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有效性论文范文资料 与如何保证设计评审有效性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有效性范文 科目:论文提纲 2024-03-14

《如何保证设计评审有效性》: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有效性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设计评审全程进行了步骤识别,并对各步骤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了预测,针对失效原因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际应用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因为过程步骤分解细致、过程风险全面预测和解决方案的应用,实施案B在评审有效性方面明显优于实施案A.

关键词:设计评审 预评审 风险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2-029-02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瓶颈的不断显露,大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设计开发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和成本的主要因素;而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设计评审质量,直接决定了过程和结果的质量水平.以往常见的设计评审,很多专家事先不了解项目具体情况和当期评审重点,或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准备,评审活动变成了到现场听“科普会”.因为评审专家不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使设计者感觉评审活动只是向专家们汇报工作情况,非但对其工作无实质性帮助,反而占用其宝贵的项目资源而心生抵触情绪.最后评审会变成了形式上的工作任务,背离了其作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有效方法的初始目的.

二、推行设计评审之前工作方法介绍

笔者所在的团队,从2007年开始,从最早的模仿开始做产品开发,对产品开发各阶段必须经历的流程无系统概念,各项工作均根据团队成员的历史经验推进.设计工作的编制、审核和批准,主要是设计者自审、直属上司根据经验审核,再报请高一级管理者批准.设计本身隐含的问题往往要等到产品做出来才能发现,修改的成本非常高,而且项目交付周期一拖再拖.

三、设计评审实施案A

2009年中,笔者和所在的团队成员一起,对如何实施设计评审进行了策划.基于当时的认知,我们主要是根据经验对对设计评审的过程进行了识别,如表1所示.

实施结果:

(一)被评审文件的初始质量水平参差不齐

分析原因是当时公司尚未制定设计标准和各类检查表,故不同项目的自审和准入审核实施无统一标准,完全由设计师本人及其直接上司根据各自工作经验把关.

(二)评审会开成了“科普会”

由于项目进度紧迫的原因,部分评审通知发出的时候,评审资料包尚未最终完成,故评审专家有时只是收到了评审通知和不完整的项目资料,所以不少评审专家实际上是到评审现场来熟悉项目的.

(三)评审会输出质量较差

由于事前没有专门的流程引导,很多来自不同部门的专家对评审流程理解程度不一致,导致很多专家未进行有效预评审、无书面反馈意见,在评审会现场凭记忆或经验口头向设计者发问,由设计者答疑;或频频出现细节问题长时间的讨论、澄清,评审会一度开得远超预定时间;甚至大量评审不得不最后都提请最高决策者拍板定论.

最后,由于评审会实际上未给设计者提供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使设计者感觉评审活动只是向专家们汇报工作情况,非但对其工作无实质性帮助,反而占用其宝贵的项目资源而心生抵触情绪.最后评审会变成了形式上的工作任务,背离了其作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有效方法的初始目的.

四、设计评审实施案B

从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公司聘请外部咨(下转第31页)(上接第29页)询机构驻场辅导,笔者和研发、质量等关联人员重新回顾并优化评审工作方法.

结合过往失败的经验,团队通过学习逐步认识到设计评审的目的:一是评审工作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从而发现缺陷;二是对是否具备展开下一步工作的条件进行判断;三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提出纠正缺陷的方法或建议.

根据做事讲方法、做事讲保障的基本原则,笔者和全体团队成员对如何展开有效评审进行了系统策划:对设计评审全程进行了步骤识别,对各步骤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了预测,并针对性地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表2所示(见第29页).

自2011年1月至今的实施结果概括如下:

(一)流程可控

由于对设计评审全程进行了有效的步骤识别,并固化成为流程,通过培训和前期引导的方式,使所有的评审参和者都有了一致的认识,确保了不同设计团队不同专家团队工作方法的一致性,降低了沟通成本,提升了效率.

(二)风险预先识别和解决方案的设计

通过对每个步骤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了预测,并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了评审活动过程中每个步骤都能如期达到预定的效果.

(三)应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设计大量表单作为应用工具,有效提醒以防止工作疏漏,确保了评审整体工作和每个细节都能形成闭环.

五、结论

因为评审工作的活动策划、流程设置、过程风险识别和有效推进解决方案的落实,实施案B在评审目的、评审过程保障和评审结果达成等各方面都明显优于实施案A.

参考文献:

[1] 丁莲,汤文成,吴锡英.产品设计质量评审系统的研究和建立[J].机械工业自动化,1997(1)

[2]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9016-2005质量管理体系 项目质量管理指南[S].2005

[3] BSEN,Design review(IEC 61160:2005)[S].BSI Standards Publication,2006,ALL

[4]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S].2008

[5]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9015-2008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计划指南[S].2008

[6]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9004-20011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 质量管理方法[S].2011

[7] BSEN,ISO 13485:2012 Medical devices -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for regulatory purposes (ISO 13485:2003) [S]. BSI Standards Publication, 2012

[8] 黄建农.如何提高设计评审质量[J].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1993(2)

(作者简介:高旭宏,黑龙江科技大学MBA在职学员,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决策分析;现就职于瑞奇外科器械(中国)有限公司,负责研发质量管理.)(责编:贾伟)

有效性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如何保证设计评审有效性为关于有效性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有效性是什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