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职业教育论文范文资料 与职业教育并不那么单纯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职业教育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17

《职业教育并不那么单纯》:这篇职业教育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制器式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8-0034-02

北京大学叶朗教授于2016年11月在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讲话在职业教育领域引起了较大反响.叶教授在讲话中说,现在有很多人,包括学生和家长,把大学教育当作单纯的职业教育,上大学就是学一个专业,学习一门技能,毕业后找到一个好工作,这成为社会上很普遍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大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力量,古典课程、人文课程、艺术课程受到歧视和排挤,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被压抑,人的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被忽视.

其实,从“钱学森之问”到黄达人的“对大学生实行补短教育还是扬长教育”,再到杨叔子的“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对大学类似的批评声音一直就没有中断过.这些批评归结为一点,就是大学教育存在着忽视人的发展等突出问题.品读叶朗教授的讲话,不难推导出以下逻辑关系:一是职业教育可以是“制器式”教育(尽管叶朗教授没有这样直接表达),即“学一个专业,学习一门技能,毕业后找到一个好工作”.二是大学不能这样做.大学应该重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力量”,重视激发“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否则,大学就降格为“单纯的职业教育”.

这样的逻辑关系准确吗?正确吗?对职业教育公平吗?公正吗?与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低一等的教育吗?“单纯的职业教育”就是“制器”吗?笔者相信,几乎所有的职业教育工作者都产生过上述疑问,而且也绝不会认同“职业教育就是‘制器式教育’”这一观点.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制器式教育”成为人们批评职业教育的常用语.就连一些权威报刊也用“高职教育应走出‘制器’时代”这样的醒目标题,来揭示“高职教育存在片面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倾向,人文教育缺失、职业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导致毕业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普遍不理想”的“真相”.

笔者认为,当我们表达或使用任何一个概念的时候,都必须准确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性质.换言之,如果对概念本身的基本问题都不甚了解或随心所欲地定义这一概念,那么,就极有可能陷入逻辑起点错误的尴尬境地.在对叶朗教授讲话的议论中,“职业教育”“制器式教育”就是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的两个基本概念.

其一,什么是职业教育?叶朗教授所说的“单纯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所研究的职业教育是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是一个理论问题,可以继续探讨,但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而非“层次”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笔者认为,后者才是讨论问题的关键.在叶朗教授没有作出特别说明的前提下,笔者以为,他所使用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所实践、所研究的“职业教育”是同一个概念,只不过对这一概念的诠释大相径庭罢了.叶朗教授在使用“职业教育”这一概念时,依然把它划归为“层次”教育,即与大学相比,职业教育处于低一等的教育层次.这与职业教育领域对职业教育具有“跨界属性”“类别属性”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

姜大源先生在他的新作《职业教育要义》中指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习地点的职业教育,不仅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视域,而且跨越了企业和学校的境域,还跨越了工作和学习的界域.一句话,职业教育已经跨越了经济界与教育界的疆域.这意味着,相对于往往只有学校这样一个学习地点的传统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不论是在中等职业学校,还是在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与相应层次的普通高中以及高等学校的学生相比,这两种群体是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没有智力的高低、好坏之分,只有智能结构、类型的不同.所以,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培养对象在智能类型上的差异,意味着只有那些能更好地张扬其智力优势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因此,用适应个体的智力优势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不同类型人才,正是教育存在的最重要意义.而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教育,也并非教育水平的高低,而只是教育類型的不同.”

诚然,姜大源先生的观点不是“一锤定音”,也不是“最终裁定”,但正如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杨进所长所评价的那样,这些观点是姜大源先生“从事职业教育研究20多年的思想荟萃和成果检阅”,也是对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精深探求”和“同步引领”.笔者以为,杨进所长的评价是十分恰当的,叶朗教授的“把大学教育当作单纯的职业教育”这一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把“职业教育”与“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力量”勾连起来是有失精准的.

其二,什么是“制器式教育”?查阅相关资料,没有找到“标准答案”.但从使用“制器式教育”词语的文章中,大约可以窥见“参”,即凡是忽略人的发展,把人当作机器来训练的教育即是“制器式教育”.追根溯源,“制器式教育”有可能来自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君子不器”的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从这个意义说,“制器式教育”与“育人”、与“人的发展”是相去甚远的.然而,笔者要质疑的是,叶朗教授所说的“学一个专业,学习一门技能,毕业后找到一个好工作”与把人当作机器来训练的“制器式教育”可以画等号吗?如果可以画等号,那么笔者要说:这样的“制器式教育”何错之有?职业教育不就是要让学生学好专业,练好技能,顺利就业吗?这不就是习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中所指出的“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吗?如果反对这样的“制器式教育”,那么,“工匠精神”“大国重器”又该从何谈起?摒弃功利性、工具性的“制器式教育”没有错,我们要警惕的是任意扩大“制器式教育”的内涵.

其三,与此同时,“学好专业,练好技能,顺利就业”与“人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是对立的吗?笔者认为,在职业教育领域,“人的发展”也好,“素质教育”也好,都不是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的,而是和专业教育、技能培训融为一体的.专业教育如果脱离了“人的发展”就会走向“制器式教育”的歧途,但“人的发展”若是脱离了“专业教育”“技能培养”,还有意义吗?因此,笔者认为,教书育人、专业育人、技能育人与“人的发展”是一件事,而非两件事.正如姜大源教授所论述的那样:“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既要为人的生存又要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力培养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强调学习主体通过行动实现能力的内化与运用,正是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笔者认为,姜大源教授的论述是对上述模糊认识的澄清,是对舆论倾向的矫正,也是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还原.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把大学教育出现的问题与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区别开来.同理,我们也应该把职业教育领域出现的“制器式教育”现象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区别开来.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应该相互融通,有机融合,互为补充,比翼齐飞.注重“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力量”,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注重“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的培养,应该成为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共同的价值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职业教育论文参考资料:

职业教育期刊

职业教育杂志

职业教育论文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结论:职业教育并不那么单纯为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职业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