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人际交往论文范文资料 与人际交往三贵之道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人际交往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24

《人际交往三贵之道》:这是一篇与人际交往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在一个组织中,总是有那么一类人,同事见到他就想绕着走,他一开口说话,就让人心生不快.慢慢地,他被同事孤立.这种情况的发生和业务能力无关,而是和人际交往的方式有关,而这一点恰恰容易被人忽视.曾子是孔子学说主要的继承人和传播者,他在70岁时一病不起,鲁国大夫孟敬子去探望他.孟敬子为人任性,生活奢侈,曾子规劝道,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便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轻慢;使自己的脸色端庄,就接近诚信了;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得体,就可以避免别人粗鄙,说出悖理的话.后人将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合称为曾子的“三贵之道”,被奉为人际交往的准绳.

动容貌

所谓“动容貌”,关注的是和人交往时的形象,在人际交往时可以减少阻力、提高沟通效率.在第一次接触时,对陌生人所形成的判断叫做第一印象.英国一位著名的形象设计师曾说过,这是一个两分钟的世界,你只有一分钟展示给人们你是谁,另一分钟则用来让他们喜欢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第一印象通常会在人们初次会面后的数十秒内形成,许多人都依赖第一印象所获得的信息对和其交往的对象予以判断.在商务交往过程中,第一印象对于生意的顺利推进并获得一系列有利的交易条款非常重要;对于一位上任伊始的管理者来说,在员工面前的第一次亮相也非常关键.

通过大量的研究,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得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等于7%语调+38%声音+55%表情.可见,在人际交往和商务谈判中,“动容貌”和“正颜色”所表现出来的信息容量占全部沟通信息容量的一半以上.

美国相关学者的研究也发现,职业形象较好的人,其起始的薪酬水平比不太注重形象的人高出8%-20%.许多公司在面试环节非常注重对员工外在形象、仪容仪表的考察.可见,在职场上,“动容貌”具有良好投入产出效益.在这方面,孔子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他要求自己“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出门就像接待贵宾一样庄重,役使百姓就像承当大祭典一样庄严,只有这样,才算是具备良好的外在形象.

曾先后担任过福特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CEO的艾柯卡总结自己的经营之道,不外乎就是处理一大堆人际关系而已,让人们——从顾客、员工到银行家都信任你,觉得亲切.那么,什么是“动容貌”的最佳境界呢?孔子给出了答案:“貌思恭.”莎士比亚说过,衣着往往反映人的心灵,服饰是人的第二肌肤.军人即使在夏天也戴上一副白手套,举手投足间便平添了几分威严之气;而诸葛亮正是凭借一身羽扇纶巾的装束,才给人以运筹帷幄、镇定自若的信任感.在现代企业中,为了赢得员工的爱戴,许多CEO在上任前会接受穿着、仪态、语言等形象塑造训练.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将人际交往的距离分为四种:其一是亲密距离,在6-18英尺之间,挽臂执手,促膝谈心.其二是个人距离,在1.5-4英尺之间,相互握手,友好交谈;朋友、熟人可自由进入这一空间.其三是社交距离,在4-12英尺,表现为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其四是公众距离,这是演讲者和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在12英尺以上.这种距离不仅仅体现在空间距离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社会距离上.作为管理者,即 着得体,仪表讲究,如果他打破了人和人之间正常的社交距离,会被员工视为缺乏教养.

正颜色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句名言: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来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来的是思想的本质.在叔本华看来,相对于有声的语言而言,“正颜色”这一无声的语言是一座更加深邃、更加重要的沟通桥梁.

因此,孔子强调“色思温”,认为君子的脸色一定要温和.在企业管理中,“色思温”对上应该表现出敬而不谄,才容易获得上级的赏识;对下应该表现得温文尔雅,才可以获得稳固的群众基础;面对顾客,则应表现得和颜悦色,才可以获得巨大的市场空间.

春秋时期,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位大力士侍奉齐景公,以有勇力和老虎博斗而闻名,但因自认为功劳大,没有将丞相晏婴放在眼里,对他极为不敬.晏婴非常生气,对齐景公说,“现在君王所蓄养的勇士,对上没有君臣之礼,对下不讲究长幼之伦,对内不能禁止 ,对外不能威慑敌人,是祸国殃民之人,不如赶快除掉他们.”齐景公被晏婴说服,但担心这三人力气太大,硬拼不过.于是,晏婴请求齐景公将两只鲜桃赏赐给他们,人多桃子少,三人论功劳吃桃,以挑起他们之间的矛盾,最后一一除之.

在《晏子春秋》中,这则“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充满戏剧性,但起因却非常简单,三位大力士太自以为是,对上不敬.其实,在职场中,面对上级,人们的内心很容易生出一种天然的敬畏感,做到“色思温”还不那么困难.但是在面对下属时,内心则很自然生出一份天然优越感,“色思温”实现起来则要困难得多.

“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的这一价值判断发人深省.话说得动听,脸色装得友善,但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又怎能称得上是仁义呢?因此,“正颜色”不仅仅关注“颜色”的表象,更为关注“颜色”的实质,即这种“颜色”不是伪装出来的.

在一些情形之下,“令色”未必是讨好权贵之人,也可能是为了自欺欺人、自抬身价.有些人底气不足,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因此拿腔拿調,装腔作势,哗众取宠,满脸虚伪之色;有些人自惭形秽,自愧不如,只好将自己封闭起来,冷若冰霜,满脸冷漠之色.

如此看来,在“正颜色”的背后,首先是正心.完善的顾*务需要出自肺腑的同心感和亲和力,和谐的企业人际关系需要企业内部人和人之间将心比心.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这是爱新觉罗·敦诚在缅怀曹雪芹时所写下的诗句.和其面对残杯冷炙,看别人有恩于你的脸色,不如在黄叶村著书立说.

人际交往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人际交往的论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论文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

人际交往论文

人际沟通论文

结论:人际交往三贵之道为适合不知如何写人际交往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看透人心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