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资料 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建设和全民通力配合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生态环境保护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02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建设和全民通力配合》:本论文可用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城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对矛盾,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上世纪80年代,在环境问题上就曾有过“边发展边治理”与“先发展后治理”之争.现在回过来看,我们实际上还是走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所牵涉的面十分广泛,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本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体现建设美好城市的关键是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不断的教育,而生活方式的转变又需要法律与制度的监督,诸多的法律与制度为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城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对矛盾,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上世纪80年代,在环境问题上就曾有过“边发展边治理”与“先发展后治理”之争.现在回过来看,我们实际上还是走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牟绘桦在2010年发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存关系》一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世纪,人类迈向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各类的环境问题,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成为一对矛盾,因此,“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作出取舍: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矛盾尤其尖锐”.[1]而在1994年的《瞭望》杂志发表的杨桃源等人的《先污染后治理还是边发展边治理》一文中以淮河“94·7”特大污染事故为例,指出“淮河‘94·7’特大污染事故向国人发出警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我国行不通.‘至1997年,淮河流域的污染治理要取得突破性进展,要使淮河水初步变清’,党、国务院的这一重要指示,标志着淮河正走上一条‘边发展、边治理’的环境保护之路.这在全国也具有典型意义”.[2]然而万分遗憾的是2004年5月南京大学生记者团分成10组,对“淮河94·7特大污染事故”十年后的淮河干支流沿岸的豫、皖、苏、鲁4省近20个县市进行的新闻调查表明,治污10年以后的淮河水并没有变清.在这个调查报告中有一段采访说:“在河南、湖北交界处的淮河大桥,一位姓胡的湖北人向我們反映,碱厂经常偷排污水:‘平时把污水存在自己的蓄污水池里,赶上下大雨的夜里连夜排放.只要第二天早上看到漂着一层死鱼虾,就知道他们又排了.他们排的时候,衣服也不能洗,都会烂掉的.那几天,水都是白白的,像牛奶一样,有时还泛黄,呛得厉害’.”[3]不仅如此,即使到了2016年7月9日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对“94·7”事故发生后20多年来的淮河治理情况进行了再次采访,淮河流域的环境依然处于极不乐观的状态之中.工业污染的问题虽然逐渐得到了解决,然而来自于生活与农业生产的污染依然严重地威胁着淮河流域的人们的生活.当地的农民在接受采访时说,对别人造成的工业污染恨之入骨,但对于自己造成的污染却习以为常,不闻不问.[4]这些都显示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治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是靠打攻坚战就可以一下子解决的.

1996年,日本的岩佐茂在其从环境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视角出发的《环境的思想》一书也道出了同样的说法.作者认为,“环境问题是变革日本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中心环节.在日本,尽管人们都在高喊‘要珍惜环境’这一口号,但是环境问题仍然成了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之间的尖锐对立的矛盾焦点.不仅日本的资本主义在21世纪能否继续存在下去要取决于资本一方能否实现现行的掠夺环境型经济体制向环境保全型经济体制的转化”.[5]总体来讲,日本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经济的复苏,严重的产业公害也随之出现,尤其是上世纪的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产业公害成为重大社会问题.日本政府开始从法和社会的角度对公害进行了限制,这一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而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汽车工业带来的尾气污染及城市化带来的公害,80年代后期出现了地球环境问题和高科技公害等新产业公害,90年代废弃物问题日趋严重,而以往的产业公害也并没有完全消失.[6]从这一环境问题的轨迹来看,日本的环境问题同样经历了一个反复治理、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而生态环境的治理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问题,它牵涉到思想、法律、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就从思想、法律、管理等视角出发,去探索日本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经验,并梳理我们需要引以为戒的教训.

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与政策

从哲学意义上讲,人们的行为方式是由思想来决定的,什么样的思想就必然导致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因此,在城市环境建设抑或总体自然环境的建设保护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是首先重要的,是指导行动的理论基础.岩佐茂在《环境的思想》中简要地论述了研究环境思想的方法:第一,“理念的形成”是环境思想的中心课题.这个理念包含了保护自然环境、建立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环境权、使“可持续开发”的想法实现、建立环境保护型生产体系及循环再利用型生产体系,以及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或者在社会规模上建立有益于环境的环保型生活方式等极为重要的方面.第二,强调自然观的转变.在自然观方面应该重视的是克服那种仅仅把自然当作了人为生产而利用支配的对象、素材的片面的自然观,重新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多样性,即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辨证自然观.第三,要建立一个环境.环境所研究的是人对自然的责任,这种责任是在自然环境破坏开始变得严重的上世纪70年代前后在美国先开始讨论的,其主流观点就是试图通过承认人以外的生命体与自然人以外的生命体与自然物也具有与人同等的权利与价值,以此来阻止人对自然的破坏.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对环境的讨论进一步突出人类的责任,认为既然环境也是制约人的活动、行为的规范,那么人们就希望在企业经济活动与技术应用、消费生活上能限制那些导致自然环境破坏的人的活动与行为.第四,要改变生活方式.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迫切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而在反思大量生产的本质的同时,对为什么必须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应该怎样保护自然环境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环境教育也极为重要,因为研究环境思想就是要重新认识、改变人的生存方式,并将人的生活方式与人的生存方式联系起来.第五,要研究方法论的功能.要在与环境相关的各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进行各学科的综合,将各学科的研究成果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跨学科的哲学性的研究课题.第六,要加强批判的功能.在环境问题上存在着从乌托邦式的到为资本逻辑辩护的各色各样的思想与观点,因此有必要批判性地考察这些东西,要在进行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构筑基于生活逻辑的环境思想.[7]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参考资料: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保护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环境的保护论文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

环境保护杂志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结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建设和全民通力配合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全国生态环境大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