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负面影响论文范文资料 与基于信息能力视角大学生手机负面影响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负面影响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09

《基于信息能力视角大学生手机负面影响》: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负面影响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内容摘 要: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被重新定义,并进而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与此同时手机使用的负面影响日渐凸显,作为手机使用非常高度的一个群体,大学生手机使用如何影响其学习、心理、社交等值得探讨.文章通过对19例访谈数据进行扎根分析,发现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四个负面影响维度包括思想混乱、思维僵化、自我封闭、决策失误,并进一步梳理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提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信息能力、加大网络管理力度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手机使用 信息能力 负面影响

通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进入4G时代的手机,集通讯、上网、拍照、玩游戏、购物、学习、工作等于一体,变成一个智能移动平台,随着手机从功能时代进入智能时代,它得到了全世界用户的万般“宠爱”.现如今的手机与20世纪70年代手机刚诞生时的定义已相去甚远.那时的手机叫移动电话,是与固定电话相对而言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讯.而今天通讯只是手机的一个基本功能.哪怕就通讯本身而言,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讯也由当初的语音、短信到现在的图片、视频全方位递进升级.特别随着*、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普遍应用,如今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更立体和随时随地.从某种程度上说手机已经被重新定义了,并进而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人们常说现在是移动互联时代,而移动互联的工具最主要就是手机,没有手机,移动互联无从谈起.作为手机使用非常高度的一个群体,青春萌动,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是手机使用的重要用户之一.青年人有知识,好奇心、求知欲旺盛,他们积极拥抱移动互联时代并深深为这个时代所影响和雕刻.但任何事情都利弊参半,当前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甚至负面影响.如何解释这些负面影响的产生机制,以及如何应对,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文献述评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为90.1%.2015年3月零点调查的报告显示,大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远超其他群体.通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正逐步改变社会生活,并重构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观以及学习、工作、娱乐等方式因為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而发生着深刻变化.可以说智能手机已经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于婷婷,2016).大学生作为使用智能手机的重要群体,由于手机使用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变化问题逐渐引起学界关注.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客观而言,当前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因此相当多的学者选择“摸底”,也就是从调查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入手展开研究.一是在手机使用时间方面,杨雪睿(2014)调查发现有25.6%大学生每天通过手机上网的时间在5小时以上,而这一数据在2011年仅为5.4%.零点调查2015年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平均每天使用3.4小时.二是在手机使用地点方面,越希(2014)调查表明教室、宿舍、上学放学路上等是大学生经常使用手机网络的地点.三是在手机使用阅读方面,孙裕金(2016)调查表明大学生以手机阅读作为主要阅读方式的占75%,这说明手机阅读已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调查还表明,我国成年国民2014年人均手机阅读时长为33.82分钟,大学生手机阅读平均时长约为1.65小时,远高于全国平均时间,这说明手机阅读在大学生中更为频繁.从男女生阅读内容偏好对比来看,男生比女生更喜欢阅读资讯类、动漫类内容,女生比男生更喜欢阅读娱乐类和小说类作品(孙裕金,2016).刘娜(2016)认为大学生每天的手机阅读使用时间不容忽视,2-5小时区间的人数比例非常大.值得注意的是,将近50%的同学对于自己每次的手机阅读时间并没有明确的时间概念认知和时间掌握,说明大学生手机阅读时间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低,没有明确的时间和内容规划.四是在手机使用的通讯类应用和社交展示类应用方面.越希(2014)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手机*的使用达到79.4%.微信使用人数占到46.2%.在社交展示类应用中,前三位的分别是手机*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分别占71.3%、49.6%、46.2%.这表明手机网络的线上人际沟通模式已被多数大学生接纳和认可.

第二个维度是探讨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症及相关问题.国外研究发现,与现实生活存在疏离感的个体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短信去寻求情感、友谊、社会支持.Jenaro 研究发现手机使用过度的个体会出现焦虑、强迫、抑郁等不良症状,体验到更多的无助感与无意义感.国内学者刘红(2012)研究发现理科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倾向超过文科生.王欢(2014)发现手机依赖的个体在人格上可能会表现出情绪敏感、易紧张、内向、多疑和自律性差等特点.王平(2015)发现女生手机成瘾倾向明显高于男生,智能手机持有者的成瘾倾向显著高于非智能手机持有者.张树伟(2016)发现高校学生手机依赖在年级、是否恋爱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高校学生在手机依赖量表与宿舍人际关系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将手机依赖作为因变量,宿舍人际关系及人口学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发现宿舍人际关系和年级、恋爱情况以及家庭情况进入回归方程.孙江伟(2014)发现手机依赖综合征(MPDS)在大学生群体中现患率较高,并且是大学生孤独感的危险因素.

第三个维度是研究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影响问题.研究发现手机使用对大学生学习、交友、娱乐、购物等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大学生手机使用在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视野也更为开阔、价值取向更为积极、学习愿望及动力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也因为手机使用导致价值观念动摇、道德行为失范、身心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钟莉,2014).由于文章主要研究的是手机使用的负面影响,所以只归纳负面影响的研究发现:一是手机依赖症问题.部分大学生在手机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行为失控,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受损的状况(刘红,2012).二是时间浪费问题.大学生手机阅读没有明确的时间和内容规划,表现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浪费大量时间(刘娜,2016).三是思考惰性问题.部分大学生遇到生活学习上的难题后急于在手机上搜索答案,而不愿意思考.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危害了大学生分析的能力,导致思考的惰性(钟莉,2014).四是容易受不良思想影响.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政治观念、价值态度、文化思想泥沙俱下,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张俊,2013;王全礼,2014).五是容易受骗上当.越希(2014)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收到过诈骗类信息、虚假广告短信的比例分别为58.2%和60.1%,只有14.3% 的学生表示“没有收到过其中任何一类不良信息”.张俊(2013)认为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的轻信,拐骗大学生钱物等,当前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

负面影响论文参考资料:

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期刊的影响因子

化学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中华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期刊影响因子多少算高

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排名

结论:基于信息能力视角大学生手机负面影响为关于负面影响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负面影响的意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