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格尔木论文范文资料 与26名将军来自格尔木(连载)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格尔木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30

《26名将军来自格尔木(连载)》:本论文为您写格尔木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一个有过作家梦的政治委员

现任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政委贾新华将军,在他35年的青藏人生经历中,值得自豪的事肯定不少.但是有两部反映青藏兵站部生活的文学作品中,并先后获得鲁迅文学奖,他作为这两部作品诞生过程中的参与者和见证人,这恐怕也是他老贾很值得铭记的事了.这两部作品就是,南京军区作家徐志耕的长篇报告文学《莽昆仑》,还有本人的散文集《藏地兵书》.贾新华是兵站部的业余作者,徐志耕在高原深入生活的近一个月时间里,他一直陪同,担负后勤保障和向作家学习的双重任务.《藏地兵书》中的好些作品我在动笔前,都和贾新华有过较多的交流.我们相识30多年了,于文于人都无话不谈.记得我获得鲁迅奖后,正在线上执勤的他从唐古拉山发短信,代表兵站部万名官兵祝贺.我回复:这些天祝贺的人不少,我最看重的是来自高原战友的短信.

贾新华常对人说:“我曾经有过当作家的梦,由于才华不济只好作罢!”这当然是他的谦虚了.从文学步入仕途,这样的官一般做得都不错,因为有文学给他垫底.不信,我讲些事情大家听.

那些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战友的英灵,引诱着我数十次跑青藏线.贾新华曾三次陪我上线,其中两次是在他担任了兵站部政委以后.不是我要求他陪同,而是他坚持要与我一路同行.我诚恳对他说,需要你忙的地方太多,免了吧,派个人给我引路当向导就行了.他说,难道我还不够当向导的资格吗?再说,我一边跟你上线,一边还可以做我要做的事情.别忘了,一个曾经想当作家的人他不会放过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再推辞就真的见外了.

贾新华和我坐在越野车的后排座上,天南海北无话不谈.车速时快时慢,车窗玻璃上变幻着高原的雪山戈壁,浅水枯草.车越走越远,离出发的地方越来越远,我们话也越说越多.每在我俩停下交流的空档,就可以清晰地听到风儿吹过引擎盖时急促而有节奏的声音.我很爱听这种声音,那是带着冰雨消融冬雪的风,带着种子拥抱泥土的风,也是带着牧羊女凄婉而忧伤歌声的风.此刻,世界上仿佛只有这风吹过引擎盖的声音了,我觉得这是我这次上线听到最悦耳的声音.我确实爱这风,也感谢这风,在高原上听到这风声,让我成熟了许多.

我和贾新华继续交谈着.他给我讲了许多高原军营故事,使我那次的采访变得格外丰盈和愉快.

车子走得不快,也许驾驶员懂得我们的心情,有意放慢了速度,好让我们谈得更尽心些.我很乐于给贾新华讲我打算写的高原生活的一些构想或半成品的作品.说心里话.我是向他讨教,这样的交谈我每次都有意外的收获.

“汽车轮子把日子碾成了撬不开的冰川,楚玛尔河变得削瘦,唐古拉山开始发胖.汽车兵把所有的祝愿装进大厢,执行一年一度的最后一趟进藏运输任务.”这是我一篇散文的开头,我念给他听.够雅了吧?没关系,跟爱好文学的领导谈创作,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开始,他懂.我告诉他,下文还没有写出来.但基本框架已经在脑子里刍成.正是在这执行最后一趟运输任务中,我曾经采访过的一个汽车兵倒在了雪山上.在可恶的高山反应折磨得已经无力扭动方向盘时,他还在纸上写下了“母亲”两个字.这不是遗嘱,是深藏着太阳的一部大书,是足够想象的秋天的果实.

贾新华听了一直不语,我能感觉得出,他沉思得很深,很艰难.许久他才抬起头望着我,仍然不语.我等待着他对我即将写的作品的评论,或者叫建议吧.他一定会的,我已经有过好几次这样的收获了.

“你能不能不要写这个兵死去,让他活着.活着多好呀!干吗非让他死!”他说,声音很低,感伤很重.“不要把他写得死去!我们还有好多事情等着他去做呢!你让他活着吧!”他这样重复着,近乎哀求了.好像我掌握着他的兵们的生杀欲夺大权.

