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控制权论文范文资料 与万科控制权战争警示中国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控制权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14

《万科控制权战争警示中国》:本文是一篇关于控制权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尊重资本、尊重管理层智慧、尊重利益相关者的基于价值创造的“和谐共赢”的软治理,与创始人特别权力设计、企业章程自治、政府严格监管等的“正式制度设计”的硬治理的有效嵌入,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始于2015年年初至今一年半之久的万科控制权之争,无疑上演了一部精彩的商业大片.股权分散、市值水平低的万科“赢得”宝能的“青睐”.在门口“野蛮人”叩开万科之门时,未有效设置“防盗门”的万科创始人王石以及管理团队惊恐不已,然而创始人傲慢的“不欢迎”态度未能使宝能放弃对万科“一厢情愿”的“喜爱”,引入深圳地铁、仓促与延期停盘、工会维权、违规披露等一系列阻击手段均未能阻止“野蛮人”的强攻.弥漫着浓浓*味的较量,使万科风险丛生.几败俱伤之际,证监会一纸监管指令使控制权之争止戈.宝能最终以25.4%的持股比例居万科之首,目前万科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已达67%,大股东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制衡(股权制衡度为0.73),实现了分散型股权结构向集中与相互制衡型的过渡.

和曾经国有股东与管理层的友好合作相比,新格局下的民营、国有、管理层以及地产同行的多方博弈,将使万科更加扑朔迷离.但不得不说,万科控制权之争对中国公司治理变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作为“麻烦制造者”的机构股东参与治理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动态平衡.尊重资本、尊重管理层智慧、尊重利益相关者的基于价值创造的“和谐共赢”的软治理,与创始人特别权力设计、企业章程自治、政府严格监管等的“正式制度设计”的硬治理的有效嵌入,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控制权争夺始末

万科于1984年成立,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1年成为深圳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地产开发企业.目前业务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以及中西部地区,共计60个大中城市.

截至2016第二季度末,万科营业收入达74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9%,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净利润达71亿元,比去年同期(68亿)增长5%,但净利润增长率仅为4.94%,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8.9%:净利润率为9.49%,比去年同期(13.5%)下降4个百分点,并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20.33%;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7%,较行业平均水平(22.5%)低约6个百分点;每股收益为0.4848元,较去年同期(0.4387元)增长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0.14元;净资产收益率为5.49%,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86%.

早在1994年,万科曾陷入“君万之争”,君安集团联合万科的股东要求改组董事会和管理层.在王石的有效阻击下,君安未能得逞.如今万科再遭野蛮人叩门.2015年1月,因股权相对分散、市值水平较低而导致宝能系通过二级市场“野蛮”进入.尽管王石表示强烈的不欢迎态度,宝能一直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万科股份,至2016年8月15日以25.4%的持股比例稳居万科第一大股东之位.期间以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团队采取停盘、工会起诉、违规披露等手段对抗宝能的进入,宝能方则意图采取解雇既有管理团队的方式与万科管理层抗衡.

基于私利而非股东利益乃至公司利益的双方激烈对抗,使万科股价大幅度下跌.7月4日复盘时每股以21.99元跌停,7月20日盘中一度跌至16.74元,股东利益受损严重.7月22日,中国证监会不得不呼吁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对股东负责的态度,在法规与公司章程的框架内寻求共识,以确保公司的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的公平秩序.至此,万科管理层与机构股东的控制权争夺告一段落.

激烈的控制权争夺,加大了万科的治理风险,导致了盈利水平的下降,并使股东利益严重受损.关键时刻,政府的监管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的秩序,保护股东以及公司的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6年10月28日,公司收盘股价为24.75元,较复盘后的最低点每股增加8元.

多重治理风险暴露

长达一年半之久的萬科控制权之争,以几败俱伤为代价.内部人控制、创始人的傲慢与偏见、机构股东的激烈对抗等行为,使万科暴露诸多公司治理风险,增加了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创始人失去公司控制权风险

股权分散、市值管理水平低是导致机构股东介入万科的主要原因.与机构股东相比,创始人股东基于创业情感的激励,更关注公司未来的发展.一旦公司被机构股东控制,可能会采取更加短视的战略,从而使公司文化传承中断、长期发展所需的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等关键资源的投资不足.从而使公司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与所有创始人一样,万科创始人王石也应具有同样情怀,但在机构股东强势进入时,面对无法实施股权控制、不能实施毒丸计划、公司章程中无董事会保护机制的困境,万科管理层采取了不欢迎、引入深圳地铁、违规披露等措施抵御“野蛮人”的入侵.尽管王石表示强烈的不欢迎态度,但未能阻止宝能的“野蛮”进入.宝能先后斥资近400亿,持股达22.45%,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除了停牌以外,王石还意欲引入深圳地铁,以稀释宝能股份.这一方面双方可以依托“轨道+物业”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实现对宝能的对抗.但该议案遭华润三位董事强烈反对,华润与宝能结盟,原大股东与管理团队的矛盾进入白热化状态.总之,野蛮人敲门万科,创始人以及合伙人持股比例过低难以抵挡,管理层也没有得到原有大股东的支持.创始人及管理团队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无奈之下又采取了违规披露方式,意图通过股价下跌以驱赶野蛮人的“侵入”.目前万科第一大股东为宝能,一旦公司为机构股东所控,若不尊重管理层智慧,缺少了文化的传承与有效的管理,万科的未来将充满诸多变数.但万科控制权之争中的创始人自保,由于缺少合理的制度设计而仓促行动,招致了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在强调维护创始人的同时,还要规避创始人的傲慢与偏见等个人性格侵蚀公司文化而带来的风险.

内部人控制风险

此番万科控制权争夺,一方面有可能导致创始人及其管理团队被迫离开公司,在机构股东的控制下,可能会导致短视行为而影响公司长期发展;另一方面王石及其管理团队控制公司,也导致了一系列治理风险.对中小股东以及公司最有利的方案是创始人控制公司,同时,创始人要基于公司与股东利益行事,而不是基于个人利益.既有相关信息显示,万科创始人与管理团队通过内部人控制,侵害了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并增加了股东利益受损的风险.

控制权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万科控制权战争警示中国为关于对写作控制权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企业控制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