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梯级论文范文资料 与页岩气梯级技术培训体系构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梯级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05

《页岩气梯级技术培训体系构建》: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梯级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本文依据中海油页岩气产业发展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重点介绍了由制定培训体系管理流程、划分梯级培训人员类型、确定梯级分类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以及培训结果循环评估四个方面构建的中海油页岩气技术培训体系.

关键词:中海油 页岩气 技术培训体系 梯级分类 培养人才

一、中海油页岩气产业发展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

页岩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只有通过水平井的压裂改造才能实现经济开采.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历程表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涉及到页岩油气“甜点”识别、页岩油气渗流机理、水平井分段压裂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因此,实现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突破的首要任务是创新技术体系和建立人才梯队.以“掌握技术、培养人才”为目的的页岩气技术培训体系应运而生.

二、页岩气技术培训体系的构建

1. 技术培训体系构建

针对页岩气勘探开发面临的技术问题,课程培训主要以技术为主线,以掌握页岩气相关理论知识、基本掌握页岩气评价技术、锻炼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为目的,构建了面向需求、服务生产的页岩气技术培训体系,包括:①页岩气技术培训需求分析:向页岩气领域科研人员征集培训需求,并将意见汇总分类;②评估并制定可行性培训计划:对培训需求进行评估,并根据公司发展规划、人才培养、部门经费等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培训计划;③页岩气培训课程设置:与专业公司、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专家沟通,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④实施培训计划:按着计划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地实施培训;⑤建立页岩气专业知识库:将培训材料汇总并形成专业化知识库;⑥培训效果考核与评估:定期抽取相关科研人员进行培训内容考试测验,并对培训课程进行循环评估,以便及时调整、优化培训体系,确保培训效果的可靠性.

2.培训人员构成

总院页岩气研究团队拥有地质、物探、油藏、钻完井、工程、经济多个专业人才40余人,为了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按照从业时间、专业技术水平、在团队中起的作用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将其划分为专业型、骨干型、专家型和复合领导型4类人才:①专业型人才:从业时间小于3年,教育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页岩气专业知识理论与专业技能,具有操作相应专业软件的能力,并能够较好地完成指定任务;②骨干型人才:从业时间在3年以上,具有较丰富的基础科研工作经验,能够独立探索页岩气领域规律性认识,对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科研工作中起到支撑作用;③专家型人才:从业时间在6年以上,具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理论基础,能够把握页岩气领域的发展方向,在科研工作中起到引领行业发展、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核心作用;④复合领导型人才:对页岩气专业各研究领域均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非常娴熟的科研能力,同时,具备较好的管理与宏观掌控能力.

以此为前提,运用胜任力培训需求方法建立胜任能力梯级培训体系,按照学习应用阶段、实践发展阶段、引领创新阶段、领导管理阶段的阶段演化,通过外部培训与自身塑造逐步将各级人才向上一级培养,不断优化和完善团队建设(图1).

3.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

(1)专业技术培训

对页岩气领域多专业知识的获取与关键技术的学习通过邀请国内外高校教授授课、与专业公司技术交流、调研重点实验室及生产现场,以及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进行培训.2012年至2013年,页岩气研究团队参加页岩气领域内的专业培训35项,包括勘探地质类、油藏评价类、钻完井技术类、工程经济类、综合评价类、政策法规类、软件培训类以及实地考察类共8类;页岩气领域内的技术交流32项,包括规划讨论类、技术交流类、学术研讨类以及调研参观类共4类.

科研人员培训课程遵循原则:①专业型人才必须参加本专业的培训,争取基本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操作流程;②骨干型人才必须参加本专业的培训,争取掌握1-2项关键技术或方法,有针对性地参加本专业上游和下游的培训课程,能够融会贯通、多专业结合地去思考与解决问题;③专家型人才应参加全部培训课程,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优化并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与技术方法,有目的地引导授课内容及其他培训人员的参与度;④复合领导型人才需参加政策法规类的培训课程,有选择性地参加各专业培训课程,能够掌握国内外页岩气领域发展动态,结合公司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与项目人员构成.

(2)英语技能培训

英语技能培训包括:①建立国际化人才储备库:通过英语沙龙、演讲比赛、技术交流等方式进行评比考核,优选出相对优秀人员作为国际化人才重点培养对象;②深度培训:为国际化人才重点培养对象提供深度培训机会,进行4-6个月的强化训练,并提供海外学习考察机会;③共同发展:通过梯级序列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按照“以老带新、新老搭配、共同发展”的原则,让先优的员工带动后优的员工,组成“一带多”的培养小组,最终实现培养孵化人才、人才推动培养的良性循环.

(3)综合素质培训

页岩气研究团队根据项目需要以及人员配置构成,提出了综合素质培训内容:①职业素养培训;②员工执行力培训;③沟通交流技能培训;④组织管理技能培训.具体执行过程中,根据梯级培训制度,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队伍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并拟定相应职务(图2).

(4)培训结果评估

培训的目的在于让科研人员获得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培训体系采用培训评估模型中的柯式培训效果评估模型,从学员反应、学习成果、工作行为和经营业绩四个方面来评价培训效果(图3).

第一级评估学员反应,即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第二级评估学习成果,即评估通过培训后,学员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等是否得到提高;第评估工作行为,即衡量学员培训前后整体的工作表现;第四级评估经营业绩,是指通过课题完成情况、主要成果级别、顾客满意度、创造价值等指标来评估项目组的工作业绩或公司效益的变化,同时,结合公司规划及时调整并优化技术培训体系,并根据科研人员对页岩气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培训结果评估方式与考核内容.

三、培训实施效果

1.学习、消化、吸收、创新提出多项页岩气研究技术

通过专业培训、技术交流以及自主创新,总院页岩气研究团队总结了北美页岩气发展的八大启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油气有力推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低成本规模开发战略、创新性地质理论、先进的勘探开发技术、优质的页岩气物质基础以及优化的井控面积等;总结提出了页岩气藏具有生气唯一性、储气多样性、富气变化性和供气改造性的“四性”特征;创新提出了页岩油气综合评价流程及方法、水平井井组(PAD)地质油藏设计技术、页岩油气有利区评价的“五度”快速评价法以及页岩油气产量递减典型曲线预测方法.

2.有效推动专业梯队建设,不断优化培训体系

页岩气专业培训与技术交流不仅提高了科研人员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同时,通过与兄弟部门合作形成“矩阵式”的科研项目管理运作模式,使任务得以快速、高效完成,壮大了科研队伍.

2012年,总院页岩气研究团队处在不断摸索、壮大队伍阶段,是页岩气研究团队不断吸收消化、初步总结的阶段.2013年,页岩气研究团队处在不断成熟、稳步发展阶段,是页岩气研究团队将理论用于实践,成熟技术、锻炼队伍的阶段.根据中海油页岩气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与2012年相比,在页岩气专业培训和技术交流方面做了有针对性的调整,有助于不断完善培训体系,使页岩气技术培训体系的效用发挥到最佳.

四、结语

本文提出的培训体系主要立足于中海油页岩气产业发展特色,其中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在其他专业领域或企业应用时应因地制宜,结合其自身特点做出相应调整后再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强,付秘.基于监理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培训体系构建——以JK公司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4(12):115-116

[2]黄琳.连锁企业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11(24):173-174

[3]孙显嶽.柯氏培训评估模型实务应用——以F电子制造服务公司储备干部培训评估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3(11):120-122

梯级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页岩气梯级技术培训体系构建为关于梯级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梯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