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运行机制论文范文资料 与高职院校教师职评聘问题和治理运行机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运行机制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1-23

《高职院校教师职评聘问题和治理运行机制》:本文关于运行机制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摘 要: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职权下放后,评聘标准和专业技术水平认定办法出现了偏差,凸显了高职院校管理者在职称评聘工作中对自身类型特征把握不足,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运行机制简单粗放等问题.要从提高高职教育类型特征把握能力入手,制订体现高职教育类型特征的评聘标准,建立多方参和的职称评聘工作机制,公平公正地评价和认定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关键词: 教师职称评聘; 治理运行; 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5)02-0010-05

一、高职院校职称评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职称评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2014年,在简政放权大背景下,浙江等省教育主管部门把职称评聘权下放给高职院校.因为时间仓促准备不足,为了避免矛盾,保持稳定,许多院校基本沿用了以往省教育厅出台的评聘办法,从而使职称评聘工作的公平公正压力转移到各个院校.笔者对某省三所高职院校职称评聘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争议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1. 关于评聘标准问题.一是评聘标准脱离教师岗位工作要求、教师发展实际.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岗位的职责职能要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每个教师承担教学、科研、服务以及参和管理的工作量比重,工作难度各有不同的.现实中教师发展往往也是多样化、个性化的,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教学、科研、服务全面发展,都很突出的教师往往很少,过于强调“全面”往往会造就一些“样样通,样样松”的平庸之才.而现行高职院校职称评聘标准,对教师职称评聘从教学、科研和服务等方面设定了最低要求,教师这三个方面都很突出才能通过评聘.二是评聘标准学术导向偏离高职院校科研导向.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科研以知识应用为价值取向,侧重应用研究,而普通高校以知识创新为导向,侧重认识事物规律.现行高职院校职称评聘科研成果和水平认定,以发表论文和主持课题项目为依据,其中学术论文水平以“核心期刊”发表数量为基本依据.我国现有的“核心期刊”目录都是由普通本科院校主导,按照知识创新价值取向制订的,没有兼顾高职院校知识应用价值取向.高职院校教师基于应用研究研发、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成果撰写的应用型学术论文,难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有的“核心期刊”干脆拒绝高职院校教师投稿.一些高职院校教师为了评职称不得不按照“核心期刊”的学术价值取向撰写论文,致使那些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被认定为学术成果和水平的论文,既不能体现高职院校科研导向和科研特色,也不能体现高职院校教师应用研究水平,更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需要.按照“核心期刊”导向认定的学术水平,并不是高职教育这种高等教育类型应有和需要的学术水平,难以真正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

2. 水平认定问题.一是教师教学、科研和服务水平认定的观测点偏离,认定方式过于简单粗放,难以令人信服.教育部等六部委下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指出,“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1).这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水平应当从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来判断.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如果教师没有教出“高徒”,他就不能称其为“名师”.但相当一大部分院校都是通过督导听课评分、学生网络评教、指导竞赛获奖、教学建设成果认定教学水平.众所周知,督导和学生的一两次主观评价肯定有偶然性,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竞赛获奖的往往是几个尖子学生,也不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况且竞赛获奖也不是带队指导教师一两个人的业绩;教学建设项目往往都是分院领导、专业主任主持,一般教师也就分得“一小杯羹”,有的干脆分不到.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主要体现在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效果和效益上.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将教师参和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和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2)但现行职称评聘标准主要按照课题项目层级、学术论文发表期刊等级认定.课题项目纵向水平按照项目立项行政级别认定,横向水平大多按照项目资金认定;学术论文水平则按照“核心期刊”等级认定.不可否认科研水平和项目行政级别,项目资金数量,以及期刊等级有关,但这些并不能完全体现科研水平.行政级别低、资金少的课题项目,研究成果、成果应用范围、应用效益并不一定低于行政级别高、资金多的课题项目,而一篇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也不完全由期刊等级决定.社会服务水平认定按照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具的项目服务证明认定,为一些人弄虚作假提供了操作空间.二是教学科研水平认定采取评议 制,难以体现客观公正性,为违规操作预留了较大的空间.大多数评审都是先对一些有异议的问题进行集体评议,然后提供评委打分的方式确定评审结果.这就造成有时是领导型评委的意见被强加在大多数评委身上,有时是因为“有关系”,一些人的成果业绩刚刚达到申报要求就通过了,而一些成果业绩较高没有“关系”的人,因为票数少就被淘汰了.三是非专业技术问题干扰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认定,为“打击报复”大开方便之门.一些学校把“服从工作安排、任劳任怨”等内容列为职称评审条件.一些教师因为领导安排的“工作”和专业“不对口”、和自身特长、发展规划不一致,提出不同意见;一些教师因为自己的研究项目多忙不过来,谢绝参和和承担领导主持的课题项目,就被一些“领导”扣上“不服从工作安排”、“不任劳任怨”的帽子,没有通过职称评审.四是一些中高层行政管理人员由于“科研成果”多、“社会服务好”评上了职称,而聘上了专业技术岗位后又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二、高职院校职称评聘工作问题的成因分析

职称评聘争议较大是我国许多事业单位一直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陆续把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权限下放给高职院校,将使这一固有矛盾更为突出,对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会影响更大.从历史的角度看,高职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新的高等教育类型,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职院校职称评聘工作,却沿袭了普通高校职称评聘方式.本来普通高校职称评聘工作也是矛盾丛生,移植到高职院校后更是“水土不服”.从现实角度看,高职院校职称评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是高职院校发展中一些现实矛盾博弈的结果.

运行机制论文参考资料:

激励机制论文

结论:高职院校教师职评聘问题和治理运行机制为关于运行机制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运行机制是什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