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政府论文范文资料 与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制度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政府范文 科目:论文摘要 2024-03-07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制度》:本论文为您写政府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本文旨在揭示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的制度成因,并利用2001—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一般预算收支缺口越大,对应的土地财政规模越大,这一点在中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土地制度方面,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中涉及的耕地面积和土地财政收入规模正相关,说明土地制度越不完善,地方政府越有扩大征地面积从而获得巨额土地出让收入的冲动;在GDP增长导向的政绩考核制度方面,人均GDP指标也通过了检验.本文的研究为促进土地财政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土地财政;分税制;土地制度;政绩考核制度

中图分类号:F8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5-0085-05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9.92%提高至2012年的52.57%.从全国行政区划来看,地级市从1978年的98个增加到2012年的285个,建制镇从1978年的2 176个发展为2012年的19 881个,城镇人口则从1.70亿剧增至7.10亿.和此同时,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1年的7 483平方千米剧增到2012年的45 565.80平方千米,31年间增长了5倍多.

毫无疑问的是,城镇化和工业化一样,是我国经济能够保持强劲增长的两大引擎,在这个过程中,土地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地方政府则是“造城”运动的“操盘手”.凭借强大的土地资源配置权,地方政府采取“二元”土地出让策略,即通过低价协议出让土地进行招商引资,保障地区GDP的高增长;以“招拍挂”获得巨额土地出让收入和融资,造就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最终形成独特的土地财政模式.

统计数据表明,仅就土地出让金收入而言,自2000年以来出现巨额增长.1987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和窗口的深圳市,率先开始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的试点,当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仅为0.35亿元.2002年以后,“招拍挂”出让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土地出让收入在2003年跃升至5 421.31亿元.随着土地供应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规模不断刷新纪录,2007年突破万亿元,达到12 216.72亿元,2011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增至32 126.08亿元,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61.14%,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财政”.

但是,受制于18亿亩耕地红线的约束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这种透支未来的土地财政收入却是不稳定且不可持续的.而且,在土地财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耕地的不断减少和失地农民的大量出现,房价居高不下使得城市居民不堪重负,征地纠纷和暴力拆迁引发一系列严重的件以及政府官员的寻租腐败频发,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隐患.同时,引起了许多经济问题,如投资过热、产业结构失衡、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和金融风险等,引起上至决策层、下至寻常百姓的关注,也是媒体和学术界热议的焦点.那么,经济社会影响如此巨大的土地财政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下,应如何*土地财政难题成为本文的研究目的.

二、文献综述

关于土地财政形成的原因,学者大都将其归咎于制度缺陷,其中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合理被广泛认为是土地财政产生的首要原因.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政府上收财权,下放事权,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权和其承担的事权不相匹配,同时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造成地方财政收不抵支的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弥补财政缺口,增加可支配收入,地方政府自然会去寻求税收之外的其他收入来源.在无权自主发行地方公债的情况下,凭借掌控的土地资源通过“低买高卖”获取大量土地出让收入的方式成为地方政府的首选.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政研究中心指出,作为一个初级行动团体的地方政府为解决财权和事权不对称而造成自身财政拮据问题,不得不采取一系列非规范化融资方式来筹集资金,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也就不难理解[1].其他学者如黄小虎(2007)、刘正山(2007)、董再平(2008)、易毅(2009)、岳桂宁(2009)、陈志勇(2010)、罗必良(2010)、吴群(2011)、安体富(2011)和贾康(2012)等也都支持此观点.肖全章和郭欢通过构建经济计量模型对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土地财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相互反馈的作用机制[2].

除了财政体制原因,学者们还普遍认为现行土地制度和管理体制缺陷也是土地财政形成的重要原因.我国实行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即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两种土地所有制并存.刘守英和蒋省三指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原来的农业用地变为工业建设用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土地价值的增值过程,地方政府在我国特殊的土地管理制度庇护下合法地成了新征农地的所有者和土地级差收入的拥有者,而农民则被完全排除在利益分享之外[3].因此,我国地方政府之所以可以利用土地资源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工具,主要是由现行土地制度造成的.董再平认为,现有法律尚未对“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做出严格界定,导致集体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公共利益”被泛化[4].于是,地方政府同时享有征地决定权和补偿决定权,在负责征地政策的制定时,又负责其执行,发生征地纠纷时还充当裁判者.在此情况下,对于集体土地征用,地方政府处于强势地位,而利益博弈的另一方——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却处于弱势地位.此外,土地出让金收入完全留给地方以及农民在土地收益中所占的份额非常低,都强化了地方政府扩大征地范围的冲动.张青和胡凯指出,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和城市政府对级差地租的绝对垄断是造成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日益依赖的重要原因[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出于公共利益需要并依照法定程序做出适当补偿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将集体土地征为国有,由此可见,符合“公共利益”是政府征地的唯一合法条件,而当前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关于“公共利益”的明晰界定.

政府论文参考资料:

政府会计论文

政府法制杂志社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论文

政府会计改革论文

结论: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制度为大学硕士与本科政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政府的定义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