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创伤论文范文资料 与交通创伤救治中国模式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创伤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03

《交通创伤救治中国模式》:这是一篇与创伤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建立独立的 创伤救助中心,而只能利用

现有资源,建立综合医院创伤救治团队,这种模式更适合在其他发展中国家

推广.然而,中国交通创伤救治还缺乏准确、科学的统计数据作为基础

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夏梦(化名)来说,2016年1月19日是她离鬼门关最近的一天.她和家人开车外出遭遇车祸,汽车翻滚到山沟里.救护车很快赶到,她被送往当地医院后,医生立即对其实施了气管切开.

按照创伤评分,夏梦是严重多发伤.在医学上,多发伤指同一致伤原因引起的两处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一般来说伤情复杂,涉及多个部位和器官,常常因为感染、出血、器官衰竭、重度骨折等而危及生命.

当地医院因水平有限,准备放弃治疗,和家属商讨是愿意把病人运回家中还是在医院等待死亡.夏梦的弟弟在北京工作,得知姐姐出车祸后,对救治抱有一丝希望的他,听说北京的 紧急救援中心有航空救援队,他随即拨打了 999,希望能够将姐姐从佳木斯快速转运到北京进行救治.

999联系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解放军 总医院两家医疗机构,其中北大人民医院和999刚签署了创伤患者空中转运合作协议,安装了院前和院内急救信息交接系统,院方同意接收病人.

“人类永不休止的战争”

航空医疗救援队从北京赶往佳木斯接到病人后,马上通过微信平台向北大人民医院的急诊救治团队发送伤者信息.21日凌晨,飞机降落在北京,夏梦被快速移至救护车,于凌晨2点被送到医院.

医院早就通过内部系统召集了创伤骨科、急诊外科、重症监护、胸外科、神经外科的专家来到急诊室.在创伤急救团队组长、骨科医生王天兵的统一指挥下,团队快速对病人检诊,制定了最佳治疗方案.最终,夏梦闯过了感染关、出血关,慢慢有了自主呼吸.2016年2月5日,她脱离了生命危险,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

这次急救行动让王天兵印象深刻.就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刚启用“严重创伤信息交换预警联动系统”,包括院前环节:999、120评估病情后把信息传到医院急诊,沟通是否能够救治;急诊环节:急诊部门根据病情评估情况,召集医院严重创伤救治团队相关专家在急诊室待命;综合救治环节:各专科联合制定整体治疗方案,确定治疗顺序.对夏梦的救治,实际上是该院对这个系统的实战应用.

中国交通伤救治情况受到国际医学界权威学术刊物《柳叶刀》的关注.2017年10月14日,《柳叶刀》刊登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团队关于“中国的交通状况及交通伤救治”的综述文章,同时发表了对姜保国的专访.

在姜保國看来,《柳叶刀》之所以这么关注中国模式,是因为他们利用国内现有资源,建立综合医院创伤救治团队,有可能更适用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进行推广.据介绍,美国的创伤救治体系十分成熟,每个州都有独立的 创伤救助中心,但是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三世界国家不像美国、欧洲,它们本来就没钱,不可能花钱再建立创伤中心.”

2006年以前,姜保国还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名骨科大夫.他正在做手术时,总有医生忽然跑过来说,急诊送来一位特别严重的创伤患者,需要他过去救治.他通常会面临一个问题:病人除了骨折,还有颅脑外伤等其他多发病,骨科医生无法救治,只能由急诊室再去其他科室请专家一一会诊.专家先轮番上阵,再商量先做哪个手术,这种情况下,可能已经失去了抢救时机.

姜保国记得,当时这类病人在院内的死亡率高达30%以上.一方面是院内多学科会诊问题导致救治延误,另一方面,院前的急救效率也不高,很多伤者从事故现场转运花费太长时间,送到医院已是垂死状态.

姜保国在2013年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论坛上介绍,国内从接到救助电话到到达出诊现场的时间平均为24分钟,最长可达150分钟,院前转院时间平均为45分钟.此外,急诊施救开始治疗时间平均6.3分钟,专家到现场共同诊治病人的呼叫会诊时间是17分钟.

而国外则强调“黄金1小时”,这是美国马里兰休克创伤中心提出的现代创伤急救的核心,它准确地表明,创伤是时间依赖性疾病.完善的创伤急救体系要能够将需要紧急处理的伤员在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内,送到相应的创伤中心,中心的紧急反应机制能让伤员立即进行必要的紧急处理.总的目标是患者在1 小时内得到确定性治疗.

另外,美国各级创伤中心还要按照规定配备“符合创伤患者最佳急救资源”的团队.一般而言,一个创伤小组由创伤外科医师、创伤住院医师、急诊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急诊护士、ICU护士、麻醉师或者注册护理麻醉师、呼吸治疗师、放射和实验室技术员、手术护士、安保人员、牧师和(或)社会工作者组成.组长由创伤外科医师担任,他们熟悉创伤急救,具备指导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国内外对创伤救治的关注,都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那就是随着汽车社会的形成,国内交通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姜保国表示,当前交通严重损伤已经成为我国、甚至全球中青年人员致死的第一位因素.

按照重庆交通医学研究所所长周继红的计算,全球每25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交通伤,在中国,每天约800人因交通事故死亡.业内称交通伤是“人类永不休止的战争”.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之谜

在国内, 部每年都会统计国内交通事故伤亡人数.中国统计年鉴显示,近10年来,这个数字呈下降趋势,2014、2015年保持在5.8万人左右.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模型对中国的估算,这个数字超过20万,几乎是 部门统计的4倍.

部和卫生部门公布的交通伤害死亡数据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冲突. 部统计的死亡人数从2002年10.9万人后开始有明显降低,而暨南大学教授王声湧所做的研究显示,2002~2006年中国每年平均交通伤害死亡人数达27.39万,占伤害死亡总人数的将近1/3,特别是自2000年后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中国各种伤害的第一位死因.

创伤论文参考资料: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创伤外科杂志

结论:交通创伤救治中国模式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创伤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创伤性精神障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