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粤港澳论文范文资料 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香港制造业影响和机遇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粤港澳范文 科目:论文摘要 2024-04-22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香港制造业影响和机遇》:这是一篇与粤港澳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香港制造业空心化一直是香港经济发展的痛点,上海、深圳的崛起也使香港自由贸易港、金融中心的地位遭到威胁,在新时代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仅是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香港借此机会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机遇.本文将从港深发展的对比出发,分析在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带给香港制造业的影响和机遇.

大湾区 制造业 香港 珠三角

背景

香港经济的发展正经历一段复苏时期,GDP增速从2012年以来一直徘徊在3%及以下,2017年有所上升,达3.8%.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经历了经济转型的阵痛后,中国大陆GDP增速也一直保持在6%以上,2017年达6.9%.深圳的崛起更是令人瞩目,从1979年建立深圳经济特区起GDP总量仅占香港的0.2%,到2017年达22438.39亿元,和香港仅差611亿元,GDP总量已达香港的97%,同时根据市场调查机构伯恩斯坦公司的预测,深圳2018年的GDP总量预估可达到3500亿美元,首次超过香港的估计值3450亿美元.深圳的迅速发展令人赞叹,而香港经济的陨落也让人惋惜,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的提出重新给了香港发展的机会.在2015年3月,国家发布了顶层规划设计“一带一路”战略,首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再次对此做出强调,要“携手粤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香港,提出 “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对 析

我们通过对比珠三角和香港制造业的发展来发现香港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迅速崛起背后的原因.香港制造业的空心化是一个历时已久的问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历史的主观因素也有经济内在的推力.据香港统计局公开的数据,1980年香港制造业就业人口数占总就业人数的约42%,就业总人数约100万人,到了2010年,就仅仅只有3%左右,就业人口的绝对数值仅10万余,2016年仅94000余人,制造业产值仅占GDP的1.4%.一方面,从1980年起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鼓励深圳特区招商引资,香港企业灵敏的嗅觉闻到了利润的气息,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吸引了大量港企纷纷来深建厂,制造业开始出逃,但现如今香港的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几乎不允许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回迁.另一方面,资本的逐利性引导资本投入利润和产值更高的行业,香港房地产业的崛起和金融行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同时大陆地区的积极扶持使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更多的资金被投入到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中.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香港的制造业在内在市场的选择和外在推力下逃离香港,香港也逐渐出现制造业空心化,第三产业的发展无法带动这个拥有740万人口的城市,使就业体系两端分化.第二,制造业的空心化使香港经济失去了着力点,失去了经济维稳的一道防线,一旦经济泡沫破灭,所带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第三,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合理也难以维持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时上海港、深圳港、宁波港和釜山港的崛起对香港自由贸易港的地位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席卷全球的条件下,香港必须重新寻求经济的增长点和支撑点.

反观珠三角地区的情况,以深圳为例,由于深圳地区地价、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很多制造业企业将产能选择迁址惠州、江门、东莞等,形成了“深圳总部、研发”+“东莞、惠州生产制造”的模式.以深圳地区2017年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例,第二产业增加值38598.55亿元,增长6.7%,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9.8%,三类产业结构比重为4.2: 43: 52.8.在现代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增长共占23.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為82%.同时深圳拥有化为、比亚迪等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为深圳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深圳也在2017年一跃成为GDP总量全国第三,超越广州.

机遇和挑战

(1)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香港制造业的振兴提供了机遇

深圳的迅速崛起无疑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奇迹,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也给香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突破口.粤港澳大湾区现拥有世界级的金融中心一一香港,世界级的港口一一深圳港、香港港和广州港,世界级的研发中心一一深圳以及世界级的生产基地一一东莞、惠州、佛山、中山、深圳等,因此大湾区的建设具有无穷的潜力.同时珠三角制造业中心和香港金融中心在一个区域内的融合,也会成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助推器.第一,香港地区可以通过学习深圳地区技术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处于微笑曲线两端的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模式及技术,再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发挥原有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气机械等人均附加值较高且符合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易于接受高技术的产业,依托本地的高校资源和人才优势、资金优势,实现高端制造业的回迁,缓解经济结构不合理,制造业空心化的危机,增加就业人口数,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大湾区的建设为香港本土企业和内地先进制造业企业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第二,参考深圳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将企业的总部及控制中心留在香港本土地区,产能转移至内地,在香港地区实现产品设计、订货、包装结算等,实现商品的价值及利润,而不是像80年代完全抛弃制造业企业,保留制造业使之成为香港经济的基础,增强香港的经济实力.大湾区的建设为这种模式的建设提供了可行性,增强了要素在香港和珠三角地区之间的流动性,也符合两地区经济发展的现行方式,顺应经济发展,具有内生动力.

(2)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

首先是制度的不同带来的挑战.“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和内陆地区在法律体系、人文社会、行政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需要政府的牵头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及意见白皮书等引领大湾区的合理规划和发展,同时可以参考欧盟的发展方法,建立专门行动基金,结合PPP模式,落实相关项目.同时改善通关制约,增强人才的流动性.其次,货币使用、结算制度的不同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需要建立应对汇兑结算风险的防范机制.最后,珠江三角洲九座城市及香港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同时每座城市内部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离实现“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定的路程要走.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大,信息流通受阻也是大湾区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结论

在历经了经济下滑的挫折后,香港经济2017年实现了从2011年开始的第一次回升,制造业的空心化使香港经济面临畸形发展的问题,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从2005年第一次提出“湾区”概念到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次被明确提出再到2017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纳入顶层规划设计,是国家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落脚点.借鉴*湾区和纽约湾区的发展经验,加强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深度合作,加强要素禀赋的流动,有助于香港迁回或重新发展先进制造业,搭乘“中国制造2025”的顺风车,调整本地经济结构,合理规划三大产业结构,稳固香港的国际地位,做好中国和世界经济“超级联系人”的角色.

粤港澳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香港制造业影响和机遇为关于对写作粤港澳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粤港粤大湾区最新消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