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张存浩论文范文资料 与张存浩追寻那束光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张存浩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27

《张存浩追寻那束光》: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张存浩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张存浩先生在物理、化学界受尊敬的程度,在整个会议期间都可以感觉得出来.有的人虽然很重要,也身居高位,但不见得能够得到同样的尊敬.”这是一位年轻学者在多年前参加完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庆祝张存浩院士80华诞活动的后记.

这位让后辈科研人员心生尊敬的老者如今已87岁,2014年1月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他从国家主席*手中接过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盈盈的笑意溢满了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深深沟壑.他开创了我国化学激光研究,使其从无到有,在国民经济、军事等领域发挥作用,并与其他学者一起开创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

他是一位一生追光的科学家.他追逐的是那束激光,也是科学的真理之光,更是用科学技术改变国家命运的梦想之光.

战火中深埋追寻之光

姑父、姑母献身祖国教育和科学事业的举动,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都深深地影响着少年张存浩.

张存浩一直记得福建长汀的那一束灯光.那是中学时代,他与姑父、姑母夜晚读书时共用的一个灯泡发出的微弱光亮.

张存浩的家世让很多人觉得传奇.他的祖父是清朝最后一个两广总督,外祖父是清末民国时一位大军阀,伯父、父亲都曾留洋海外,伯父在哈佛大学学市政,是著名的市政建设专家,姑姑张锦23岁在美国获化学博士学位,是我国较早的有机化学女博士,姑父傅鹰是我国著名化学家、首届学部委员,叔叔张镈是著名建筑师、人民大会堂的设计者.

1928年张存浩出生在天津,与父母一起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但平静的生活在1937年被日军的枪声打破.张存浩回忆:“母亲读书不多,但很有民族大义,她不愿让自己的长子在沦陷区接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教育,便与姑父、姑母商量能不能把我带到重庆后方去生活.”

早年从美国学成回国的傅鹰、张锦夫妇在抗战期间辗转任教于重庆大学、福建大学.从1937年8月起,9岁的张存浩便随姑父、姑母开始了数年的抗战流亡生活.傅鹰、张锦将张存浩带到自己身边,极尽教育启蒙之责.从他们身上张存浩较早接触到了科研生活.姑父、姑母献身祖国教育和科学事业的举动,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都深深地影响着少年张存浩.

一天晚上,三人同在灯下看书,张存浩正看英文,姑父问他:“你为什么不多花点时间在中国文字上?”随后,傅鹰便情不自禁地讲开了,说中国文学和文字有很深厚的基础,我们不能只注意外国的,一定要把中文放在前面,放在第一位.听完姑父的话,想着正被侵略者践踏的祖国和大批与姑父、姑母一样用生命坚守着中国文化根基的学者,热血的张存浩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1943年,15岁的张存浩考入厦门大学,次年转入重庆*大学,1947年毕业.1948年赴美,1950年,22岁的张存浩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此时,太平洋的另一边,朝鲜战争开战,张存浩发现自己一夜之间成了同学们口中的“feo(敌人)”,美国报纸的头条也将中国描述成敌人,他觉得没有必要再在美国待下去了.张存浩做了第一件人生中叛逆的大事:违背姑父、姑母让他在美读完博士的意愿,自作主张提前回国.1950年8月送走回国的姑父姑母,他便买好了下一班回国的船票,10月启程回到刚刚建立一年的新中国.

树立为国家需要研究的信念之光

几十年的时间张存浩的科研经历了三次“转行”,在心中总有一束光在牵引着他,那束光就是国家需求.

“我一回国就是抗美援朝,我的很多同辈都有相同经历,应该说对我们有时代的要求,拿国防研究来说,不是你愿不愿意做,而是你必须做.”张存浩这样回忆自己的科研生涯,几十年的时间他的科研经历了三次“转行”,在心中总有一束光在牵引着他,那束光就是国家需求.每次“转行”他都竭尽全力,做到尽善尽美.

1951年的一天,东北科研所大连分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所长张大煜在留学生接待处看到了张存浩的材料,邀请他到大连看看.当天晚上张存浩与张大煜一起乘火车前往大连.实验设备一流、已有从国外回来的研究人员先于他在此工作,张存浩发现这是个“显身手的地方”.23岁的张存浩从这里开始了自己60年的科研生涯.

他接到的第一项任务是我国催化剂研究奠基人、所长张大煜交给他的水煤气合成燃料研究,就是要从水煤气中获得燃油.当时张存浩的研究与世界同步,毫不逊色于西方大石油公司,“当时美国人遇到严重困难,催化剂破碎严重.我们找到了一种基本不破碎的催化剂.”张存浩说.从1951年到1958年,7年的*夜夜他们的研究经过“小试”、“中试”、与炼油厂合作,最终做到从每立方米煤气中得到产品200克,而当时美国只达到50克.

但就在此时,大庆油田被发现,天然油的成本更具优势,合成油的研究成果只能搁置.“当时没有什么不舍,后来想如果当时接着做,可能会做得更好.”但当时年轻的中国科研人员没有选择,他们只能放下“更好”的可能,转向国家更需要的地方.

上世纪50年代末,紧张的国际形势迫使中国必须独立自主并迅速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张存浩很快转入火箭推进剂研制这一全新领域.他和同事们在硼烷燃料、固体推进剂、固液推进剂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验.他和同事何国钟等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模型,20年后还被美国学者称道.

如今也已81岁的何国钟院士回忆起那段在大连郊区山沟里工作的往事,就想起自己给张存浩起的外号“张着急”.这位大自己5岁的领导“总是很着急,总想着国家交给的任务怎么能更快地完成,尽快让国家用上.在他手下工作,压力还是很大的”.何国钟笑着说起这位一辈子的同事和朋友.50多年前他与张存浩在山沟试验站同住一个房间,每晚热烈讨论,周末同乘解放牌卡车满面尘土地回家等这些记忆构成了老科学家们最珍贵的青春岁月.

坚守中迎来希望之光

张存浩和他的团队再次进入山沟的试验站从零开始,他们研究的是超音速氟化氢、氟化氘激光.这是与国际同步、多学科的集成研究.

张存浩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张存浩追寻那束光为关于张存浩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张存浩儿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