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谌洪果论文范文资料 与谌洪果书吧守道者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谌洪果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29

《谌洪果书吧守道者》: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谌洪果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书吧、咖啡屋、展览馆、小型影院等复合型的“知无知”,其实是一个文化交流空间.

“思想在这里停留,且与别人的思想发生碰撞.”这是谌洪果对“知无知”的期许与定义.

走进“知无知”,记者在角落的沙发上坐下.

一个年轻女孩送上一杯茶,然后,回到屋子*一张拼成的大桌子边.那儿围坐了一圈人,*个的样子,在讨论洛克的《政府论》.他们逐段讨论着,音量不大,偶尔能听见飘过来的几句,像极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研读和讨论.

在约定的时间,着暗红色夹克的谌洪果背着一个大大的黑色双肩包,步履匆匆地进了门.一月内多次来“知无知”,每次见到的谌洪果,都穿着同样一件衣服,是工作服吗?

谌洪果从操作间给自己端了一杯茶.采访开始.

心有未甘做书吧

2015年8月8日,“知无知”正式迎客.辞职一年半的谌洪果,以吧主的身份正式亮相.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心有未甘,才开始做了这个书吧.”谌洪果环顾着100多平方米的书吧对记者说.

2013年12月23日,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谌洪果向校方提出辞职,并在微博上发布了五千余字的《辞职公开声明》.“怕被体制化”是辞职理由之一,也最为人热议.辞职信公布当天下午六点,就有6000多条评论,转发量高达16000次.

“大学精神应当是多元的,包容不同的声音、思想.”这是谌洪果心目中的理想大学,但现实却只能让他屡屡失望.

谌洪果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他认为他从来不是一个反体制的人,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辞职.谌洪果说,关于辞职这件事,各种说法都有,“负气之下的冲动”是最普遍的一种观点,但时间会证明“你是怎样的人”.

2014年,谌洪果基本上是在北京度过的.他在商业公司担任法律顾问的同时,也在一个叫“传知行”的机构做*研究员.2015年上半年,他在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

刚辞职时,谌洪果同时要面对家庭、经济两种压力,感觉很茫然,没有明确的方向.开专栏以写作维生,但他写作的内容偏严,不是畅销型的,不可能赚到什么钱;搞NGO,缺乏经验;进高校,没这个可能;做企业的法律顾问,他又喜欢静等

“不应当为生存而沉默下去,这样,对我自己也不负责任.”谌洪果反复思考之后,决*一番能和自己喜好、理想结合在一起的事业.

生于四川西昌的谌洪果,从1994年到西安读大学算起,除了在北京读博士那三年,几乎近二十年都是在西安学习、工作、生活着的,西安被他视作第二故乡,况且他的家人也在西安.于是,在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后,谌洪果回到了西安.

“我就是一介书生,更喜欢做与读书有关的事情.”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寻找到方向的谌洪果,萌发了做文化空间的想法.

做活态的文化地标

“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这是苏格拉底的名言.深受苏格拉底求知精神影响的谌洪果,决定将文化空间命名为“知无知”.

谌洪果选定在小寨这个高校聚集区,以书吧加咖啡馆来承载“知无知”,更期许“知无知”能够成为西安的一个文化地标.

“知无知”创造出卡通版的苏格拉底形象—微胖、留着白色大胡子,眯着眼,右手食指指天,寓意要探寻真理—成为自己的标志.书吧空间里的抱枕、靠垫以及徽章、水杯之类的周边产品,全印着苏格拉底,包括“知无知”的微信公众号头像.苏格拉底无处不在.

在装修“知无知”时,谌洪果在主色调上选择了黑、白、灰,简朴、简单而不简陋.谌洪果的要求是“书香门第式”的,“到这儿人心就变得沉静了下来,不同于市面上主打温馨、浪漫情调的咖啡馆”.

2015年11月14日晚上,薛九英、伍和惠夫妇做客艺术沙龙,讲解民歌及其传承困境.记者旁边坐的小王说,这周自己已经是第三次来“知无知”了.

“回到出租房,就是刷手机,也很无聊.”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的小王,和几个年轻人合租一套房子.她说,在这里,她能遇到很多“有趣的人,很快就打成一片,很充实”.

喜爱《红楼梦》的小王,和红迷们组成了一个读书会,每周六下午,大家在一起分享各自阅读的感受.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之后,还能找到一个纯粹以读书为乐的群体,在小王看来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2015年9月中旬,“知无知”邀请媒体人郭玉洁来讲性别.一位从广州回西安的公益人回忆说,讨论环节是“全面开战”,争辩得相当激烈.在她的印象中,西安总是沉闷的,不会有很多人关注公共话题,“知无知”给了她一份惊喜.

“来这儿的人,各行各业都有,甚至有民工来.”谌洪果指着旁边读书会的人说;“他们都是已经工作了的年轻人.”

起初,谌洪果以为西安大学多,来的大学生相应会多一些,但做了几个月后发现,来这里的大多还是参加了工作的.“觉得以前读书少了,想看书了,但时间有限,也没有精力,甚至没有方法,在这儿可以找到同道人,一起读书,可以听讲座,参加各种活动,慢慢形成了一个文化社群.”谌洪果说.

谌洪果将“知无知”定义为“对正规教育之后人群提供一个终身教育的、自我教育的机会,是一个民间的、古典的、面对面的教育方式”.

谌洪果一直主张大学要走出课堂和围墙.“知无知”请了很多专家学者来办讲座.大门外墙上,展示着多位在这里做过讲座的大家的照片.谌洪果也鼓励西安的名家、博士来.他说,“在课堂上讲,是一种职业性的工作,在这儿是义务性的,是传播文化的种子.”

“西安有一个‘知无知’,面貌是不一样的.”谌洪果认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拥有诸如城墙、大雁塔、兵马俑等文化,均是古代留存下来的.他的梦想是,将“知无知”做成一个能够代表西安的活态的文化地标.

为“知无知”谋划未来

“知无知”利用墙壁,做了五个从地板直抵天花板的大书架,上面排列着三千册书籍.这些书是以“众筹”的方式—爱书人共同出资购买的.随手翻开一本,在扉页上都可以看到这本书众筹人的名字.

谌洪果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谌洪果书吧守道者为关于谌洪果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谌洪果辞职声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