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昙石山论文范文资料 与昙石山遗址出土纺轮(上)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昙石山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09

《昙石山遗址出土纺轮(上)》: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昙石山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福建;昙石山遗址;纺轮;闽江下游流域;史前文化

【摘 要】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及闽江下游流域同类型遗址中出土的纺轮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总结了昙石山遗址出土纺轮的基本特征,对其制作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了阐释,探讨了各时期不同型式纺轮的使用情况及其所反映的当地的史前纺织水平,最后对纺轮纹饰和纺轮随葬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探索了其文化内涵.

昙石山遗址位于福建省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系一处紧邻闽江的条形山岗,面积3万多平方米.自1954年被首度发现至今,考古工作者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十次规模不等的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昙石山遗址的文化层内涵极为丰富,从早到晚可分为昙石山下层时期(5500B.P—5000B.P)、昙石山文化时期(5000B.P—4000B.P)、黄瓜山时期(4000B.P—3500B.P)和黄土仑时期(3500B.P—3000B.P)[1],是研究福建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闽江下游流域史前文化序列最完整的一处遗址.

在昙石山遗址的历次发掘出土了为数众多的纺轮,根据已发表的发掘报告统计有307件.这些纺轮型式多样,大小不一,既有出自地层的,也有出自墓葬的,部分纺轮还带有纹饰或彩绘.系统地对这些纺轮进行统计和分析,有助于探索以昙石山遗址为代表的闽江下游流域史前纺织的面貌;而对纺轮纹饰及随葬现象的考察,也有助于了解纺轮作为纺织工具之外所承载的其他社会功能.

一、纺轮的历史、功用及意义

纺轮,也被称为纺专、缚盘、纺砣等.作为一种纺织工具,纺轮须和拈杆结合方可使用,二者结合即被称为纺锤、缚或线砣.由于拈杆多为竹、木质,难以保存,所以罕见带拈杆的纺轮出土.纺轮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据目前公开发表的考古文献,在我国使用纺轮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前.早期的纺轮以破碎陶器的碎片磨制、钻孔制成.例如河北武安县磁山遗址出土的11件纺轮,均系陶片磨制而成,经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约7355至7255年左右[2];河南新郑县裴李岗1979年发掘出土2件陶纺轮,也由陶片制成,经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约7445至7145年左右[3].大约在距今7000年左右,烧制的纺轮开始出现.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曾发现两件带刻划纹的烧制陶纺轮,距今约7000至6500年[4].福建省境内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平潭壳丘头遗址,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约6500至5500年,在1985年至1986年进行的首次发掘中,共出土8件陶纺轮,均系烧制[5].

关于纺轮的使用方法,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我国纺轮的用法可分为悬垂式和支撑式两种.悬垂式用法根据纺轮在拈杆的位置不同又分为两种:纺轮在拈杆下部的称为底轮或低轮纺锤,纺轮在拈杆上部的称为顶轮或高轮纺锤.支撑式纺锤的拈杆和纺轮都比较粗大,不宜悬挂起来纺纱,故只能支撑于地面进行作业[6].在昙石山遗址出土的纺轮尺寸最大不超过7厘米,故使用时应采用悬垂式,其具体用法是:将拈杆固定于纺轮中孔,然后提吊起来,捻动拈杆下端,纺轮依靠自身质量和惯性力在旋转中将纤维牵伸并加拈.拈杆顶端的钩子用于定拈,可使加拈的线缕不致松散.绩到一定长度时缠绕到拈轴上,一定数量后将缠在拈杆上的坯线取下.之后将坯线合股,完成线、绳的制作[7].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走向定居生活和农业文明的重要时期,纺轮在这一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开始定居,纺轮便出现在重要工具中,我们能够确定,农业的发明和纺锤作为一种文化因素的出现,两者是有密切关系的.”[8]可以说,纺轮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纺轮质地、型式和制作方法

制作纺轮的材料较多,有石质、玉质、陶质、木质、骨质等,但昙石山遗址出土的纺轮均为陶质.根据截面形状的不同,这些纺轮可分为7型(图一)[9]:

Ⅰ型 上下两面平整且直径相等,截面呈长方形,边线呈竖直或略带弧形.该型又可分为两个亚型:

Ⅰa型 边线竖直,和底边成直角,截面为规整的长方形;

Ⅰb型 边线略带弧度,剖面形似盘鼓.

Ⅱ型 上下两面平整,截面呈倒置的等腰梯形.根据厚度的差异,该型可分为四个亚型:

Ⅱa型 截面呈倒置的扁平等腰梯形;

Ⅱb型 截面呈倒置的厚等腰梯形;

Ⅱc型 截面呈倒置的等腰梯形,但上边不平直,呈向内凹陷的弧线;

Ⅱd型 截面呈倒置的等腰梯形,但左右边线向内凹.

Ⅲ型 上下两面平整,截面呈六边形.根据上半部和下半部边线长短的差异,该型可分为两个亚型:

Ⅲa型 截面呈上半部和下半部边线基本等长的六边形;

Ⅲb型 截面呈下半部边线较上半部长的六边形.

Ⅳ型 上下两面平整,截面呈带束腰的倒置等腰梯形.根据其上边弯折情况的差异,此型可分为两个亚型:

Ⅳa型 截面呈带束腰的倒置等腰梯形,上边无弯折;

Ⅳb型 截面呈带束腰的倒置等腰梯形,但上边有向下弯折.

Ⅴ型 截面近似菱形,根据其边线弧度的差异,可分为两个亚型:

Ⅴa型 上下两面鼓起似两个削去顶端的圆锥形,边线呈直线且四边长度相等,截面近似标准的菱形;

Ⅴb型 上下两面鼓起似两个覆钵形,边线呈弧线且四边长度相等,截面似橄榄形.

Ⅵ型 一面平整或微凹,另一面则鼓起,截面呈覆钵形,根据其厚薄差异,可分为两个亚型:

Ⅵa型 较厚,截面呈弧度较大的覆钵形;

Ⅵb型 较薄,截面呈较扁、近似三角形的覆钵形.

Ⅶ型 系陶片打磨成圆形,中间穿孔制成,截面为长方形.

根据对出土陶制纺轮的观察,应有两种制作方法:第一种为利用现成的陶片加以磨制成圆形后钻孔而成;第二种为手工捏制成陶坯,再经修整、钻孔后烧制而成.

昙石山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昙石山遗址出土纺轮(上)为关于本文可作为昙石山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昙石山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