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儒家论文范文资料 与一种儒家式企业底线道德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儒家范文 科目:论文范文 2024-02-13

《一种儒家式企业底线道德》: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儒家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

对于孔子“言必信,行必果”的一段相关论述,目前有多种不乏歧义的解读.通过结合原文语境的辨析,本文指出了产生歧义的原因;并认为,儒家所倡导的“信”德是分层次的,而“言必信,行必果”当定位为一种底线道德.基于这样的解读,儒家的“信”德就不仅可以为思考当代经济*学中的相关问题提供思路,而且可以就此提出一种富有儒家特色的企业底线道德.

关键词:企业;底线道德;儒家;信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段话和当代的诚信观不合,由此产生了在笔者看来不合原意的解释方式和评论.可概括为两类:其一,仅截取前一段,以说明孔子那里有介入当代诚信问题的思想资源.在他们看来,面对当代的诚信问题,当然应当主张“言必信,行必果”.这样一来,孔子的这段话也就突显了其现代价值.其二,认为孔子将“言必信,行必果”归为“小人”的表现,看不起讲“诚信”者,或至少不重视诚信问题.而在当代中国的经济生活中,不讲诚信的现象之所以屡见不鲜,儒家的类似观念难辞其咎,应予以批判.

笔者以为,这两种观点都属于误读,不符合儒家的基本精神,也不利于儒家诚信观念切入当代的经济*问题进而展现其理论活力.本文拟在辨析和解读原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儒家式的企业底线道德观.

先依据全文语境稍作分析.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孔子的回答乃针对子贡的提问:怎样才能算是“士”?整段问答都是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言必信,行必果”类似“小人”的表现,但“抑可以为其次”,达不到这一要求,则是“何足算的斗筲之人”,完全失去了作为“士”的资格.显然,孔子并非说,“言必信,行必果”在道德上应受谴责,而是视之为对“士”的最基本要求.当然,要做一名出色的“士”,仅达到这一要求远远不够,其上还有“宗族称孝,乡党称弟”、“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两个渐进的层次.这里的“小人”也不应理解为道德谴责的对象,而是最低的道德层次;对于以道德追求为鹄的的“士”而言,它是一种底线人格.反过来说,即使是未受道德陶养而本性端悫之人,也能拘守社会规范而做到这一点.另一方面,“言必信,行必果”之所以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人格之表现,是因为它拘守于外在的小节,其人格境界可比之为不能表现自身道德追求的“小人”.朱子对此的评判可谓中肯:“彼其识量虽浅,而非恶也,至其所守,则虽规规于信果之小节,然和夫诞谩苟贱之人,则不可同年而语”①.

孟子对“信”的理解,也包含类似的意思,有类似的表述.可资佐证.“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和孔子的说法两相对照,不仅意思相合,且在表述形式上也相近.不过,孟子是直接就理想层次的“信”来说,从“大人”的人格境界来讲.“大人”已超越了前两个层次,而以“义”出“信”,当然不用像“小人”那样“言必信,行必果”.但是,若依此认为孟子不讲“信”,或者说在道德践履中可以直接就从“言不必信”入手,则是对孟子的误解.究其实,大人的这种行为方式,是要靠理想的道德人格来担保的.换句话说,要把心中之“义”实实在在地安顿好了②,才能表现出如此之“大信”.否则讲“言不必信”,只是空谈.因此,孟子也强调, “君子不亮,恶乎执?”(《孟子·告子下》)“亮,信也.和谅同”,“恶乎执,言凡事苟且,无所执持也”.(朱熹:《孟子集注》)君子须“执信”,必须讲信.“执”体现的是道德修养过程的特点,“亮”即指“信”德.这和上段所讲的“大人之信”也不矛盾.上段是从修养达至的境界说,此处乃就修养的过程立言.

要之,孔孟所讲的“信”是分层次的,“言必信,行必果”属于最低的道德层次,但仍然属于道德的范围.虽然这种道德并没有表现属于行为者自身的道德理解,或者说,我们无法由此来判断其本人的德性如何,却是平庸之人也可以拘守的.在此意义上,它就是一种底线道德.

基于以上辨析,可以说,第一种解释方式固然已完全曲解了孔子的原意,第二种其实也是出于误解.以下简要说明产生误解的原因.

其一,脱离言说的语境,由孔子做出的“小人”判定,而误以为“言必信,行必果”是从纯粹道德贬义上讲的.结合言说的语境来看,“言必信,行必果”意义上的“小人”,并非“不道德”,而是“非道德”或者说没有表现行为者的道德自觉.因此,从人格表现看,孔子视之为“士”之境界的底端;从道德要求看,孔子则给予了最低限度的肯定.

其二,从单一规范的角度来理解孔子从人格境界的角度提出的观点.孔子的回答,显然不是对某一行为是否合乎道德的说明,而是就某个人的行为一贯表现而做的评判.在此不能用非此即彼的规范方式来衡量,即,不能说“言必信,行必果”要么是诚信的表现,要么不是,而是容有多个层次.如果面向当代诚信问题来说,孔子的意思毋宁是:“言必信,行必果”表现出来的是最低度的诚信人格,亦即仅为合格,下此则是不道德的;从人格追求来说,还应该在更高的层次去表现诚信.前文已说明,孔子所提出的“信”,其最高层次是“信义”.孟子的相应说法也不是说道德高尚者不必讲诚信,而是说,他不会停留于不能表现自身人格的低层次,而会在最高的“义”之层次去表现诚信之德.必须强调的是,这里的“义”,不是指外在于自身的社会规范、道德原则,而是来自内心的裁断、人格尊严的自律.

从面向当代经济*问题的角度看,上述两种解释无论是故意曲解还是误解,其深层原因恐怕还在于,不满意孔子对“言必信,行必果”在道德上的定位.那么,我们如果将之定位为当代经济*生活中的底线道德,是否恰当?以下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儒家论文参考资料:

儒家思想论文

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

结论:一种儒家式企业底线道德为关于对写作儒家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儒家思想害了中国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