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杠杆率论文范文资料 与如何看待中国债务杠杆率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杠杆率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22

《如何看待中国债务杠杆率》:该文是关于杠杆率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在需求侧,社会融资需求结构的变化是推动债务比重升高的重要推动力.在供给侧,金融机构的盈利惯性是债务比重升高的重要拉动力.

自2015年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年度报告公布各国债务杠杆率后,中国的债务比重问题就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政策界的热议和跟踪研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4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将信贷占GDP比重的峰值与典型国家金融危机发生时点联系起来,再次让人们反思我国的债务杠杆、经济增长和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

债务陷阱:全球同此凉热

债务生成能力长期以来被视为一国金融发展的重要方面.在发展经济学描述的世界中,债务并非洪水猛兽,相反,因储蓄率低、信用环境差、合同执行力弱、金融市场不发达等导致的融资不足,才是制约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桎梏.因此,货币金融指标(如M2、信贷、债务等)占GDP的比重,一直被视为衡量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程度的重要工具,并在浩如烟海的学术文献中被作为各类实证模型的解释变量.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让人们重新审视债务、增长和风险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说,此次金融危机本身就是一系列的债务危机,无论是美国的房贷,西欧的同业信贷,还是南欧的主权债务,爆发危机的国家都在危机前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债务高速增长.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对这场危机的救助和后续政策,非但没有降低债务的杠杆率,反而进一步快速推动了主要经济体的债务规模及其占经济的比重,全球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杠杆和低增长相互制约又彼此推动的“债务陷阱”(Debt Trap).

于是,近年来的研究开始在反思,金融业是否存在过度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的关系?IMF在2012年发布的一篇报告《Too Much Finance?》,通过对跨国数据的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私人部门的信贷占GDP比重超过100%,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将产生负面影响.

我国的债务杠杆率的形势不容乐观.“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之一.近年来,我国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发展股权融资市场等手段,积极开展“去杠杆”工作.可以说,如果没有及时实施这些举措,债务杠杆率可能还会以更快速度提高.然而,债务占GDP的比重依然居高不下.

根据中国社科院李扬教授团队的研究,2015年底我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49%;到了2016年,全社会债务杠杆率提高到了266%.在债务的品种结构中,银行贷款占大头.虽然,在过去一年里,银行信贷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资产荒”之声不断,但2016年12.65万亿元的新增贷款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而这还没有算上4万亿置換成地方政府债券的置换贷款.

根据IMF最新发布的报告,2016年我国信贷相对于GDP的比重达到209%,该指标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增加了近一倍(2006年底117%),不仅高于美国金融危机期间的峰值(2008年的169%),也已经接近同样是银行融资主导的日本房产泡沫爆发时的水平(1990年的214%).

债务比重升高的需求与供给背景

从国际经验来看,债务杠杆率升高并不是一种与周期起落相伴的短期现象,而是由一国经济社会结构和金融结构决定的长期现象.我们试从融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变动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债务比重升高的长期性因素.

在需求侧,社会融资需求结构的变化是推动债务比重升高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可以将社会融资需求划分为四类:生产性融资、基础设施性融资、消费性融资和资产投资性融资.“生产性融资”是为实体经济中新的资本投资而进行的融资,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反映为GDP).“基础设施性融资”是为改善实体经济环境而开展的融资,短期内不创造盈利性价值,但长期内有利于提高GDP的潜在增长率.“消费性融资”(包括新房贷款)是为了平滑居民在生命周期内的消费需求而进行的融资,也有利于稳定经济的长期消费需求,间接支持了实体经济的价值创造.

最值得一提的是“资产投资性融资”,它是为投资那些已发生了价值创造的标的(如二手房、二级市场的证券)而进行的融资.虽然这些融资活动给金融机构带来了盈利,也增加了金融业自身的增加值,但融资资金并没有进入到创造实际价值的领域.

以上四种类型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由强及弱的.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最高的生产性融资比重越高,债务占GDP比重就会低一些;而处于另一端的资产投资性融资比重越高,债务占GDP比重就会高一些.

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处于后发追赶阶段,引进、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空间大,实体产业投资收益较高,社会融资结构以生产性融资为主,债务占GDP比重的提升速度处于金融深化通道中的合理水平.随着发展阶段的提升,我国经济从模仿、追赶阶段转向创新、引领阶段,实体产业投资的整体收益率下降,生产性融资比重出现下降.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为了保证经济增长不失速,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性融资需求比重明显提高.但即使是符合长远利益的基础设施投资,在短期内也很难生成较高的经济收益,这对债务占GDP比重的提高有正的影响.

同时,近年来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渠道进入资产投资领域的资产投资性融资增长较快,虽然相应资产价格出现上涨,提高了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价值(有上市公司甚至通过销售存量房产弥补经营亏损),但这并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实际的增值,反倒提高了土地、大宗商品等生产要素价格,制造资产泡沫,影响经济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推高债务占GDP比重.

在供给侧,金融机构的盈利惯性是债务比重升高的重要拉动力.我国信贷投放规模的转折点发生在2008年前后,年度新增本外币贷款从2008年的5.1万亿元,骤升至2009年的10.5万亿元.与此同时发生质变的是商业银行的利润规模和资产规模.

杠杆率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如何看待中国债务杠杆率为大学硕士与本科杠杆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降低杠杆率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