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机构投资者论文范文资料 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和上市公司R&D投入关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机构投资者范文 科目:技师论文 2024-02-08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和上市公司R&D投入关系》:本论文可用于机构投资者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机构投资者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基于机构投资者及其异质性的研究视角,文章以我国深市创业板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其整体持股及异质分类对R&D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将所有机构投资者视为整体,其持股比例能显著促进上市公司R&D投入力度,但将机构投资者进行分类研究后发现,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能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R&D投入,而压力敏感型投资者和R&D投入活动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这种明显差异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理解机构投资者在参和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同时有利于倡导机构投资者在未来进行合理的、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 异质性 压力抵抗型投资者 压力敏感型投资者 研发投入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11-0017-04

一、引言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当今社会,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进步的灵魂,是获取未来市场地位和长期利润的关键,是推动社会技术进步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源动力.而源源不断的R&D投入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强有力保证.据权威部门的相关统计,2015年我国的R&D投入经费总量为1.4万亿元,投入强度增加到2.10%,预计在2016年R&D投入的经费总量将突破1.5万亿元,R&D投入强度将迈上更高的台阶.稳中有升的R&D投入强度充分说明我国的R&D实力在不断增强,为进一步提高国家科技创新创造了“并跑”和“领跑”的有利条件.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R&D投入强度逐年提高的态势和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需不断提高.

作为以科研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快速成长能力立足的创业板市场,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际,更需要源源不断地进行R&D投入活动,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加快知识成果转化和创造社会财富.但是,不同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R&D投入的资金在总体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相关研究表明,即使在控制变量中考虑了行业、规模、财务杠杆和绩效等因素,这种差异仍然表现明显.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中R&D投入和总资产的比,最大的已达到18.62%,最小的甚至不到0.01%.

20世纪80年代,顺应时代及市场需求的机构投资者出现并爆炸式增长,引发了公司治理结构领域的大变革.率先展开机构投资者相关研究的Shleifer和Vishn(1986)发现,持股比例的上升,加之政府管制的逐步放松和积极性推动,企业中的机构投资者开始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监督公司的治理.1992—1993年,美国机构投资者通过向IBM、GM以及Borden等几家知名公司的董事会施加压力解雇了他们的CEO.机构投资者逐步参和到公司治理中,凭借其强大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专业的投资决策和运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及时遏制管理层带有个人功利性的短视行为,鼓励其进行有未来潜在收益的长期性项目(如研发),增加信息透明度,提升公司价值.然而由于特殊的制度背景,我国的机构投资者的出现及发展晚于西方国家,1999年,证监会提出,要“全方位、超常规培育和带动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之后一系列法律法规起草并公布实施,这有效地带动了机构投资者在我国的迅猛发展.据统计显示,A股市场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总市值的比在2015年底已突破40%,和流通市值的比可能已达到50%以上.那么,机构投资者在我国的发展及作用的发挥是否和国外的情况一样?是否也能够作为外部性的治理机制对管理层实施有效的监督?对于我国的创业板市场,机构投资者是否更注重其长远的发展,是否能利用其自身优势推动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又会在企业的R&D决策及R&D投入规模中分别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基于此,本文从机构投资者及其異质性角度出发,展开对创业板上市公司R&D投入影响的研究,实证剖析其如何影响企业R&D投入活动.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和上市公司R&D投入的关系

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对企业R&D投入将产生何种影响并没有统一的看法,主流的认识有以下两种:(1)机构投资者是短期机会主义者,能否获取短期收益是他们更为关心的,企业的创新活动,加大的R&D投入往往意味着机构投资者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作为外部投资者,对公司层面专有信息的缺乏导致机构投资者难以对公司长期的价值进行准确和合理的评估,同时机构投资者经理人可能会面临来自上级组织的压力以及自身对职业晋升的渴望,这些因素加剧了机构经理人的短视及对风险的厌恶程度.根据这种观点,机构投资者的整体持股不但不会推动企业的R&D投入发展,甚至还会遏制企业的R&D投入.Graves(1998)和赵洪江(2009)等人的研究证实了这种观点.(2)机构投资者是长期投资者.专业化的团队操作,丰富的投资经验,天然的信息收集及分析的优势,让机构投资者的决策视角更偏向于长期化;同时雄厚的资金优势,规模化投资带来的股权规模效应,赋予机构投资者更多介入公司治理的动机和机会,关注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和R&D决策,提升盈利的可持续增长从而获得长远的回报.根据这种观点,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将带来企业R&D投入的大幅度上升.Hansen(1991)、Kochhar(1996)和Wshal(2000)等众多学者的研究证实了这种观点.基于以上两种相矛盾的观点,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a: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和其研发投入力度显著正相关.

假设1b: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和其研发投入力度显著负相关.

(二)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R&D投入的关系

早期文献大都从机构投资者整体性展开相关的研究,忽视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由于其投资策略的形成和投资风格的迥异对参和公司治理的主动性,以及对R&D投入关注的差异性.Rim和Ghzai(2010)对美、日、法国的不同机构投资者进行比较,发现对于养老基金、银行和共同基金这些机构投资者,其投资理念的不同带给被投资上市公司R&D投入活动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本文认为,应该展开合理的分类研究,分别探讨其影响R&D投入的原理.在参考Brickley(1988)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机构投资者和被投资对象之间是否存在紧密的商业联系,是否存在相关的利益纠葛为分类标准,将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和QFII 分类为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将券商、财务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企业年金分类为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和上市公司R&D投入关系为关于本文可作为机构投资者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机构投资者有哪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