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城镇化论文范文资料 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城镇化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系》: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城镇化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作为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力军,其城镇化的过程就是自身实现市民化的过程,因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农业转移人口为实现市民化而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必然性,同时分析农村职业教育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职业教育;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7-0005-06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如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如何让中国农民富裕起来便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2012年 经济工作会议更进一步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任务之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关预测显示,预计2020年农业转移人口总规模将达到3.2亿人,2030年将达到3.7亿人.如何让数以亿计的农业转移人口真正成为市民,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但这种转化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为推动城镇化建设所转移的人口不是简单的人口,不是单纯劳动力的输入以及农村人口的进城,而是有一定素质能力的劳动力迁入.具体来说,就是具有市民素质劳动力的迁入.

由于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吸纳能力、转移人口自身的素质以及就业能力等因素影响,我国绝大多数转移人口还处于“农民”和“市民”的边缘地带.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能力,转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他们的“市民化”,便成为城镇化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转移人口“城镇化”之前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就显得异常重要.这就对农村教育,特别是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本文中的农业转移人口主要是指户籍在农村,受生产条件、经济条件、自身追求等因素影响而离开农村流向城镇,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剩余劳动人口,既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又包括通过升学以及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等方式留在城镇工作以农民工为主的农村人口.因此,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定义可参照农民工市民化的定义.

杨海燕认为,农民市民化的实质就是农民的再社会化,是农民工群体改变原来的农村生活方式而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这种转变是通过接受新的教育和培训获得在城市谋生的手段和技能,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和城市市民交往并学习,使用城市主流语言等实现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实质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即以农民工整体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推动农民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也就是农民工在城市“有活干、有学上、有房住、有保障”.

综合已有研究,笔者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定义为:农业转移人口舍弃过去所接受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生活方式而重新学习一种和城市文化相联系的新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的过程,是转移人口在和城市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完成从农民向市民转化并被城市所接受和认可的一种再社会化过程.

(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之间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既包括原有居民的城镇化,又包括后转入人口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要求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自身素质、就业能力等都和城镇相符,能够跟上城镇的发展速度.城镇中原有的居民大多取得了城市户籍,较长时间生活于城镇中,其自身素质一般较高、生活方式和城镇相符,因此,人的城镇化的关键是后转入人口,即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再社会化的体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

三、我国城镇化及农村劳动力现状

(一)城镇化率逐年提高,户籍城镇化率较低

2010—2013年,我国人口总数及城镇人口数逐年增长,乡村人口数逐年下降,我国城镇化率①逐年提高,由49.95%增长至53.7%,具体情况见图1、图2.

尽管我国城镇化率逐渐提高,但2010年“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了2.61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21亿人;2011年“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了2.71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0亿人;2012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了2.7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城镇化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户籍城镇化率②仅为27.6%;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了2.89亿人,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7%左右.

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城镇化率逐年提高,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和差距.一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率仍然较低,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韩国达到80%,而我国在2013年城镇化率仅达到53.7%,客观差距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我国户籍城镇化率偏低现象严重,在城镇常住人口中有许多人口未取得城镇户籍,人户分离人口、流动人口数量大,户籍问题把这些人挡在了享受城市改革成果之外,是“被城镇化”的.

(二)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人数呈负增长,大量劳动力需转移

随着乡村人口的逐年下降,从事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的人数也随之下降.以河北省为例,从业人员比重从2010年的49%下降至2012年的46.96%,具体情况见下页表1.河北省2012年各行业从业人员较2011年除第一产业呈现负增长外,其他行业均呈现正增长,其中以建筑业和工业涨幅最大.涨幅较大的产业大多存在于城镇中.可见,受城镇化影响,一批劳动者已经开始向城镇转移,但转移数量大大低于待转移数量.2011年全省乡村劳动力资源3 281.5万人,2012年增长至3 310.3万人,增长28.8万人;乡村从业人员由3 003.8万人增长至3 023.4万人,增长19.6万人,大量劳动力未就业,再加上从事第一产业人数不断减少,许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未就业和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数量庞大,他们亟需进行转移就业,而城镇就成为吸纳他们就业的好去向.

城镇化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系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城镇化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农村未来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