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股利论文范文资料 与股利公告和债券价格财富再分配假还是信息含量假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股利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18

《股利公告和债券价格财富再分配假还是信息含量假》: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股利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本文从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的角度出发,选取2002~2014年所有发行了可转换债券的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股利公告对可转债价格的影响,分析控制公司的股东是否利用股利政策来剥夺债权人的财富,并验证国外两种解释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冲突的理论假说对中国市场的正确性.研究发现,股利增加对可转债债权人来说是利好消息,而股利减少对可转债权人来说是利坏消息,即支持信息含量假说,可转债的价格和股利增加正相关,而和股利减少负相关.

【关键词】股利政策可转债券

【中图分类号】F832.51

一、引言

在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的我国上市公司中,由于大股东掌握着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他们的自利天性和机会主义行为,会导致其利用控制权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于是就产生了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目前我国学者主要是从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的股利政策.学者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分配股利是大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掠夺行为,并提出了股利“利益输送”假说进行解释,即分配股利是导致流通股价值向非流通股转移的再分配(陈晓等(1998)、陈浪南和姚正春(2000)、俞乔和程滢(2001)、何涛和陈晓(2002)、Lee和Xiao(2004)).

然而,股权相对集中和二元结构基本上是我国的一种特殊情况,国外的很多上市公司都是股权相对分散的全流通股票.在这种情况下,国外学者还从控制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的角度来研究股东是否通过股利政策来剥夺和转移债权人的财富.他们的研究表明,未预期股利的增加导致股价上升,未预期股利的减少导致股价的下降,即和我国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并提出了两种理论假说:第一种是信息含量假说;第二种是财富再分配假说.对股票价格在股利宣告时的反应,两个理论假说的结论是一致的.然而,两者在债券价格的反应上并不一致.信息内涵假说认为债券价格将随着股利的增加而增加,而财富再分配假说则刚好相反.

也就是说,不能仅仅通过研究股票价格的变化来证明未预期股利的增加传递了利好的信号.因为未预期股利的增加可能是由于股东通过减少公司的资产来转移债权人的财富给股东.只有综合考察股票和债券的价格对未预期股利宣告的反应,才能确认未预期股利公告给股东带来的异常收益是由于未来收益的增加还是来自于债权人的损失.

由于国内学者目前仅仅从大小股东的角度来研究成本和两者的利益冲突,对股东是否通过股利政策来侵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尚缺乏相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尽管国外学者对此提出了两种理论假说来解释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在股利政策上的冲突,但在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下,上述理论是否能够用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中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尚有待实证检验.

近几年,随着权益融资的难度加大,作为兼具股权特性和债券特性的金融衍生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已经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再融资渠道,并一度超过增发和配股的筹资额.所以,鉴于可转换债券在我国证券市场融资功能中越来越重要,从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冲突的角度来研究股利公告效应对可转债价格的影响,对可转债的发行和投资决策,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债券人利益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因此,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可转债数据,实证研究了可转债价格对股利宣告的反应,并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假说来进行解释,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中股东——债权人之间的冲突,并为改进企业融资结构、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降低成本提供政策建议.研究的结论表明,可转债价格和股利的增加正相关,而和股利的减少页相关,即支持信息含量假说.

二、文献回顾

公司的股利政策长期以来都是财务上一个很热门的问题.最先,Brennan(1970),Miller-Modigliani(1961),Miller-Scholes(1978)实证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的研究建立在如下的假设上,即公司是一个同质的团体构成的,目标是最大化公司的市场价值.但随后的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Black(1976),Fama(1978),Fama- Miller(1972),GalaiMasulis(1976),Jensen- Meckling(1976),Kalay(1979a,b),Myers(1977),Smith- Warner(1979)研究发现公司是由利益冲突的团体组成的集合.

在所有公司的团体中,最重要的和最大的两个是债权人和股东.控制公司的股东通过投资和筹资决策来最大化他们的财富.特别是,如果允许的话,他们会通过选择会增加债权人风险的策略来转移债权人的财富.Jensen和Meckling(1976)指出了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会导致三种潜在的价值减少行为.第一,当公司投资于未被债权人预料到的高风险低价值的项目时,就会发生资产的置换.第二,当新发行同等或更大优先权的债权时,原有债权人的剩余索取权被稀释.第三,当公司不是投资于正的净现值的项目,而是把债务资金用来发放股利或回购股票,就会产生投资不足的问题.所有这些利益冲突都是公司成本的表现.也就是说,股东可以通过两种和股利相关的策略来有效的转移债权人的财富.第一,股东可以减少投资预算或消耗现有资产和把节省的资金作为股利分配,此为“投资融资股利(Investment Financed Dividends)”.第二,股东可以把通过新发行优先级更高的债务而筹集到的资金用来分配股利(此为债务融资股利(Debt Financed Dividends)),从而增加现有债务的风险.如果这些分配没有被债权人预期到,财富就从债权人转移到股东.

因此,虽然股东、债权人和管理层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组成公司,但其中的一方会通过牺牲他人的利益而获利.未清偿的债务激励股东采取投资不足等行为并间接剥夺债权人的财富.通过股利分配是一种方法,这导致了财富剥夺假说,即股利在债务发行后应该增加,公司的股利变化对股东和债权人传递了不同的信息.

股利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股利公告和债券价格财富再分配假还是信息含量假为适合股利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股利和股息的区别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