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来事论文范文资料 与四十年来事摄影回忆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来事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03

《四十年来事摄影回忆》:该文是关于来事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编者:这是张印泉晚年亲笔撰写的回忆性文章《四十年来从事摄影的回忆》的上半部分“摄影经历”.该手稿原件现保存在张印泉的长孙张久立手中,本刊认为该手稿对于张印泉摄影的研究以及20世纪早中期中国摄影史的研究,都很有参考价值,于是在征得张久立先生同意的情况下,将这篇手稿翻录并略微删减后刊登于此.杂志官方*将会原文刊登《四十年来从事摄影的回忆》上半部分“摄影经历”及下半部分“摄影经验”.由于手稿的最后一部分“解放后的摄影经历(1949—1962)”尚为草稿阶段,作者修改颇多且字迹不易辨认,故暂未翻录.需要说明的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张印泉对当时一些问题的看法难免存在局限;同时,出于回避政治风险的目的,他也“漏掉”了一些重要事实.

该手稿由陈铁军翻录,由张国灵、张久立、张胤、陈攻、石碧璇参照手稿校对,最后由卫元理参考其他资料对作者的笔误及记忆差错等做了进一步修正.特此感谢!

一、我为什么喜爱摄影,刚开始是怎样练习的

我练习照相是从20岁(1919年)开始的.

那年我的族中一位叔父买了一架人像照相机(就是照相馆用的那种), 可是不常使用.这架用6寸玻璃干版的大相机,装在木制三脚架上,用黑布蒙着头调焦.镜头大概是快直光式,焦距8寸、口径f/8.在磨砂玻璃上看到人头朝下的影像,非常清晰.此处还有显影药、晒相纸等一套设备.他本人也不太懂怎样来使用.我看着感到新奇有趣,就借来开始练拍照.说是练习,其实是糟蹋,因为对一切拍照、底片显影和印相的方法都不了解,白天照了,就盼着天快黑,好把底片洗出来看看行不行.有时等不及,就用大棉被挡住桌子,钻到里边去洗,底片洗出来往往全部皆黑,一塌糊涂,影像膜也时常被划破,偶尔得一张清晰的底片,就非常高兴.

在此以前,我最喜欢书画.我从幼年就爱好美术和图画,喜欢欣赏自然风光、花草鱼虫.在小学时候,对绘画这门功课,下的功夫比较多.还种过很多花,养过各种鸟.在冬天有些鸟怕烟熏,我就宁愿受冷,屋子也不生火,爱抽烟的人,我也不欢迎他们进屋来.我对自己种的花和养的鸟,常用绘画的拙笔来描写它们.在十七岁时所画的《秋园佳色》一图,其中的海棠和红脖鸟,就是依照自己所种养来画的.

摄影和绘画有很密切的关系,摄影能够更加真实地把自然景色记录下来,其功能和绘画一样.因此,我由喜欢绘画,进而对摄影发生浓厚的兴趣,几乎达到了比绘画更加入迷的程度.

1921年我到北京考学校,第一次考北大,没考上;第二次考北京国立法政大学,考上了.我选的学科是经济系,当时的志向,并不是想以后搞经济工作,而是为了多学些外文,以便学习摄影.那时学校有法律、政治和经济三系,约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读法律系.我的性情对法律条文格格不入,对政经系科目兴趣也不大,经济系人最少(我们新生全班尚不到十人),但被我挑中了.当时学摄影,中文方面的参考书很少,外文书较多.经济系的教科书百分之五十都是原文的.我就趁此机会多学些英文,从预科到本科,一共学了六年(当时尚无高中),到了1927年毕业,已经能看原文的摄影书籍.不但吸收了不少基本的摄影技术知识,也为今后的英文打下了基础.现在我还记得,毕业典礼是在国会街的礼堂(现新华社礼堂)举行的,我们的课堂当时在工字楼,这座楼现在已经拆除重建更大的楼了.

二、学生时代的摄影活动(1921—1927)

1921年我初到北京上学时,手里没有照相机,又没处可借,心中非常痛苦.只能在寒暑假时,回老*一搞.当时同学也都没有照相机,但我随时留意,发现王府井某一家照相器材店有一架德制9×12厘米旧折合式照相机,也能照8×10.5厘米干版,“达格”镜头、焦距13.5厘米、口径f/6.8.由于是二手货,售价约数十元.1922年暑假回家,我就下定决心要把这架相机买下来,但不能和家里商量,准知道要遭到拒绝.我想只要一拿到学费,就先买照相机,至于学费、书籍和膳宿费等,买了以后再说.这年暑假期满了,我带着半年的费用,刚出车站,连学校都不去,带着行李就直奔王府井大街,把这架相机买到手.这架机能不完备、旧而笨的照相机,对我练习摄影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在我的摄影一生中,是最值得纪念的一件工具.后来向家中索款,曾受了一顿严厉的责备.假期回家将这件工具隐藏起来,不敢令家人看见.但后来因练习摄影用款较多,不知受到了多少次“贪新好奇”“不务学业”“浪费金钱”的各种谴责.可是这些阻碍都未能使我灰心.

有了照相机之后,摄影的 一天比一天高涨,白天上课想拍照,晚上睡梦也在想拍照.只要教员说今天上午或下午可请假,我就马上骑着自行车往外跑,寻觅拍照的题材.星期天除非天气过于恶劣,几乎都消磨在摄影上.

当时我爱拍野外景物、山景和自然光下人像等.去香山的次数最多,我骑车总是先到碧云寺,寺中第二个庙门有个和尚,因熟悉了,车就存在他那里.当时虽有大型的(4×5寸)的胶卷,但我的相机不能装用,拍照都用4寸玻璃板,一个暗匣里装一块.我只有六个暗匣,每出去一次,顶多仅能拍六张.到了晚上还得冲洗底片,不冲出来不能睡觉,对此真成了唯一的嗜好.当时的条件非常差,在冬夏两季显影液的温度很难掌握,时常因显影失败,底片冲毁了,空空白跑一天.由这些失败的教训,遂想出种种克服困难的办法,到后一阶段已保证能将底片冲到标准程度.当时用的显影液,类似D72配方,摄氏18度、显影约4分钟.

来事论文参考资料:

药事管理论文

药事管理学论文

结论:四十年来事摄影回忆为关于对写作来事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来事过去几天是安全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