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表外融资论文范文资料 与担保类表外融资被忽视影子银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表外融资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1-11

《担保类表外融资被忽视影子银行》:关于免费表外融资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表外融资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担保类表外融资”是中国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构建数据集,研究担保类表外融资周期波动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和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商业银行的担保类表外融资业务和普通贷款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任何影响银行信贷的冲击,都会间接对担保类表外融资产生作用相反的影响.其次,合意贷款政策间接造成了担保类表外融资业务的超常增长,而非“存准率”、“贷存比”等传统监管约束.最后,担保类表外融资业务还受经济波动、业务风险和收益、银行经营水平和市场信用度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影子银行;担保类表外融资;合意贷款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8)02-0018-11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18.02.003

一、引言

近年关于中国影子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财产品、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保类表外融资业务(含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却因数据可得性问题被忽视了.一方面,此类业务占比较大.将社会融资规模各组成部分的月度平均占比,分为金融危机前(2002—2008年)和金融危机后(2009—2015年)两个时期,对比发现:委托贷款占比由危机前的4.78%提高到危机后的10.5%;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占比由危机前的3.30%提高到危机后的4.34%;信托贷款占比则由危机前的3.45%微降至危机后的3.34%.此外,信用证和保函也具有类似业务属性.所以,如果考虑全部的担保类表外融资业务,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将更大.

另一方面,此类业务风险传导迅速,会对金融部门造成较大压力.担保类表外融资业务的核心特征是“以银行信用替代商业信用”,从而将企业风险和银行直接关联.在此背景下,担保类表外融资业务的扩张,势必会加速风险由实体经济部门向金融部门的传导.

综上所述,研究担保类表外融资业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所以本文尝试填补这一研究空白.

二、相关文献

(一)关于中国影子银行

关于中国影子银行的研究可分为三类,但缺乏担保类表外融资业务的研究.第一类是介绍性的论文,如Li (2014)、Barth等(2015)、Elliott等(2015)、Lu等(2015)、Jiang(2016).这些研究对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结构等做了一般性的描述,还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的成因及其潜在风险.第二类研究集中于中国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Wang等(2016)研究了中国影子银行的福利意义;Li等(2014)研究了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问题.第三类研究只针对某一种影子银行.Acharya等(2016)、Hachem和Song(2016)研究理财产品;Allen等(2015)、Chen等(2016)研究委托贷款;Dang等(2015)研究信托贷款.

(二)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理论

20世纪80年代,学者开始研究美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原因.最先提出了“规避监管说”(Pennacchi,1987;Pavel和Phillis,1987;Baer和Pavel,1987),该理论认为存款保险费、资本充足率及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的“监管税”,银行为了规避它们而开展表外业务,但是用美国数据所做的实证研究并不支持该理论(Benveniste和Berger,1987;Koppenhaver,1989;Jagtiani,1995a).于是提出“道德风险说”(Pyle,1985;Avery和Berger,1988),该理论认为在缴纳存款保险费一定的情况下,银行提高杠杆(即扩大或有债务类中间业务),就相当于增加收益.按此思路,风险越高的银行越有可能扩大表外业务,弥补表内业务的风险损失.Dionne和Harchaoui(2003)利用加拿大银行的数据进行研究,支持了該理论.

20世纪90年代后,Boot和Thakor(1991)提出“分散风险说”,他们认为贷款承诺业务因能有效降低银行资产整体风险而发展.该理论得到了美国(Angbazo,1997)和加拿大(Calmès和Théoret,2010)数据的支持.Avery和Berger(1991)、Jagtiani(1996a)提出“市场力量说”,认为大型银行和具有更高信用地位的银行能更多地开展表外业务.Jagtiani等(1995b,1996b)又提出“规模经济说”,认为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因成本互补而能互相促进.Fung和Cheng(2004)利用中国香港的数据支持了该理论,但他们认为是信息互补带来规模经济,而非成本互补.

2000年后,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表外业务,相关研究也转移至这些地区.该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证检验:Nachane和Ghosh(2002、2007)使用印度银行数据支持了“规避监管说”、“市场力量说”和“道德风险说”,还发现经济周期有重要影响.Khasawneh和Hassan(2010)使用中东—北非国家的银行数据支持了“规模效应说”、“市场力量说”和“分散风险说”,也认为经济周期有显著影响.Elian(2012)使用海湾国家的银行数据支持了“市场力量说”,但未发现经济周期有影响.Perera等(2014)使用南亚四国的银行数据支持了“规避监管说”.但是,迄今缺乏使用中国数据进行的理论检验.

三、典型事实和制度背景

由于国内缺乏对担保类表外融资业务的权威统计,所以本文使用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数据加以研究.本文对比了青岛市和全国层面的主要宏观经济、金融指标,发现它们的变动趋势非常相似,说明青岛市的经济金融环境较为典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全国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青岛市的担保类表外融资业务的周期波动特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全国情况.使用区域数据集还有一个潜在优势:即合意贷款政策对青岛市的商业银行是完全外生的,这有助于做出因果推断.

表外融资论文参考资料:

装表接电技师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论文

工程项目融资论文

论文三线表格式

毕业论文评审表范文

论文中期检查表

结论:担保类表外融资被忽视影子银行为关于对写作表外融资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表内融资和表外融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