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吴华强论文范文资料 与吴华强他大脑里,有枚名叫行动芯片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吴华强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20

《吴华强他大脑里,有枚名叫行动芯片》:该文是关于吴华强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晨光里的清华园,常能看到吴华强绕着操场跑圈,他说这是“唤醒大脑”“按下启动键”.午餐时间,他总爱和同事边吃边聊,并管这叫“清除缓存”“补充电量”.在这位清华大学微电子所副教授口中,人体似乎就是台“行走”的计算机,而大脑是最重要的部件—CPU.

若说计算这事,想必多数人会觉得,电脑比人脑更在行.但吴华强不这么看,反而觉得“慢吞吞”的人脑更有潜能.在这位工科教授眼中,“大脑的结构比电脑更高效”.

于是,他决心要“做类似人脑的计算系统”.这一创意,到了2017年5月终于“开花结果”—吴华强团队的科研论文《基于新型纳米器件的类脑计算系统》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拼搭“Q版大脑”

2014年,“做类脑计算系统”的想法长进了吴华强心里.最初,埋下这颗种子竟是因为一部科幻片.

那年,36岁的吴华强坐在飞往美国的航班上,他在飞机上看了一部名为《超体》的电影.片中,女主角因注射药物而使大脑被开发至100%,进而变身超人.

“还能这样?”吴华强边看边念叨.影片的情节停在他眼前,挥之不去.他没把这当成是科幻,而是真的在思考:大脑是个怎样的存在?

可想归想,彼时吴华强没觉得这事会和自己有关.“大脑属于生物学范畴,怎么能轮上搞微电子的来研究?”

没过多久,吴华强参加了一个报告会,会上有人做了关于神经网络的学术汇报,PPT上展示出电路“描绘”的大脑构造.他对那幅图着了迷,“哎,这事能和我有关.”

但当时在国内,研究这一方向的人很少.“靠不靠谱”“能否做成”是多数人投给吴华强的问号,很多同事都劝他换个方向.

“说实话,我心里也没底.所里面博士生资源很紧张,分配给他们的每个课题都很谨慎.万一没做成,岂不是耽误学生毕业?”即便没有绝对的把握,吴华强也不愿把时间花在患得患失上.“就去做吧,总要做了才知道行不行.”

那之后,吴华强带着学生开始在实验室“拼大脑”.他们用1000个忆阻器(阻变存储器)模拟脑神经突触,搭建了一个“微缩大脑”.“人脑约有百万个突触,我们只做了1000个.”

即便是“微缩版”,难题也一样都不少,最棘手的就是一致性.在传统的冯·诺依曼结构中,存储和计算是由不同的单元完成,分步进行.而在吴华强的“大脑”里,存储和计算融为一体,它们需要“一起跑”,必须控制好“速度”.

经过反复调试,“Q版”类脑计算系统在2016年初完成了人脸识别测试,即证明该结构可行.

先做好眼前的事

从大脑联想到电路,这样的“跳跃”,对于这位乐于试错的学者来说,已不是首次.只要是感兴趣的,尤其是没做过的,哪怕错了他也愿一试.

而换专业,算是他又一次尝试.吴华强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材料学系,毕业后他选择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美期间,吴华强决定转学微电子专业.“当时得知一位微电子方向的教授在做半导体材料方面的课题,他需要一位有材料学背景的学生.我一看挺感兴趣,于是就去了.”

从零开始,又在博士阶段,不觉得之前的积累浪费了吗?“一开始可能会落后一些,因为毕竟有人一直在这个领域,但是我有别人从来没有的材料学基础.这个理解,别人拿不到.”吴华强说.

无论遇到什么事,他总愿往好的方向上想.似乎在吴华强这儿,就没什么难事.圆圆的脸好像能散发光芒,学生都说他是“正能量担当”“自带能量包”.他不知道什么是“能量包”,只是信奉行动的力量.“先做好眼前的事,总会有人愿意帮助你,总会有惊喜出现.”他说.

2009年,回国后的吴华强走上了母校的讲台.对于初来乍到的“青椒”来说,忙着发论文、做实验是惯常的节奏.可吴华强却带上套袖、拎起了涂料,“混迹”于施工队.他戏称,那时的自己,看起来像个“工头”.

他在干吗?原来,吴华强任职没多久,就被派恢复所里“微纳加工平台”的运行.一听是这事,吴华强立马答应了.他说留学时常看到很多共享科研平台,面向全校所有人员和校外的科研团队及企业开放.但当时国内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很低,资源更多集中于经费充足的团队.

“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平台,share with everyone(和所有人一起共享).”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专心搞起装修,小到涂料,大到实验设备,都一手操办.加工平台一建就是4年,这中间吴华强没发一篇论文.回想起那段“空窗期”,吴华强只淡淡地说了句:“那时没想太多,就想赶紧把事情做好.”

采访当日,他带着记者参观平台实验间.“喏,大家都能用这里的设备,多好!”吴华强指着一群来自校外的实验团队,咧嘴一笑.

行动本身就是馈赠

自成果发布后,N多“求合作”的邮件扑向吴华强,其中不乏巨头企业.闪亮的橄榄枝飘过,他却出奇地淡定.“不是我不动心,而是在等待全部ready的时刻.”

“全部ready”—这是吴华强的成果转化论,即不仅要技术ready(成熟),还要ready产品、团队、市场、资本等一系列要素.这套“吴式观點”源自他早年的创业经历.

早在读本科时,吴华强就琢磨起了“产业化”.不到20岁的理工男,懵懵懂懂地觉得“研发产品得懂点管理”.于是大二起,他开始辅修管理学.到了美国,他依旧得空就去“蹭”各类经管课.

为了“真刀*感受企业运作”,博士毕业后,他应聘到硅谷顶尖的半导体公司(Spansion)工作.而后的3年,他逐步做到了主任工程师的位置,负责公司最重要的项目(45纳米NOR存储器芯片的工艺集成).但再多的认可,在吴华强看来依旧“比不上亲自转化一项技术”.

把成果转化为产品,这是吴华强的夙愿.这位“行动派”不愿把成果只“摆”在论文上,他说“产业化才是技术的归宿”.

于是,2008年他辞职登上回国的飞机,那一年吴华强30岁.“都说三十而立,是时候做点事情了.”他了解到一种能大幅降噪的手机麦克风,便想把这项技术推向市场.“当时国内市场上没有同类产品,感觉很有前景.”

可吴华强没想到,等到深圳做调研时,他才发现通常麦克风的成本只要0.5元,而自己的产品是0.5美元.“有的手机利润都不足10元,怎么可能用这么贵的配件?”对市场预估的不足,让销售走入困境.

虽然“出师不利”,但这次创业让吴华强体会到产业化的不易,为下一次“破土而出”积蓄能量.

康奈尔读博、硅谷工作、回国创业、清华任教等近20年的时间,他像踩在“风火轮”上,冲到每个待办事项前“打钩”,而这样的节奏还将延续.

回看过往,他的经历有些“另类”,相比“按部就班”读博、进站、做科研的学者,他似乎有点“低效”.但他不这么想,正如吴华强所说:“无论结果如何,过程中,行动本身就是一种馈赠.”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吴华强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吴华强他大脑里,有枚名叫行动芯片为关于吴华强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福建吴华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