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区域经济论文范文资料 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区域经济比较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区域经济范文 科目:论文提纲 2024-02-23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区域经济比较》:本论文可用于区域经济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区域经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是中国三大区域经济圈,通过探索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水平,产业结构布局并结合区域内部协同发展问题比较三大区域经济圈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异.探究三者背后的不同历史发展模式,即长三角的一主多副模式,珠三角的多元中心模式和京津冀的梯度布局模式以及雄安新区战略规划,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全方位的突破和进步,成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典范.

关键词: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经济圈;发展模式

引言

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从国内发展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是拉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并且成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于京津冀地区更加均衡.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拉动南京、杭州等副中心,并推动苏州、无锡、南通、常熟、宁波、温州等城市群共同发展;珠三角即是典型的“多元中心”争雄态势, 香港、澳门作为行政特区, 地位略高于广州、深圳, 但经济实力和社会潜力则是大体均衡的模式;京津冀区域中,首都北京和直辖市天津却未带动起河北省的经济腾飞,国家设立雄安新区若是符合设计预期,会给京津冀区域经济带来和浦东新区以及深圳特区类似的活力.

一、三大经济圈社会发展比较

选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水平和产业结构布局对三大经济圈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内部和相互比较,以探究三大经济圈各自的特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一)国民经济指标

2014年,长三角的人口规模是1.59亿人,GDP规模是12.89万亿元,人均GDP 为81069元(13075美元);珠三角的人口规模是5778万人,GDP规模是5.78万亿元,人均GDP为100000元(16129美元);京津冀人口规模是1.10亿人,GDP规模是6.64万亿,人均GDP为 60363(9736美元).从体量上来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口和GDP总规模远大于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而从人均GDP来说,长三角和珠三角相较于经经济地区高出不少.

从区域内部来说,京津冀经济圈中北京市2014年人均GDP为9.9万元,天津市10.3万元,而河北省仅为3.9万元,内部差距极为显著;再看长江三角洲,上海市人均GDP文件9.7万元,江苏省8.2万元,浙江省7.3万元,差距存在但不显著,地区之间发展较为均衡.

(二)城市建设水平

本文的长三角地区包括的省市区为上海、江苏和浙江,包括的主要中心城市为上海、南京和杭州;珠三角地区包括广东、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中心城市为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京津冀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主要中心城市為北京,天津和石家庄.

截至2013年,三大经济圈中50万人以上城市数量,长三角地区24个,珠三角地区19个,京津冀地区12个;总体城市化率为长三角59.8%,珠三角69.6%和京津冀58.9%,珠三角城市数量虽然居中,但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率)却明显高于长三角、京津冀(京津城市人口均在85%左右,拉高了河北 50%以下的比率),尤其港澳、深圳等均已进入后工业社会.

(三)产业结构布局

三大经济圈中,第一产业总体比重分别为长三角4.3%,珠三角4.7%和京津冀5.7%,第二产业比重依次为45.2%,46.3%和41.1%.从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看,珠三角主要是面向外来的轻加工,和长三角一样,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长三角最大的优势,即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潜力巨大;京津冀区域则主要依赖于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煤电开发以及尖端科技研发,其现代服务业、新兴高新产业等相对欠缺.

二、三大经济圈发展模式

三大经济圈的发展模式由于地理位置差异,政府政策以及市场机制不同,使得各自的发展模式不同,这也造成了三大经济圈之间和内部的社会发展差异.

(一)长三角的一主多副模式

在历史上,江浙一带曾经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因素萌芽之地.改革以来,“苏南模式” 的集体经济、“温州模式”的民营和个体经济、上海长期积淀的金融和商贸文化,催生了长三角的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其经济速度、经济总量、社会组织发育程度等都比较超前.

从要素来源看,长三角表现为内联外引的发展模式,即内部联合本地和大陆兄弟省份的力量,外部吸纳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经验,形成金融、证券、高新技术、机械制造、电子通信、轻工、服装等特色优势产业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通过对长三角经济区 40 个城市 2001-2010 年地均 GDP 和 GDP 增量进行考察,发现长三角在这十年间出现了明显的区域经济收敛,地区间差距进一步缩小,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长三角概念从原来的上海经济区区只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等 10 个城市,截至2014年逐步扩容至30个城市,至 2020 年,长三角经济区的范围将扩展至沪、苏、浙、皖 40 个城市.

(二)珠三角的多元中心模式

回顾珠三角的区域规划发展历程,1992年 南巡之后,港澳侨资和深圳、珠海开放窗口对区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94年着手编制的《珠三角经济区城市群规划》第一次提出城市群的概念,并有了完整的空间结构规划,为后来历次规划奠定了基础.

珠三角区域规划一直以“多中心”目标作为价值准则.旨在平衡东岸、西岸的发展,构建大、中、小城市等级结构分明的城镇发展体系.从1994年的《珠三角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开始,中(广州、佛山、肇庆,简称广佛肇)、东(深圳、东莞、惠州,简称深莞惠)、西(珠海、中山、江门,简称珠中江)“三大都市区”和“广州、深圳、珠海”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多中心空间结构一直延续至今.

珠三角崇尚平等竞争文化,加上侨乡文化、港澳资本市场文化的底蕴和渗透,其经济社会显现出“多强迸发”的模式,并在金融外贸、电信电器、汽车建材、纺织服装、医药、石化、森工、劳动密集型轻加工、 业等产业中形成优势.

区域经济论文参考资料: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

金融经济杂志社

生态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管理杂志社

结论: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区域经济比较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区域经济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区域经济特点有哪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