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信用体系建设论文范文资料 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路径探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01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路径探析》:这篇信用体系建设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着起步难、协调难、持续难和推广难等问题,湖北钟祥、竹山两地巧妙借助当地现有的、具有高覆盖特征的工作载体,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形成了实用、安全、便利、投入少、见效快、覆盖广、可持续、可复制的工作模式,有效*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难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信用体系 农村 信息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金融支持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近年来,人民银行牵头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湖北钟祥、竹山两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可持续的工作模式,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协调难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有效协调地方涉农主管部门、工商、民政、公共事业单位以及涉农金融机构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各参与主体的认识和利益诉求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顶层制度设计方面也缺乏统一、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面,前期投入大、周期长,工作协调难度大.

(二)持续难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信用信息采集、更新涉及成千上万的农户,投入大、周期长,而信用环境的改善并非一日之功,如果没有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工作载体或组织形式,仅仅依靠人民银行、涉农金融机构和少数几个农业主管部门,难以持续推动.同时,涉农金融机构采集的信用信息、评定的结果相对封闭,在政府部门社会管理、惠农支农政策制定和落实等方面的应用严重不足,也影响了相关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三)推广难

一方面是因为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地方政府的认识、重视程度不一;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尚未在地市或省级层面找到一个具有共性的工作载体,进而形成一个低成本、高覆盖、可持续、易复制的工作机制.

二、湖北钟祥、竹山两地实践的经验及特点

(一)钟祥市“网格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农村网格化管理是运用网格化理念和信息化手段,将农村划分为网格管理单元,建立网格化管理系统,按照“一格一员”的标准配备网管员和网格员,对网格内“人、地、物、事”等信息实行常态化管理.钟祥市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农村网格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将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嵌入到农村网格化管理系统中,凭借网格员队伍进行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依托网格化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运用,探索出了一条成本低、见效快、覆盖广、可持续、可复制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好路子.

1.加强统筹协调,有效实现部门协作

以当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名义,协调市发改局、市综治办、市网管中心等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将农村信用体系网格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并将精准扶贫工作融合进来,联合制定工作方案,定期召开例会,加强跟踪、督办和考核,有效实现了部门协作.

2.嵌入网格化系统,采集和更新信息

开发“钟祥市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将其嵌入到农村网格化管理系统上运行,实行管理对接、人员对接和信息对接,实现同平台、同界面操作.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上,基础信息由各乡镇、村组网管员、网格员采集;银行信贷信息由金融机构网管员采集;非银行信息由提供信息的单位网管员采集.网格员、网管员了解村情民意,情况熟、信息准,可随时将本网格内经济主体的信息录入到系统,信息采集质量和更新效率大幅提高.

3.利用网格化平台,推进信用信息运用

涉农金融机构和有关职能部门专网接入农村网格化管理平台,依据当地人民银行授予的权限,共享、共用信用信息,为农村经济主体在贷款发放、贷款贴息、政府采购、评先表模等方面提供服务.该市扶贫办通过在网格化平台查询的信用信息为依据,为该市6家企业发放扶贫贷款贴息300多万元.

(二)竹山县“十星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是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量化成十个方面的内容,各用一颗星来表示,具体是:爱党爱国星、勤劳致富星、诚实守信星、团结友善星、孝老敬贤星、遵规守法星、生态建设星、计划生育星、环境卫生星和科教文体星.竹山县是全国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示范县.竹山将当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有机结合,借助地方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当地涉农金融服务体系顺利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1.地方政府主导推动,建立有效工作机制

结合该县山区农村实际,提出将“十星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的工作思路,得到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该县成立“十星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涵盖农林、*、文明办等23个部门,下发《竹山县“十星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考核问责办法,建立起有力的工作推动机制.

2.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建立信息采集和更新机制

整合利用“十星文明农户”评定系统、县农商行业务系统、涉农保险投保系统和*户籍管理系统四个方面的信息资源,搭建起“十星级”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实现平台与上述4个系统的自动对接和数据的批量导入,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更新的及时性.

3.多方联动强化激励,推进信用信息应用

竹山县政府对信用好、星级高的农户在农林政策、财政资金扶持、税费减免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县农商行借助“十星级”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建立“自动评价+人工授信”的模式,推出“星级农户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对信用良好、有发展项目的贫困农户,通过与政府部门和保险公司合作,发放10万元内的小额贷款,并实行免担保、免抵押和利率优惠.让守信农户真正得到实惠,优化了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

(三)两地实践的共同特点

钟祥、竹山两地的实践虽然路径有所不同,但是都较好地整合资源,*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难题,形成了实用、安全、便利、投入少、见效快、覆盖广、可持续、可复制的工作模式.具体来说:

1、两地都依托当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协调平台

解决了起步难和协调难的问题,能够更好地调动相关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整合现有的资源.同时也为工作开展的持续性提供了制度保障.

2、两地都巧妙地借助了地方在农村地区现有的、具有高覆盖特征的工作载体

钟祥借助了农村网格化管理平台,竹山借助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和当地涉农金融服务体系,因此无需人民银行和地方政府专门另起炉灶投入较多的人、财、物来推进相关工作,尤其是能够低成本、高效率、高覆盖地实现信用信息采集、更新和共享,夯实了工作可持续性的基础.

3、两地所借助的平台、载体具有普遍性

农村网格化管理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在湖北省已经覆盖了80%以上的行政村,省委、省政府对两项工作均高度重视,都有全覆盖的工作要求.

三、对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首先,积极完善协调机制的顶层设计.建议充分利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的协调机制,联合相关部委就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出台专门的实施意见,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部门职责分工,为各地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提供保障和指导.

其次,结合实际选择高覆盖、高效率的工作载体.省市层面,深入调研,结合地方实际,选择1-2个在农村地区具有高覆盖、高效率的工作载体,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指导方案,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之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低成本、高覆盖、可持续、易复制的工作模式.

最后,注重发挥好基层的主观能动性.地市、县(市)层面,在把握工作共性、普适性的基础上,突出地方特点,找准工作契合点,加大信用信息的共享、使用力度,营造多方共赢的工作格局,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涉农金融机构、农村经济主体的积极性,确保工作全面、可持续开展.

信用体系建设论文参考资料:

新农村建设论文

城乡建设杂志

建设法规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图书馆建设杂志

结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路径探析为关于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