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职业素养论文范文资料 与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职业素养教育途径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职业素养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20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职业素养教育途径》:这篇职业素养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内容摘 要:针对高校重理轻文,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现象,结合应用型高校的定位特点和人才培养特色,提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并贯穿大学教育全程,实现了人文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心一致、模式统一.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人文素质教育 职业素养教育

周远清同志曾指出,“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轻文、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脱离的倾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方面,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为切入点或突破口的素质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1]杨叔子先生也曾指出,“在大学生的素质形成中,文化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人文素质则是文化素质的核心.”[2]本文围绕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现象,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为例,对应用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进行探析.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IT应用型工程教育过程中,通过将人文素质目标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整合IT职业素养系列课程,加强IT职业素养教师队伍建设,营造IT职业素养教育资源和环境等方式,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IT职业素养教育,并贯穿学院教育全过程,保障人文素质教育在IT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的有效实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将人文素质目标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优化IT职业素养系列课程

1.将人文素质目标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办学之初,就通过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全球化教育的知识分类框架,结合社会和企业对IT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提出了人才培养的五大知识模块,即“IT技术、语言和沟通、组织和管理、价值观和态度、终身学习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将“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和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和团队合作,态度和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实践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为社会的贡献”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并进行了系统化细分和映射,在课程体系构建中,依据指标体系,面向职业领域开展了人文素质课程设计.

2.全程立体式课程体系构建

在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构建中,以“了解职场、规划职场、赢在职场”三阶段,实施了一体化课程设计.以“沟通和演讲”、“IT职业生涯规划”、“工程师职业道德和素养”课程为核心,以“两课”、文化素质选修课为基础和铺垫,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开展,增进知识、提高能力、培育素质,构建了IT职业素养全程立体式课程体系.

在“了解职场”阶段,设置了“沟通和演讲”必修课、“格致杯”演讲大赛实践平台,开展概念实习,增加对职场需求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在“规划职场”阶段,结合专业,提供“专业导论”配套课程、“工程师职业道德和素养”和“IT职业生涯规划”核心课,以及面向语言类专业的“商务礼仪”课程;在“赢在职场”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提供“赢在职场”求职模拟和企业扫描等系列课程和活动.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开设花艺和茶道、大学生音乐赏析等十几门文化素质选修课.

3.“三中心”教学模式实施

为保证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融合,实施了“三中心”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中心、人文渗透为中心”.

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三位一体”设计,“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实践训练和职业素质、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为一体”,注重提升学生的价值观、责任感、态度和习惯、人际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终身学习能力、人文素养等职业素养.

教学组织方面,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指导,以项目和案例为引导,以团队合作小组教学为组织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打造“精讲多练,注重实践”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实践活动方面,将实践环节教学和知识的传授,等同重视,进一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中心、人文渗透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如以《沟通和演讲》课堂为实践基地,以“格致杯”演讲大赛为实践平台,连续举办了十余届“格致杯”演讲大赛,得到广大同学、学院教师的好评,成为品牌实践活动,锻造了一批批校园沟通演讲精英.据统计,大赛获奖的同学,就业率高达100%.此外,“校园辩论赛”、“主持人大赛”、“模拟求职面试”等实践活动,都已成为学院的品牌活动.

二、加强队伍建设,打造职业素养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1.发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的积极作用

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院成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该中心承担着全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指导、规划和组织工作.中心以人文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团队为依托,整合全校优势资源,共同探索和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在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校企合作、专兼结合,建设优势互补团队

本着“校企合作、专兼结合、分工协作、发挥优势”的指导思想,IT职业素养系列课程教学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学院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教师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团队关系.

学院专任教师,主要负责课程的建设和授课;企业*教师,参和课程设计,提供实践案例、参和实践活动指导.通过优势互补,将企业精神、企业文化、行业动态、岗位需求、职业素养要求等,贯穿于教学过程;在实践互动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遵章守纪,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习惯,使大学生做到职业素养和社会需求的“零距离”.

3.积极发挥专业教师、党团组织作用,实施全员全程育人

在专业教学中,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专业教育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教学管理中,使专业教师参和素质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实现专业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相互融合.同时,积极发挥党团组织和社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好第二课堂教育和实践.形成了全员育人和整体联动的有效机制.

职业素养论文参考资料:

职业素养论文

关于职业素养的论文

大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职业生涯和规划论文

职业论文发表

职业和教育杂志

结论: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职业素养教育途径为关于本文可作为职业素养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职业素养个人总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