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监管理论起源论文范文资料 与监管:理论起源、演进与英国监管改革实践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监管理论起源范文 科目:论文格式 2024-02-06

《监管:理论起源、演进与英国监管改革实践》:本文关于监管理论起源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摘 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监管模式因其内在的独特优势及在危机考验下的良好表现,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并得到广泛应用,逐渐成为国际上金融监管体制的主流.我国在近期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同样借鉴了监管模式,在优化监管机构设置的同时监管目标也更加清晰明确.本文拟从监管的理论分析角度入手,并结合英国两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以期对我国下一阶段的金融监管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鉴.

关键词:监管;宏观审慎;微观审慎;行为监管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8.05.09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8)05-0069-06

一、 监管理论起源

(一)产生背景

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前长期实行分业监管,即根据被监管对象的机构类型作为监管划分依据,分别由对应的监管机构实施监管.随着英国金融体系复杂化程度的显著提升及各类型金融机构规模的快速扩张,金融领域开始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混业经营模式形成,金融控股集团初现雏形,跨行业、跨市场的业务活动不断涌现,不同类型机构及市场间的界限开始模糊;随着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及衍生品市场的加速崛起,商业银行不再是系统性风险的单一来源;金融产品及服务日益多元化、复杂化、专业化,消费者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鸿沟急剧加深,金融市场更加不透明.英国金融体系所出现的上述变化导致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爆发了诸多风险事件,如巴林银行因衍生品投机失败而破产、国际信贷商业银行因金融欺诈而破产等.

不断产生的风险事件表明英国原有的分业监管体制与日益复杂、混业化的金融体系不相协调、不相适应.正是在此背景下,英国经济学教授Micheal Taylor于1995提出了监管理论,以期重塑监管理念并为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指明方向.

(二)理论主要内容

1.关于监管目标.监管理论以目标导向为原则,认为有效的金融监管应当致力于两大目标的实现:一是系统性保护目标,即通过实施审慎监管确保金融机构经营稳健,维护金融稳定;二是消费者保护目标,即通过实施行为监管确保消费者在金融交易中被公平地对待,免受欺诈、不充分竞争及市场滥用等不当行为的侵害.

2.关于间的关系.两大监管目标之间存在一致性:一方面,有效的审慎监管能够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防止机构因资产质量恶化或流动性不足而导致经营失败,使金融消费者免于蒙受重大损失;另一方面,有效的行为监管能够及时对问题金融产品及不当金融交易行为进行干预,提振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有助于金融稳定的实现.

同时,由于二者存在诸多差异,会导致出现目标冲突:一是立场冲突.前者着眼于金融机构的利益,后者着眼于金融消费者的利益,由于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是作为交易对手而存在,这决定了双方的利益往往并不一致,进而导致不同监管目标的冲突.二是文化冲突.行为监管的工作性质决定其监管人员构成主要为律师和会计师,而审慎监管则更多地需要经济学家和风险管理专家,监管人员的职业文化及分析视角存在冲突.三是利益冲突.行为监管能够及时叫停问题金融产品的发售,遏制欺诈交易行为,防止金融机构对消费者进行利益掠夺,并对其不当行为采取严厉监管措施,但同时也会影响金融机构的短期盈利水平,造成审慎监管指标的急剧恶化.

3.关于监管机构设置.如果由单一监管机构同时承担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这两种职能,往往会导致出现“挤出效应”,对不同监管目标厚此薄彼、顾此失彼,影响监管的有效性.因此,应根据不同监管目标设立两个相互独立的监管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与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分别负责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以消除“一身二任”所导致的内在冲突,进一步提高监管专业性.其中,金融稳定委员会负责对包括商业银行、证券、保险公司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统一实施审慎监管,以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现实情况;消费者保护委员会负责对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实施行为监管,确保机构的合规经营及金融市场的公平诚信.

4.关于监管协调机制安排.一方面,若金融稳定委员会独立于央行,则意味着央行原有的银行监管职能将被剥离,在此情况下,金融稳定委员会必须同央行保持紧密合作,便于央行及时获取风险信息,更好地履行货币政策及最后贷款人等职能.另一方面,鉴于金融稳定委员会及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之间存在着目标冲突,双方需要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也可考虑建立起更高层级的监管协调机制.

二、监管理论的演进

(一)理论演进的背景

金融监管理论及监管模式的确立必须以一国金融体系的现实情况为基础,当该基础发生显著变化时,金融监管理论必须随之作出适应性的调整.Taylor首次提出监管理论后的10多年中,英国的金融体系产生了剧烈的变化,如规模巨大、具有高度关联性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高杠杆型金融交易业务盛行,金融风险交织程度加深且风险传播进一步加速等.金融体系的上述变化加剧了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如何更加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成为重塑金融监管体制时的突出考量因素.

(二)主要变化

基于对英国金融体系新特点的认识,Taylor于2009年在原有的理论框架基础之上,对监管的内容做出了进一步的丰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现实需求,并对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再次献言.

在新的理论体系下,明确了监管与六大监管功能的对应关系,其主要结构关系总结如下(见图1).

1.系统性保护目标主要通过以下三种监管功能的有效发挥得以实现:(1)宏观审慎管理.传统的微观审慎監管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问题的出现,即个体金融机构的稳健不一定能够带来金融体系的稳健.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并且该种不稳定性随着金融创新活动增多、金融机构规模扩大、金融体系复杂性增强等日益加强,这就要求央行从全局视角来看待金融体系及金融风险,即通过宏观审慎管理保障金融稳定.(2)危机管理机制.危机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及破产清算安排两方面内容.当金融机构陷入困境时,央行需决定是否行使最后贷款人或紧急流动性救助职能,并确定相应的抵押品;对破产机构进行有序清算,避免机构破产对金融体系造成过度扰动.(3)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当金融机构规模过大或与金融体系具有高度关联性时,其经营失败将会导致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因此,对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应当实施更为严格的审慎监管,设置更高的资本、流动性等监管要求.

监管理论起源论文参考资料:

军事理论论文摘要

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文学理论论文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

理论月刊

军事理论论文2000

结论:监管:理论起源、演进与英国监管改革实践为关于监管理论起源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监管理论起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