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发现论文范文资料 与个人发现和中国女性自我画像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发现范文 科目:论文范文 2024-03-10

《个人发现和中国女性自我画像》:关于免费发现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发现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欧洲的个人主义诞生于公元一五00年前后.这个时期,镜子的发明使人们第一次从镜中看到自己清晰的面貌.之后,镜子成为欧洲世界重要的文化象征物,从一种“器物”发展为一种“概念”.它让人们了解自己,划出自己和他人的界限,构造关于自我和他者的种种喻说,人的自我感由此确立.镜子的使用让人们认识自己的同时也推动了艺术表达的进程,自画像正受惠于这一发明.对着镜子,艺术家不仅摹写从镜中看到的那个自己,更由之而内省自身.数百年间,自画像表达由外而内,由表及里,不断深化,构成艺术表达的历史链条.在欧洲,自画像的出现和个人主义的诞生几乎同步,镜子是催生二者的媒介.一五00年以后,白画像成了欧洲绘画艺术家自然而然的表达样式.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自画像理论是“每位画家画的都是自己”,一如几百年后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作家郁达夫所言:“所有的文学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个人主义热潮兴起之后,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中国,都有过一个强调艺术是自传的时期.蒙田在为自己《随笔》的自传性做辩护时说:“一日我在巴勒迪克看到勒内王将自己的自画像赠予弗朗西斯二世国王作为留念.就像他用画笔描绘自己一样,我用文笔描绘自己又有何不可?”(蒙田《随笔》前言)于其时,自我摹写几乎成为不同种类的艺术共同采用的方式.在绘画领域,文艺复兴时期伊始至其后几百年间,自画像一直引领 ,不同时期的大师们都深谙此道,从丢勒到伦勃朗,从戈雅到库尔贝,从塞尚、高更到凡·高、蒙克,从马蒂斯到毕加索到达利,不同历史阶段的大师们都在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创造中留下了以自画像为构形样式的代表作.他们以“我”为形象展开各种思想演述和艺术实验,手法各异,观念多元,但殊途同归,显示了对以“我”为中心的人类精神本源的共同兴趣.

和西文individual相一致的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一词,最早出现于中文世界是一 八年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期间翻译的日人柴四郎小说《佳人奇遇》:“等然法人轻佻,竞功名,喋喋于个人自由.内阁颇行更迭,国是动摇.”此为“个人”一词在中文中的首次出现.这个“个人”有权利主体内涵,可以喋喋于“自由”.金观涛、刘青峰据“数据库”检索还发现,一九0一年以前,极少有人使用“个人”一词,一九0二年突然由前一年的二十二次增加到一百一十次.而且“个人”明确和西方individual相对应的情况,发生于一九00至一九0二年间,表明个人观念在一九0二年开始普及(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之后,关于“权利”“个人”的近代启蒙言论迅速铺开,并随着思想启蒙的深入获得更加充分的阐述.

于“个人”确立而言,言论上的启蒙仍是一种纸上谈兵.它必须借助相关的工具和途径,才能将观念落到实处,变成事实,就像欧洲人借助镜子而发现个人一样.在中国,近代启蒙最有效的办法是兴办新式教育.新式教育不仅从“道”上更从“术”上教人自立.一九0五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现代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文化和新技术携手,构成现代教育的两驾马车.和西方的白画像盛行激发个人主义热潮类似,二十世纪初,在新式学堂中占据一席之位的图画课于近代启蒙实施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二十世纪头十年,图画课已经是新式学堂的常规课程.光绪二十八年(一九0二),由光绪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其中预备科课程分“政”“艺”两科,“艺”中“图画”列第九;光绪三十二年(一九0六)颁布《通行各省优级师范选课章程》,有“图画课”的规定;光绪三十三年(一九0七)颁布《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有“图画课”规定;宣统元年(一九0九)颁布《检定小学堂章程》,规定了图画教员的考试科目.可见“图画课”在新学中的分量和位置.其时全国各地开办的女子学校,更是以图画、刺绣、手工为主科.如一九0三年创办的上海城东女学、湖南民立第一女学,一九0四年创办的杭州公立女学校、上海启明女学校,一九0六年创办的天津北洋女师范学堂等,莫不如此.早期的女子教育,基本在女学堂和师范学堂两条轨道上进行,图画课是女子教育的必修课,不仅教给女学生绘画技能,更推动了女性个人主义启蒙的展开.

作为一种“西技”,图画课在世纪初的新学中举足轻重.沿着晚清经世致用的实学潮流,二十世纪头十多年,西洋图画以写生为方式的写实路径备受推崇.两代文化启蒙者,从康有为、梁启超到陈独秀、吕徵,都倡导美术的写实主义.在后者那里,“写实”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新文化.“画家必须用写实主义,才能够发挥自己的天才,画自己的画,不落古人窠臼.”(陈独秀:《美术革命——致吕徵》,《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他将写实和发挥“天才”、标榜自我独立性相提并论,强调“写实”的精神内涵.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到来,写实主义从原来的追求绘画逼真效果,提升到具有“科学和 ”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写生是讲究科学性的行为,自我摹写和自我表达是 的表现.在这种背景下,人物写生、*素描、明暗造型,都具有文化性、精神性含义.至此,人们对绘画尤其是肖像画的理解,进入一个新阶段.肖像画和个人主义时代的自我张扬相呼应,拓展出一片新天地来.美术教育既是一门人文教育,又是一门技术性相当强的课程,一种用画面摹写景观、摹写人事万物的技能.这种技能的掌握让人的表达如虎添翼,技术促进了觉醒.在技术的协助下,自我摹写变得轻而易举,自画像也开始流行.

一九0五年开始接受中国留学生的日本*美术学校设有一项常规性体例:“西洋画科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都应该给母校留下一幅自画像.”(刘晓路:《档案中的青春像:李叔同和*美术学校》)日后追尋该校早年中国留学生行踪的学者,就以保存于该校档案馆的毕业生自画像为线索,确认这些留学生是否完成其学业等情况.自画像逐渐成为研习西洋画学生常规的训练方式,甚至是早年学生进入美术院校的必考科目.其对自我形神准确勾勒的难度,考量着每位习画者的功底和实力.这种训练方式让绘画者获得表现技巧的同时,更激发其自我感,催生其自我意识.它引导画者深入地观察自己,敏锐地捕捉自己瞬间的形神,并加以心领神会的摹写.自画像是以绘画方式对“我是谁”“我怎么样”“我为何”等进行叙述和表现,是绘画的自叙传.这一自我形象的摹写过程和其说是写真性的仿写,不如说是创造性的表现,带有个人主观的情绪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画像的盛行标志着个人主义时代的到来.

发现论文参考资料:

和发现杂志

发现杂志

结论:个人发现和中国女性自我画像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发现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路虎发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