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计算机论文范文资料 与基于学习环模式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分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计算机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18

《基于学习环模式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分析》:本论文可用于计算机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计算机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学习环理论最早由美国物理学教授科普勒斯提出,他认为有效的教学可分为紧密相连且相互影响的三个环节,即概念探究、概念介绍和概念应用.随着学术界及教育领域对学习环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对三环节的学习环模式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五阶段的学习环,即增加了“引入”和“评价”.

随着“学习环”理论的不断成熟,中职计算机教学开始引入该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以教学实验的方式,对中职计算机课引入学习环模式进行研究分析.

一、中职计算机课程学习环模式的教学概述

1.学习环模式的教学过程

结合当前学习环模式的五阶段理论,学习环模式的教学过程可描述如下.一是引入阶段,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在課堂上创设情境,师生互动形成问题,并提出假设.二是探究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学情境内,对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探究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三是解释阶段,在学生自主探究与分析之后,将得到的结论和假设进行验证,看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进行解释,如果不一致则探究原因.四是交流与扩展阶段,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得到的结果,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五是评价与反思阶段,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总结收获、反思问题,并进行完善和改进.

2.中职计算机课的性质特点

中职计算机课具有较强的职业性特点,其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较为突出.中职计算机课是面向现代社会而设计的一门现代化的课程,是中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中职院校课程设计来看,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重在培养学生基础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基础性问题.

此外,中职计算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信息素养,使学生在进一步的计算机深造中具备坚实的基础.中职计算机课具有基础性、发展性、操作性强、普受欢迎、应用面广、受限制性等特点.

3.中职计算机课教学中应用学习环模式的可行性

中职计算机具有突出的职业性特征属性,学习环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是否能够取得突出的效果,其具体实施是否具有可行性,这些问题需要理论分析和教学实验来验证.

首先,从理论方面来看,学习环模式是以探究学习理论为核心,并在构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这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基础要求,这使得学习环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具备了可行性.其次,从学生层面来看,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和特点使学习环模式具备可行性,中职学生可塑性强,课余时间较多,积极性高,无升学压力.最后,在学科与设备方面,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实验,这是学习环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现,而且当前中职院校普遍具备微机室及相应计算机软件,为学习环模式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支持.

二、中职计算机课学习环模式的分析与设计

1.学习环模式的设计目标与原则

同其他教学模式相似,中职计算机学习环模式在设计上同样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原则.在中职计算机学习环模式的设计目标上,要体现计算机教学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学中还要注重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学习环模式的设计目标还应包含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层面.中职计算机学习环模式设计需遵循递进性、程序性、目的性、普遍性、学生主体性、情境性、科学性、实践性、教育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等原则.

2.学习环模式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理论上的学习环模式只是一个框架,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中职计算机课学习环模式的设计需要结合中职计算机课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进.其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一是结合中职计算机课和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对学习环模式进行改进,设计“四环七步”的模式;二是课前环节进行学生分析,并结合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来分析学习需要,然后准备教学资料;三是问题呈现环节,在课堂上师生交流互动,分析学习内容并发现和提出问题,之后结合问题提出假设;四是问题解决环节,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教师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并对资料和问题、假设进行分析验证,做出判断并以小组模式组织作出结论,然后展示结论,小组间交流结论;五是评价和反思环节,对得出的结论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过程、知识获得、问题发现和情感态度.

三、中职计算机课学习环模式的教学实验分析

该教学实验样本群体选择笔者所在学校的2015级学生,以《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课程为教学内容,设置一实验班和一对照班,实验班采用学习环模式教学,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实验周期为一学年.

1.教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首先,提出教学实验假设,假设学习环模式能够使学生在知识掌握、学习兴趣与态度、学习习惯、计算机技能、综合能力、情感等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其次,教学实验的考评方式为测评、访谈与问卷调查,测评材料为中职计算机应用知识试卷、中职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态度调查表、学生自评和小组评价表、教师评价表.

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的问题呈现采用学生探究形式,问题解决和评价反思采用教师演示和讲解的方式.该阶段主要涉及计算机及网络的基础知识,比如电子邮件的综合运用、互联网信息的查找方法等.第二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网络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健康上网”的意识,以及鉴别网络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第三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局域网组建各部件的操作与设置,以及组建局域网的方法和过程.在这个阶段,问题的呈现依然采用学生探究的方式,教师在该环节主要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环节、教学过程和教师课后反思.其中课前环节进行学生分析、学习需求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和环境准备等工作,教学过程分为问题呈现、问题解决、评价和反思等.

2.教学实验数据统计

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验结束之后,以调查问卷、访谈、期末测评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并收集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从学生的测评成绩来看,实验班平均分为73 53分,对照班平均分为64.27分,组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访谈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实验班学生在计算机学习兴趣和态度上,超过70%的学生认为“有趣”或“非常有趣”,认为中职计算机课“重要”.而对照班中有同样选择的学生占比则不足50%.

相关能力测评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在计算机基础操作、局域网组建操作等方面较为熟练,而对照班学生则相对较差.

3.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教学实验的数据统计结果说明,在计算机基础知识获取方面,采用学习环模式教学的实验班明显好于对照班,这说明学习环模式教学能够显著提升中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基础,期末测评的结果也显示,实验班学生在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表现均好于对照班,这说明学习环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此外,在学习环模式下,中职生在计算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情感价值等方面均表现得较为突出,这说明学习环模式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主动性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

计算机论文参考资料:

计算机论文题目

论文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

计算机硕士论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结论:基于学习环模式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分析为关于对写作计算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计算机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