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倾”则是人体律动过程中动静承接转合的表征.中国的历史文化向来注重刚柔并济、动静相宜.中国舞蹈中的“倾”,总是体现着一种律动, “动中有静”、“静中含动”“刚柔相济”.;西方传统舞姿主要以芭蕾舞为例,展现了西方耶稣基督“十字架”形象,包含着“十字架”的外放、扩张的意蕴,即西方传统舞姿强调外放,形式冲突.比如西方芭蕾手位一般是以直线运动方式为主;而中国古典舞动作手臂是以呼吸带动手臂作弧线的运动方式.西方舞蹈动作收放突兀,直截了当;而中国舞蹈行左先右,欲罢不休.中国古典舞蹈肢体律动中主要展现“圆、倾、拧、曲”的艺术风格,西方古典舞则展示出:“开、绷、直、立”的艺术风格.中国人和西方人舞蹈动作在运动方式上的差异,是造成中外舞蹈表现形式不同的根本原因.

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分明的舞姿差异,除了历史文化影响之外,还有一部分取决于舞者的身份地位的巨大差异.中国古代舞蹈从艺者们大多数是来自社会底层的艺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在中古社会里长期处于最底层.而西方的芭蓄舞最早都是源于宫廷,由贵族或是达官显要们自己饰演自娱自乐的节目.相对于中国舞蹈而言,他们的演出环境和欣赏对象也是贵族,与我们平民化特点全然不同.15至17世纪的古典芭蕾舞一般是在豪华的宫廷演出,而参与演出和欣赏演出者也多为王公贵族和达官显要之流.芭蕾舞的肢体语言风格为“开、绷、直、立”,刚好与宫廷显贵们高傲、优雅、的气质和审美趣味相同,使之与演出氛围相做到益彰.在芭蕾舞后期发展中伴随着戏剧社交舞蹈的融入,使芭蕾舞出现了角色区别,舞蹈的表演者的成分也有了改变.西方芭蕾舞也成为越来越专业化的艺术,多数表演者都由专业舞者出演.但高傲优雅的舞蹈风格已成为为一种舞蹈范式,这样的艺术风格却已沉积在西方观众的审美理念之中.反观中国古典舞蹈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古典舞自产生之日起,就扎根于民间源于民间,并带有浓郁的平民色彩.它表现的是民众的审美趣味.较之西方古典舞的发展完善而言,系统性也显做到不够充实.但中国古典舞展示的“圆、倾、拧、曲”与“开、绷、直、立”的文化差异性,备受歧视、压抑的社会底层民众与养尊处优、悠哉悠哉、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们的不同艺术欣赏品位和审美理念.十分贴切地展示出不同国家历史文化差异.

审美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中西方观众舞蹈审美角度的差异为关于审美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审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