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建言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国经济犀利建言2018年中国经济会好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建言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12

《中国经济犀利建言2018年中国经济会好吗》:本论文为您写建言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2015年“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工业产出与固定投资仍不理想,实体经济仍在经历隆冬.尽管央行在2015年多次进行降息、降准,通过反周期操作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但是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长率仅为6.9%,创六年来新低.

但同时,资本市场的估值正在修复.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层级正在建造并且打通内生关系.未来,资本市场无疑应当正确地反映实体经济阴晴、务实地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功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怎样新的调整或者方向无疑是备受关心的.

《英才》杂志将邀请多位国内重量级经济学家,以真知灼见谏言中国经济.

(按姓氏拼音排序)

樊纲

退出紧缩的货币政策

2015年人民银行已经6次降准降息.被很多人认为是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我看来,这只是退出紧缩的货币政策.

中国2009年采取了刺激政策,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财政政策.但不久就产生了经济过热.因此,2010年初,政府就开始退出宽松政策.标志性事件就是住房限购,有钱不许买房子,这是一种非常严厉的行政手段.

与其同时,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包括各种货款的限制、加息、提高准备金率等.而且当时20%的准备金率是应对每年几千亿增长的外汇储备,为了对冲到这些外汇储备就大大提高了准备金率.

几年之后,时过境迁,现在中国经济已经不在过热,相反出现了通货紧缩,外汇储备也不再增长而是有所减少.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还实行当初的紧缩性政策,就是违背经济规律了.

任何宏观政策都是有时效性的.当时正确的政策,过了几年,情况变了之后就需要调整和改变.这两年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退出当年采取的紧缩政策.现在就是逐步退出,包括降低准备金率,降低利率.

也许有人认为,现在的基础利率并不高.但从大形势来看,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国家现在都是零利率,负利率.而我们是3%的基础利率.同时要考虑到中国现在有通货紧缩.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43个月是负增长,这说明中国经济已经紧缩过度.

往前看,如果中国经济不再过热.货币政策也应该是中性的,要保持货币的正常供给.这个意义上,中国现在也谈不上宽松的刺激政策.总之,对政策的解读要放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经济状况的背景下,来思考整个政策的变化过程,而不是就事论事.

樊纲系中国改革经济基金研究会理事长,采访|本刊记者 修思禹

高连奎

经济萧条导致产能过剩

中国产能是否过剩?首先要分清产能总体过剩,还是结构性过剩,显然是后者.而中国的业内人士从不认为自己所在的行业产能过剩,造成判断大相径庭的原因是主流观念掉入了统计的陷阱.

官方所说的产能过剩往往是根据统计报表而来,但是企业通常会有经济周期与淡旺季的概念,产能储备往往是为这两者做准备的,比如经济淡季时,产能利用率维持在百分之七八十是正常的,这样到了旺季时,企业才可以开足马力投入生产;同时,企业不仅要应对每年一轮的经济淡旺季,而且还要应对大概3年一轮的经济周期.因此储备产能是必要的,这也就是企业家和财经官员的区别,财经统计官员根据统计报表做决策,只看当期.企业家要布局长远,他们着眼的是三五年后的市场需求.水泥,钢铁,电解铝这些行业产能建设是需要周期的,不是说扩大就可以扩大的,都需要提前进行建设.

政府每几年就清理一次过剩产能,这已经成为中国通胀的根源.因为清理现阶段产能储备后,虽然表面达到供需平衡,但等到经济繁荣时,供需矛盾又会再次显现,供应跟不上需求,经济马上就通胀.

产能就像人的身体,小姑娘一个馒头都吃不完,整天干活的农民工五个馒头都吃不饱.中国经济也是,经济虚弱才显得产能过剩,经济一旦繁荣,产能马上短缺,现在要做的不是去产能,而是应该提高经济的产能吸纳能力.

经济萧条导致了产能过剩,显得每个行业都不好做,好像产能都在过剩,其实是经济萧条导致的,而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巨大错误.

我认为,首先应当放松货币,让经济重新恢复到每年8%—9%的增长,产能过剩问题自然化解.同时,中国经济最核心的问题是财政转型问题.我认为应当采取结构性增税.结构性增税不是盲目提高现有税种的比例,不是加重企业负担,而是应该以全新的理念来支撑财政转型,甚至是一场新的财政革命.

在消费领域增加享受型产品和奢侈型产品的税收;其次,在工业领域可以适当增加成熟工业品和机器密集型产品;最后,将税收分为公共税收与专项税收.

高连奎系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采访|本刊记者 张延陶

梁红

超配两类行业

2015年中国实际GDP 增速很可能放缓至7%以下,这是中国罕见地连续两年没有完成年初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中国的新目标是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若想按时完成这个目标,中国每年的GDP 平均增速需要达到6.56%,收入平均增速则需达到6.7%.

为此,改革需持续有效进行,同时继续实行逆周期政策操作,特别是在财政政策方面.倘若希望改革释放的红利能成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政府亟需在户籍制度、国企改革以及备受期待的财税体制改革等方面尽快落实提升效率,促进公平的改革承诺.

2016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前景展望并不像前两年那样清晰.综合来看,我认为市场重点在于阶段性及结构性机会.

这样的判断有两个原因.首先,宏观经济增长稳中偏弱,无风险利率被迫维持低位.现在外需缺乏亮点,国内需求方面,房地产应该比2015 年可能有所走弱,宏观上面依然面临稳增长压力,流动性有望继续宽松但并不会超预期.

建言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中国经济犀利建言2018年中国经济会好吗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建言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建言献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