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叶广芩论文范文资料 与论叶广芩小中族群身份建构和认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叶广芩范文 科目:论文范文 2024-02-28

《论叶广芩小中族群身份建构和认同》: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叶广芩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族群身份是基于族群意识的个人身份认同层次之一.在现代中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视角下,族裔认同具有不同的层次.本文通过对叶广芩家族小说文本《采桑子》的分析,梳理了族群身份认同建构的基础、过程和结果,思考了其中的困惑和矛盾,确定了双重身份认同建构的自发性和广泛性,同时也注意到作家写作行为中对身份重构的诉求,展示了“多元一体”下族群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关键词:叶广芩 《采桑子》 身份认同 族群身份

叶广芩是满族女作家,祖姓叶赫那拉,生于一个世居北京的满族世家.她在胡同老宅中长大,耳濡目染满族贵族家庭的生活,她的代表作——家族小说《采桑子》,描绘了民国以降,故清宗室后裔金氏家族的成员各自飘零、曲折百端的人生经历.本文即以《采桑子》为例,梳理、分析其中的族群身份建构和认同.

一、多民族家庭——族群身份建构的基础

族群身份的建构,始于族群意识的产生.费孝通指出:“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或民族意识.”{1}民族和族群在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同义词,都指向满族、汉族这样的人们的共同体.以往我国学界称之为“民族”(nation),但在引入族群(ethnic group)一词后,用族群来称呼便更加恰当,便于和以国家为基础的“民族”相区分.族群身份认同是以族群意识为基础的身份认同的一种.

族群意识不是先天产生的,而是后天在环境中经由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逐渐明晰的,通过对差异的认知形成了“我者”和“他者”的区分.具体到《采桑子》而言,族群意识最初产生,族群身份开始建构的所在,就是戏楼胡同的金家老宅.《采桑子》讲述了贵族家庭金家从清末到当代几代人的生活,老宅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叙述者金舜铭是金家七子七女中最小的女儿七格格.金家老姓爱新觉罗,祖父有“镇国公”衔,祖母是蒙古亲王之女,父亲有“镇国将军”衔,曾留学日本.父亲的三个妻子,大福晋瓜尔佳氏是满族世家之女,二夫人张氏出身安徽桐城的汉族世家,三夫人陈氏是北京普通旗人家庭的女儿,是舜铭的生母.从家庭构成看,这个家庭中有满、汉、蒙三个族群的家庭成员,通过彼此的日常接触,族群意识因此萌生,族群身份逐步建构.

舜铭对族群的认知,最早来自于身体上的差异,因为二夫人是家中唯一缠足的女性,而满族女性是不缠足的.另一方面,满汉之间又有习俗上的差异,三哥的妻子过门不久即去世,三嫂的娘家人来闹,认为是二娘作为汉人有重男轻女的想法,对儿媳太过严厉,不像满族人家“宠女孩”.这虽都是家长里短甚至闲言碎语,却因此推动了差异感的形成,成为了族群意识萌生和身份认知和建构的基础.

杜赞齐认为,群体的边界不是界限分明的,而是由文化实践代表的很多变动的边界,有些是柔性的,能够在群体之间互相分享,有些则是刚性的.有一种被他称为“承异”的过程,即把特定的文化实践提升为群体基本原则的过程,就能把柔性边界转为刚性边界,“从而提高群体相对于邻近其他群体的自觉性”{2}.

在滿族的文化实践中,由于清朝统治者对“国语骑射”的强调,语言(满语)曾经被视为刚性边界之一,满族大臣不熟悉满语曾被治罪,宗室通过“考封”获得爵位也须考满语.但到了《采桑子》的时代,满族中通晓满语者已经很少了,舜铭曾随祖上当过翻译的舅姨太太学习满语时,一方面认为这种语言已是乏人使用的“死语言”了,另一方面却也难以否认满语对满族在文化认同和族群感情上的特殊羁绊——假如不会满语,地下见了祖先还怕会有语言障碍,“这样令后代头疼的事也只有我们满族才会出现”{3}.其他的文化实践,如旗礼,老姓甚至基于民族识别的“民族成分”问题,等等,都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扮演过刚性边界的角色,成为族群身份划界的原则,进而推动族群意识的强化并作为身份建构的标志,《采桑子》中提到的“满文热”如今在北京再度兴起,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二、依恋和批判——挣扎的身份建构过程

陈思和指出:“当一个民族走在一面是旧的传统价值观念分崩离析,一面又百废待兴的道路时,人们一定会认真反思一下自身,提出高更提出过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唯有用现代观念重新观照历史的人,才能对自身获得真正的理解.”{4}在传统中国现代转型的背景下,这种在近现代主流文学创作中广泛存在的寻根意识,在以叶广芩为代表的满族作家的创作行为中又显得格外复杂.一方面,他们的文学实践中鲜明的重写历史的倾向指示着身份重构的诉求,另一方面,冷静的审视和反思又往往和再评判甚至批判紧密关联,于是就呈现出对族群历史、家族精神既依恋又批判复杂扭结的身份建构过程.

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对祖宗功业的辉煌历史的追溯有助于重建族群的自豪感.《采桑子》中的金家是虚构的,叶广芩曾说过,金家的故事是她将从小到大在亲眷之家中所听所见的各种故事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而这个虚构的家族,却被她设定为清代的皇族宗室之家.金家先祖是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胞弟,跟随兄长四处征战,曾是八旗中的一旗之主,参和治理国家之事.后人从龙入关,战功赫赫,平定三藩,世袭郡王.选择这样的世家作为虚构家族,同时在文中还不断以各种片段化的历史叙写插入,其目的显然不是对族群历史的简单追忆,而是意图通过对祖先功业的自豪感来询唤族群成员对族群身份的认同,在这一意义上,金家的背景和历史虽然是虚构的,但同时也是整个满族群体共同的真实历史印记.

从微观的角度而言,对满族人物的重新描写和塑造蕴含着纠误辨污的情感诉求.长期以来,因为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在对背后数百年深刻复杂的历史纠葛无能为力的情况下,重塑族群形象就成了现当代满族家族小说中的一种普遍意图和做法.《采桑子》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亦是如此,叶广芩以开放的文化视角重新切入历史,着重关注既往宏大历史叙述中所不及的个体人物的命运,以温情脉脉的笔调,塑造了重义轻利的七哥、淡薄自守的二姐、舍身取义的三姐等诸多坚守家族文化价值观的人物形象,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感受进而理解他们的窗口,从而对大历史叙述产生新的思考.作品因而也浸润了对家族、族群文化精神的依恋和挽歌情调.

叶广芩论文参考资料:

罗密欧和朱丽叶论文

结论:论叶广芩小中族群身份建构和认同为适合叶广芩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叶广岑小说在线阅读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