我马上有一种做错了事的感觉.好像回家时不留心错按了邻居的门铃.想收已经来不及了.我只能对他说,那个兵真的死了,我是如实地写.

他说,我看过你许多写青藏线的作品,都写了死亡.作家写青藏线,死亡是绕不过去的坎.你也多次说过,你写死亡是为了求生.这,我都同意,确确实实我们青藏线官兵从你的作品中得到的激励和力量是很大的.但是,我还是建议你在这篇作品里不要写死亡,让这个兵活着.活着真的很好!

我当然可以做到他说的那样了,让这个兵活着.但是,我蹊跷的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固执地坚持呢?

他说出了隐痛的心语:“今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把21岁年轻生命献在青藏线上的战友,他是和我坐一个车皮上高原的,他叫宋兆元.他的生命是被一次车祸带走的,同时带走的还有我的爱和悲伤!”

往事从头顶飘然而下,贾新华的眼睛眺望岁月的风口,寻找着照亮尘世的那条小路等

宋兆元是贾新华同乡战友中,第一个当上驾驶员在世界屋脊上驰骋的汽车兵,足见他的聪明才智过人.这孩子是一根苦苗,父母早亡,他偎依在奶奶贫寒的怀抱里,看着爷爷饥饿的眼神.在日复一日的苦苦挣扎中长到19岁.他强烈要求当兵,决心走出贫穷的家乡,闯出一条新的人生之路.如果春光不负热爱生活的人,如果高原晴空下那些梦幻似的冰河泥沼能变成清淡田园风光,宋兆元定会在风雪世界里走出属于自己的灿烂前程.可叹可悲的是在他穿上军装第二年那个飘着六月雪的夏天,他驾驶着收尾车从藏北的申格里贡山向安多行驶时,在山下的最后一个拐弯处汽车翻到了桥下的河里,当战友们用吊车把汽车从冰河里吊上来时,宋兆元以及同车的另外两个新兵都活活地闷死在了驾驶室里.原本眉清目秀的战士被大家打捞出来后变得惨不忍睹.对于事故的原因,至今是个谜.宋兆元的哥哥千里迢迢奔丧到高原,带回去的仅仅是弟弟节衣缩食留下的几十元钱和一个旧背包!宋兆元短暂的军龄就这样融化在藏北的冰河里!

宋兆元的死给贾新华留下了刺肝扎肺的痛痕.命运为什么要如此对一个脆弱的孤独施残发威?诞生与死亡的距离为什么如此邻近?他永生也无法忘记在掩埋兆元时那位从遥远家乡赶来为弟弟送葬的哥哥的凄惶无助.哥哥抱着弟弟留下的那个旧背包,瘫跪在地拍打着简陋的棺材嚎天哭地重复呼唤着死者的名字.贾新华的心如芒针猛刺,巨疼难奈.昨天还像他一样铁了心要在高原干出一番事业的战友.转眼之间怎么就永久地闭上双眼离开了人世!世界屋脊上的雪山和冰川无边无际,哪一棵雪莲在乎生或者死,被纪念或者遗忘?宋兆元们的谦卑和默默无闻,使世界變得阔大!贾新华徒然觉得自己应该为兆元做点什么,活着的战友有一百条理由一千条责任慰藉死去的战友的灵魂.他在遥远的天国和早就躺在那里的父母守在了一起,抚慰他也是抚慰父母那空落痛凄的心!贾新华*起受伤的心,暗下决心:兆元,你不会孤独,我在高原一天就陪伴你一天.此后,每年清明节他都会去给宋兆元和其他烈士扫墓,每次乘车路过藏北宋兆元出事的桥上,他都要让驾驶员停车鸣几声喇叭,寄托他对战友的哀思,唤醒战友那不甘心远行的灵魂.只有这样做了,他才似乎了却一桩难舍的心事.每次听着哽咽的车笛声,他就感到自己摘下了被寒雪重阳熏过的乡愁渐渐密密在心头.那是一份忧怨,也是一份珍重,更是一份动力.贾新华在一篇题为《不应记忆他们》的散文里这样坦陈自己的心迹:

格尔木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26名将军来自格尔木(连载)为关于对写作格尔木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格尔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