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高考试题论文范文资料 与凸现生活气息高考试题探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高考试题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15

《凸现生活气息高考试题探究》:此文是一篇高考试题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综合分析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和各省市文综卷地理试题,我们发现有一些共同特点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凸现生活气息和实用性,重视探究和体验,体现地理学习的实践价值.本文以涉及生产生活素材的高考试题为例进行一些探究.

一、以生产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为素材.凸现“经典问题、新颖视角”的命题特色,考查对地理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地理计算能力

例1(2011年高考簧徽文综卷)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地可能是

A刚果盆地

B撒哈拉沙漠南缘

C巴西高原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利于减少屋内能原消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之一,前些年的高考题偏重对抽象理论和数学演算的考查,而该组题则一改往年的试题风格,以住宅建筑日照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运用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的能力,同时涉及区域定位和地理计算问题.(1)根据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可知,该地冬夏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46°52′,太阳光全是从南方照进房子,可以推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结合选项,只有北美洲五大湖地区符合要求.(2)根据上一个题目可以知道,图中正午太阳高度大的光线是该地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光线,正午太阳高度小的光线是该地冬至日时的正午太阳光线.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和屋檐的搭配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冬至日到春分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缩小,春分日到夏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依旧增大,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因而该室内冬暖夏凉,有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答案](1)D(2)C

[启示]该组题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精髓联系生活,促使学生去观察生活(建筑物采光好、节能、环境好、舒适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二是为地球运动相关内容的考查引领了方向指向生活,而不是地球运动理论的再现和纯粹的几何演算.

二、以人们关注的生产生活中的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为基本内容,以时事热点为切入点,考查对地理主干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例2(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卷)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节选)

材料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原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朝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厂,乏重视.

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1)回答下图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2)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解析]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是长效热点,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当今世界倡导的低碳经济、绿色生活和解决能源问题密切相关.本题中时事热点和学科主干知识相融合,可综合考查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注意关联图类试题的解答.解答关联图类试题的一般方法是①浏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图示,弄清楚图的中心思想,把握图的核心,认真读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②根据图中信息联想其所对应的知识,把相关知识在头脑中梳理一下,回想某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判断.注意在此过程中要找出解题的突破口.③先把自己觉得正确的答案填出来,以增添更多的信息,剩余的空格越少就越好选.④解答完成后进行验证.把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梳理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判断的准确性.(2)本题考查大气环境的主干知识.分析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时要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下垫面阻力小等角度人手.

[答案](1)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②酸化,③呼吸.(2)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作用小.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启示]高考题不回避热点,所以学生准确把握热点就显得尤其重要.研究热点,是为了利于学生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把握热点时应注意热点和主干知识密切结合.一是把热点地区落实到图上.二是注意细化热点地区的特征,如位置、轮廓等,空间定位准确.三是注意思维的发散,分析重大热点事件和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联系.另外,要注意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三、以某一区域(或模拟区域)为背景,设置和生产生活相关的地理问题情景.考查读图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

例3(2011年高考正苏地理卷)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的是

(2)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A土地形状不规整

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

[解析]该组题以区域示意图的形式呈现地理信息,考查城市地价变化及其原因.城市不同位置的地价有高有低,这是常见的现象.该组题用图呈现M-N-线地价的等级变化,其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P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区,但地价低于周边地区,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综合判断的能力.第1小题,图中M--N-线地价的等级变化和沿线地区的地价等级有关,一类地价等级最高,六类地价等级最低.从M到N,依次对照图例可知C项符合.第2小题,由图中信息可知,P区域虽然位于城市中心区,交通便利,但由于受铁路影响(噪音),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答案](1)C(2)D[启示]该组题以虚拟区域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地理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虚拟区域的示意图没有经纬度,比例尺较大,反映的区域范围较小,其具有文字内容图形化、抽象内容具体化等特点.通过虚拟区域的示意图设置地理问题,来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命题方式,如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卷地理部分第4~5题,安徽文综卷第27~28题,山东文综卷第32题等都属于此类命题方式.解答虚拟区域示意图类试题的一般方法是首先是读图,包括图名、图例、比例尺、重要的地理数据等,获取该图所反映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其次是要在读图的基础上,结合试题要求,从全局角度深入理解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联想、推理,得出正确答案.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掌握学科主干知识,强化对基本原理、规律的应用能力依然是地理学习的主旋律.

四、创设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景,重视探究和体验,凸现地理学习的实践价值

例4(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一旧金山一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埋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1)和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和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室内分析

(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下表内容.

[解析]本题以地理野外综合考察为线索,通过考察线路将沿途自然地理要素贯穿起来.试题的创设依据实际的考察过程,分为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两个阶段,而且不同情景下的设问都具有一定的现场感和合理性.该题从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从地理要素特征的空间变化到时间变化,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查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对地理野外考察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撰写报告等地理学习方法的考查,评价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其中室内分析部分考查了不同区域人类生产活动的区别,综合性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应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来回答.

[启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中学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将地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关键环节,其在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中有较多体现,如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6题中“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这类考题为今后的学习活动指明了方向,即学生一定要重视探究和体验,创造条件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凸现地理学习的实践价值.

高考试题论文参考资料:

高考杂志

新高考杂志

试题和杂志

高考期刊

高考论文

结论:凸现生活气息高考试题探究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高考试题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高考试题库官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